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 > 高血压合并肾损害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心血管内科

疾病简介

高血压和肾脏疾病密切相关,互为病因,互相加重。长期和严重的高血压会造成肾脏损害;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损害,包括糖尿病、慢性肾小球肾炎等主要以继发性高血压为表现,合理控制高血压可以防止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减少各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病因

1、高血压所致肾损害。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囊压力升高,肾小球纤维化、萎缩,肾动脉硬化,导致肾实质缺血和肾单位的减少,甚至导致慢性肾衰竭。

2、肾实质性高血压。包括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移植术后等。糖尿病导致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病理类型为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同时可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症状

1、病程初期,常有头晕、头痛、乏力、疲劳、心悸等,严重者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等症状。

2、随着病程进展,当出现相应肾损害时,可出现血尿、多尿、泡沫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皮肤瘀点、瘀斑、脑出血等血液系统损害,甚至出现少尿、无尿、端坐呼吸,性格改变、意识障碍。

3、高血压可致其他脏器损害,如眼底出血,视物模糊、失明;偏瘫;胸闷、气促、心绞痛、呼吸困难等。 

4、其他症状多与原发疾病相关,糖尿病可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慢性肾盂肾炎可有不同程度的低热,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夜尿增多;系统性红斑狼疮可有蝶形红斑、关节疼痛、皮疹、贫血等。

检查

1、血压测量。包括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测量、动态血压监测。反映高血压水平。

2、血液检查。均需检查。血常规、凝血、血生化(血钾、血钠、肌酐、尿素氮、血糖、血脂、钙、磷),胱抑素C,超敏C反应蛋白。评价有无血液系统损害,电解质酸碱失衡,计算eGFR评估肾功能分期。

3、尿液检查。均需检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尿微量蛋白/尿肌酐、α1微球蛋白。用于明确诊断合并肾损害的必备检查。

4、影像学检查。肾脏彩超评估肾脏大小和形态。心脏彩超评估有无室间隔或室壁肥厚及心功能情况;颈部血管彩超评估有无内膜增厚或粥样硬化斑块;踝肱指数、内皮功能检测、心肺运动实验评估心脏功能。头颅CT/MR不常规检查,考虑脑出血、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时,可选择。冠脉CTA或冠脉造影检查,不常规检查,考虑合并冠心病时,可选择。

5、病理活检。高血压患者中其肾脏损害原因不明者,需要鉴别以实 施精准治疗时,可能需要进行肾脏病理活检以鉴别肾损害的原因。

诊断与鉴别

1、明确高血压的诊断。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2、合并肾损害的诊断。结合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尿蛋白肌酐比值以及eGFR综合评估,其中尿蛋白排泄率≥30mg/24h、尿蛋白肌酐比值≥30mg/及eGFR<60ml﹒min-1﹒1.73m-2三项中至少满足一项即可诊断合并肾损伤。一旦诊断合并慢性肾损伤,则需根据eGFR进一步评估严重程度。若eGFR处于45-59ml﹒min-1﹒1.73m-2视为轻中度下降,处于慢性肾损伤的G3a期;若eGFR处于33-44ml﹒min-1﹒1.73m-2则视为中重度下降,处于慢性肾损伤的G3b期;若eGFR处于15-29ml﹒min-1﹒1.73m-2则视为重度下降,处于慢性肾损伤的G4期;若eGFR<15ml﹒min-1﹒1.73m-2则提示发生慢性肾衰竭。

3、需鉴别高血压引起肾损害和肾实质性高血压,后者肾脏病变的发生常先于高血压或与其同时出现;血压较高且难以控制;蛋白尿/血尿发生早、程度重、肾脏功能受损明显。必要时行肾脏病理活检。

治疗

1、降压目标值。目标值为140/90mmHg或130/80mmHg。一般人群降压目标为140/90mmHg以下。伴有大量蛋白尿合并糖尿病者降压目标为130/80mmHg以下。伴有糖尿病者推荐降至140/90mmHg以下,若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30/80mmHg以下。60-79岁及≥80岁的老年人,降压目标值为150/90mmHg,前者若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90mmHg,后者降低不低于130/80mmHg。透析病人的透析后血压目标值为120-140mmHg。

2、降压药物的选择。ABCD四类降压药物:A: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B:β受体阻滞剂;C: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D:利尿剂。均可以作为初始用药,优先选择ACEI/ARB类药物,具有保护肾脏,降低尿蛋白,减少心血管事件作用,但两者不可联用。单用ACEI/ARB类药物难以达标时,可联用其他三类降压药物。用药时应定期复查血肌酐、血钾,及时发现高钾血症和肾缺血问题。用药后血肌酐较基础值升高<30% 时仍可谨慎使用,超过30%时可考虑减量或停药。透析患者常常表现为难治性高血压,通常多种药物联用,注意避免低血压发生。

3、肾脏替代疗法。包括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肾移植。肾移植是慢性肾衰竭最佳的肾脏替代,成功的肾移植可恢复正常的肾功能。

并发症

1、高血压所致并发症。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主动脉夹层。

2、慢性肾衰竭所致并发症。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尿毒症性心肌病、心包积液、血管钙化、尿毒症性肺水肿、消化道出血、严重贫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性功能减退、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

饮食与护理

1、限制蛋白饮食,每天0.6-0.8g﹒kg﹒d优质蛋白,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比例适当,如蛋、瘦肉、牛奶等。补充必须的氨基酸和α酮酸。限制磷的摄入,如坚果、瓜子。补充维生素和叶酸,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2、戒烟禁酒。控制体重。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足够的休息和充足的睡眠。

预防

1、每日家庭自测血压,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勿随意停药。

2、避免服用或使用肾损伤的药物,如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等。

3、戒烟禁酒,保持心情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