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心血管内科
疾病简介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高血压。其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升高,靶器官损害严重,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脑出血、脑卒中等,且预后较差。
病因
1、较为常见的原因是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可能由于药物价格、药物不良反应、未遵医嘱服药、医患沟通不良等。
2、降压药物选择不当。药物组合不佳、药物剂量不足等。
3、不良生活方式。如未控制体重、高盐饮食、过度饮酒、缺乏体育锻炼、情绪易激动、焦虑或抑郁状态。
4、拮抗降压药物影响。如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避孕药、激素、免疫抑制剂、毒品、某些中药(甘草、麻黄)等。
5、继发性高血压。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肾实质疾病、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6、遗传因素。如黑色人种、单基因高血压。
症状
多数缺乏特殊临床表现,常有头晕、头痛、乏力、疲劳、心悸等,甚至视力模糊、鼻出血等症状。随着病程进展,当出现相应靶器官损害时,可出现胸闷、气促、心绞痛、多尿、泡沫尿、视物模糊、失明、偏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继发性高血压,症状与其原发病相关,肾实质性高血压可有血尿、泡沫尿;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可有肌无力、周期性瘫痪、烦渴、多尿;嗜铬细胞瘤,可表现为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动过速、头痛、出汗、面色苍白、晕厥;库欣综合征,可有毛发增多、满月脸、水牛背、皮肤紫纹。
检查
诊断与鉴别
1、首先满足高血压诊断,即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 次测量诊室血压,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90mmHg。
2、难治性高血压,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 种降压药物( 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 至少治疗4 周后,诊室和诊室外( 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 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 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
3、需排除白大衣血压效应、假性高血压、依从性差、降压应用不合理、心理精神因素、继发性高血压等。
治疗
1、生活方式的干预。①减轻体重,每减轻1kg血压可下降1mmHg。②清淡低盐饮食,每日摄入食盐量不超过6g。③均衡膳食,低盐富钾、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即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减少油腻脂肪摄入。④戒烟限酒。⑤增加体育锻炼,建议每周进行5-7天30min左右的中强度有氧运动。
2、药物治疗。高血压降压药物可分为ABCD四类:A: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B: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缓释片、比索洛尔);C:钙离子通道拮抗剂(CCB);D:利尿剂。①首先应去除依从性较差的因素,排除血压测量误差,不可随意停药或调药。②常规剂量的ACEI/ARB+CCB+噻嗪类利尿剂,如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增加各药物的剂量,直至达到标准剂量。③若血压控制仍较差,可考虑加用第四种降压药,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或α受体阻滞剂或交感神经抑制剂(可乐定)。
3、器械治疗。①去肾交感神经术(RDN):一种新兴技术,目前RDN有关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证据仍不充足,因此该方法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②其他:如压力感受性反射激活疗法、髂动静脉吻合术、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消融、深部脑刺激术和减慢呼吸治疗,目前这些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安全性和有效性仍不明确。
并发症
脑出血、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主动脉夹层。
饮食与护理
1、DSAH饮食模式,均衡膳食,采用全自然食物,低盐富钾、低脂低胆固醇饮食,成年男性摄入热量在2000大卡,女性摄入热量在1600大卡。谷物和谷物食物:7-8份/天;蔬菜:4-5份/天;水果:4-5份/天;低脂和脱脂乳制品:2-3份/天;瘦肉、家禽、鱼:2份或更少;坚果、种子和干豆类:4-5份/周;脂肪和油脂:2-3份/天。以上食物在总热量范围内可自由搭配。
2、保证合理的休息和睡眠。严重高血压时应卧床休息。保持心情愉悦。
预防
1、应在有资质的专科医师指导下,合理用药,坚持服药,正视药物不良反应。
2、对于血压波动较大,血压控制不佳时,应尽早就诊。
3、避免服用拮抗降压疗效的药物,如止痛药、激素等,或在医师的指导下应用其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