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
常见症状:腹痛腹泻
疾病简介
肠道功能紊乱又称胃肠神经官能征,是一组胃肠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胃肠的运动与分泌机能失调,但无器质性病理改变,不包括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胃肠道功能紊乱。主要为高级神经活动发生障碍引起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异常所导致。
病因
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疾病的发生多与精神、饮食、环境刺激及肠道动力学等因素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多种致病因素所致肠道蠕动能力减弱、粪便滞留肠道内后,患者免疫力低下、合并胆道或泌尿系感染,进而可引发肠功能紊乱。可分为五个亚型:(一)肠易激综合征(IBS):本病是一组包括持续或间歇发作的,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为临床表现的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在不同人群中其流行程度不同。IBS多呈慢性复发过程并常伴发其他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二)功能性腹胀气:本病包括一组功能性肠紊乱症状,主要是感觉腹胀或胀气,且不符合其他功能性胃肠紊乱的诊断标准。临床上女性多见。(三)功能性便秘:本病是一组以持续性或间断性排便困难为临床表现的功能性肠病。女性中较为常见,并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多趋势。(四)功能性腹泻:本病是一种表现为不伴腹痛,持续性或复发性解软便、水样便的病症。(五)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紊乱:是功能性肠道症状不符合上述分类功能性肠道的病症。
症状
1.神经官能症肠功能障碍发作缓慢,临床表现主要为胃肠道症状,胃神经官能症患者多为:胃酸反流,疝气,厌食,恶心,呕吐,烧灼感,进食后饱胀。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每次情绪变化时症状都会恶化。2.腹痛主要是由于肠道症状,患者常有腹痛,腹胀,肠鸣,腹泻和便秘,左下腹疼痛可痰和索状肿块,腹痛常常因进食或冷饮加重,排便后,排气,灌肠降低。腹痛常伴有腹胀,排便不畅或排便频率增加,粪便可稀薄干燥。在过去,这被称为结肠功能障碍,结肠瘘,结肠过敏,痉挛性结肠炎,黏液性结肠炎和情绪性腹泻。3.肠道症状大部分发病缓慢,并且病程通常持续数月,持续或反复发作。临床表现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可限于咽部,食道或胃部,但最常见的肠道症状伴有神经症的其他常见症状。经常腹泻降低身体的抵抗力,使身体对传染病和各种感染的抵抗力减弱,导致疾病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它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有一定的影响。有些病人因为经常腹痛和腹泻而不敢上班。
检查
(一)X线检查:有一些优于胃镜的功能,如对胃的毗邻关系、胃的形态、胃的僵硬度和蠕动度的观察,尤其对“皮革样胃”(即弥漫性浸润型胃癌)的诊断。(二)胃镜检查:能在直视下对胃的所有部位从多角度进行全面检查,并能对病变部位直接摄影、录像、组织活检等。(三)胃液分析:胃液分析是通过胃管抽取胃液,对其量、成分和酸度等进行分析,了解胃分泌功能,有助于某些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随着近年来胃镜技术的普及和胃肠道激素研究的进展,胃液分析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少。
诊断与鉴别
患者参照2006年罗马工作委员会公布的《罗马Ⅲ诊断标准》中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症见:腹痛、腹胀,饮食减少,胸脘痞闷,大便时溏时泻,神疲乏力等。
治疗
只有通过精神调适和改变行为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调整胃肠道功能紊乱。传统治疗应用饮食疗法、营养支持疗法、镇静安眠、解痉止痛等综合治疗方法。可根据病情对症使用理肠调胃安神剂、谷维素、消化酶、维生素B1等治疗。对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给予抗焦虑或抗抑郁药,解除心理障碍。
饮食与护理
1、注意食用具有营养的食物 患有胃肠功能紊乱,需要多吃高蛋白食物及高维生素食物,能够补充机体营养,避免出现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情况,对于促进疾病恢复很有好处。特别是绿叶蔬菜、西红柿、茄子、红枣等,都是进食的好产品,可以适当食用。 2、注意食用酸碱平衡 患有此病一定要注意食用酸碱平衡,在平时的时候可以多吃豆浆、馒头等,从而达到中和胃酸的作用。如果胃酸分泌过少,可以适当的食用肉汤、鸡汤等,以刺激胃液的分泌,帮助消化。 3、补充维生素C 得了胃肠功能紊乱,还要注意维生素C的补充,只有此元素充足才能发挥胃的功能,增强胃的抗病能力,减少危害,保障健康。 4、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粘膜,加重病情,影响恢复,所以说对于此类食物一定要做好忌口。特别是辣椒、生姜、酒及辛辣调味料等,都要禁食。 5、忌油炸类食物 油炸类食物一般较为坚硬,吃了会增加胃肠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一定要做好忌口。而在平时的时候,患者可以适当的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对于病情恢复有好处。 6、忌生冷食物 生冷食物患者也不能吃,因为这些食物可能会存在细菌,导致肠胃不适,引发其他疾病的出现,只有做好严格禁食,才能减少危害,保障个人健康。 患有胃肠功能紊乱一定要注意饮食,可以适当的多吃一些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对于病情恢复有好处。而对于油炸类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要避免,因为这些产品对于肠胃都有刺激作用,不利于病情恢复。特别是烟酒、生的海鲜产品,一定要做好忌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