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妇科、综合妇产科
常见症状:下腹部钝痛和酸胀感、尿频伴尿急和尿痛、感染性发热
疾病简介
盆腔脓肿是严重的盆腔炎性疾病,盆腔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将严重影响妇女生殖健康。
病因
盆腔炎性疾病的病原体有外源性及内源性两个来源,两种病原体可单独存在,但通常为混合感染,可能是外源性的衣原体或淋病奈瑟菌感染造成输卵管损伤后,容易继发内源性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感染。厌氧菌感染的特点是容易形成盆腔脓肿、感染性血栓静脉炎,脓液有粪臭并有气泡, 70% -80% 盆腔脓肿可培养出厌氧菌。
症状
常见症状为下腹痛、阴道分泌物增多, 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出现发热甚至高热、寒战、头痛、食欲缺乏、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若有腹膜炎,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伴有泌尿系统感染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及局部压迫剌激症状;包块位于子宫前方可出现膀胱刺激症状,如排尿困难、尿频,若引起膀胱肌炎还可有尿痛等;包块位于子宫后方可有直肠剌激症状,出现腹泻、里急后重感和排便困难等。
检查
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可增高或正常、血沉多加快、血清C反应蛋白值增高、降钙素升高、细菌培养。
2、其他检查:B型超声表现为盆腔内圆形或片状的无回声区,大部分边界不清楚,内可见点、斑状及条索状中等回声或弱回声。CT及核磁检查也可提示。
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初步诊断。盆腔脓肿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相鉴别。
治疗
1、支持疗法:卧床休息,半卧位有利于脓液积聚于直肠子宫陷凹而使炎症局限 补充液体,注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高热时采用物理降温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妇科检查以免引起炎症扩散,有腹胀者应行胃肠减压。2、抗生素治疗:联合抗生素治疗,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收效快。3、手术治疗:主要用于抗生素控制不满意的盆腔脓肿,或盆腔脓肿持续存在、盆腔脓肿破裂。4、中药治疗:主要为活血化痕、清热解毒药物 ,如银翘解毒汤、安宫牛黄丸或紫血丹等。
并发症
1、不孕:输卵管粘连阻塞可致不孕盆腔炎性疾病后不孕发生率为 20 %-30%。2、异位妊娠:盆腔炎性疾病后异位妊娠发生率是正常妇女8-10倍。3、慢性盆腔痛 炎症形成的粘连、癫痕及盆腔充血 ,常引起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及月经前后加剧。4、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由于盆腔炎性疾病造成输卵管组织结构破坏,局部防御功能减退,若患者仍处于同样的高危因素,可造成再次感染导致盆腔炎性疾病反复发作。有盆腔炎性疾病病史者,约25%将再次发作。
饮食与护理
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并注意补充水分和热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嘱病人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于盆腔。床边消毒隔离,保持会阴清洁干燥,患者的会阴垫、便盆、被褥等用物及时消毒。
预防
1、注意性生活卫生,减少性传播疾病 对沙眼衣原体感染高危妇女(如年龄小于25 、新的性伙伴、多个性伴侣、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社会地位低)筛查和治疗可减少盆腔炎性疾病发生率2、及时治疗下生殖道感染。3、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公众对生殖道感染的认识及预防感染的重要性。4、严格掌握妇科手术指征,做好术前准备,术时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5、及时治疗盆腔炎性疾病,防止后遗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