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神经内科
常见症状:头痛、头晕、恶心呕吐
疾病简介
脑血管狭窄是指一些病变导致脑血管里面变窄。脑血管狭窄可使经过脑血管的血流减少,进而造成脑细胞缺血死亡。常见的导致脑血管狭窄的病变包括血管壁有动脉硬化的斑块或者血管壁增厚,又或者是血管壁里有夹层,导致血管壁总体变厚,而引起脑血管变窄。脑血管狭窄是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
病因
结节性动脉炎:结节性动脉炎引起的血管狭窄发病年龄多在10~30岁。动脉硬化狭窄:动脉硬化狭窄者往往为40~80岁的中老年人,甚至更高年龄者。颈椎病也是脑血管狭窄的诱发因素。先天性的血管发育异常:多见于儿童。
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呕吐等,有时可伴有乏力、心悸、肢体活动障碍等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的晕厥、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症状。
检查
脑供血动脉超声检查
联合B型超声成像与经颅多普勒检查检测脑供血动脉狭窄,其中经颅多普勒是最广泛应用的检测脑供血动脉狭窄的无创检测方法。B型超声扫描可实时显示动脉的纵向剖面,多普勒检查有助于评价颈动脉的血流状况,基于预先设定的参数,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
CT血管造影检查主要了解颈动脉系统颅外段有无狭窄、钙化斑块及其程度、范围。超声检查方法如不能肯定,可补充进行CTA检查。CTA可以精确地显示血管腔的直径,如果需要,在窗宽850HU、窗位200HU的条件下进行电影显示,可以最大限度地区分血管壁、管腔和软组织或钙化斑块。CTA用于颈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前、术后的对比研究较MRA具有优势。
脑血管造影脑血管造影是评价脑血管的“金标准”,但它是有创检查、非首选检查方法。当B超、CTA、TCD和MRA等检查怀疑脑血管有狭窄(特别是颅内脑血管狭窄)时,为明确诊断,导管造影是必需的。此种检查可以动态、全面地观察脑血管的血流情况、变异情况、侧支代偿情况和Willis环的完整情况。
诊断与鉴别
脑血管狭窄可根据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当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神经症状时可进一步行脑供血动脉超声检查、CT血管造影检查,怀疑脑血管有狭窄时,为明确诊断,可以选择脑血管造影可以动态、全面地观察脑血管的血流情况、变异情况、侧支代偿情况和Wiliis环的完整情况。
脑血管痉挛单纯的脑血管痉挛是指脑动脉在一段时间内的异常收缩状态,属于功能性疾病。也就是该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脑血管功能障碍,脑血管没有实质性的损坏或病变。病人多数是年轻人,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好,所以预后良好,大多数病人经过治疗和放松,是完全可以恢复痊愈的,该病不会发生偏瘫和精神病性异常,而脑血管狭窄疾病的脑血管有实质性狭窄,还可以通过临床表现鉴别。出血性脑血管病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较急,安静发病,患者有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明显,脑膜刺激征阴性,脑脊液正常,CT检查为脑内低密度区,而脑血管狭窄发病急骤,多在活动时发病,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明显。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压力高,为血性,CT检查为高密度影。
治疗
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血管支架治疗三种办法。药物主要有阿司匹林(A)、丙丁酚(P)和他汀类(S)药物,这种疗法简称PAS疗法。如果血管狭窄超过管径的50%,就需要做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或者在狭窄的血管内放置血管支架使管腔扩大,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病药物治疗者需要长期持续性治疗,手术治疗1~2周。
并发症
脑血管狭窄如果合并颅内动脉瘤或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疾病,则容易导致脑出血的发生。如不及时处理,则可出现瘫痪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甚至危及生命。
饮食与护理
脑血管狭窄患者宜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喝酒。忌吃辛辣的蔬菜、油炸的肉食,常用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饮食清淡,不宜过饱。
脑血管狭窄的患者应在平时注意健康饮食、规律作息、按时用药。定期复查,检测病情,保持乐观的情绪、规律的运动。
预防
心脑血管狭窄的主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这对于心脑血管健康是有帮助的。可以早期进行全身动脉硬化检测,实现早检测、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