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血管外科、综合外科
常见症状:软组织肿胀、瘙痒
疾病简介
大隐静脉是位于下肢内侧的浅表静脉,自足部至大腿根部,再到下肢深静脉中。大隐静脉曲张是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常见病,是由于深静脉瓣膜无法紧密关闭而引起的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病变,可表现为浅静脉曲张(即静脉主干或分支局限性、节段性囊状或柱状扩张),下肢肿胀、疼痛、色素沉着、瘙痒,甚至溃疡形成,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
病因
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雌激素过多、吸烟、长期站立或久坐等都是大隐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
症状
大隐静脉曲张最典型症状是大隐静脉的增粗、迂曲、扩张、凸出皮肤表面。根据病情轻重不同,可仅表现为下肢局部静脉曲张,也可伴有下肢不适。严重者出现静脉性溃疡、血栓性浅静脉炎、破裂出血等并发症。
检查
屈式(Trendelenburg)试验检测隐股静脉瓣膜功能。患者仰卧,患肢抬高,使曲张静脉空虚,在大腿上1/3处扎一根橡皮止血带,阻止大隐静脉血液倒流。然后让患者站立,30秒钟,松解止血带,密切观察大隐静脉曲张的充盈情况。
若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萎隐空虚。当松解止血带时,大隐静脉立即自上而下充盈,提示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与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瓣膜功能正常。
若在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已部分充盈曲张,松解止血带后,充盈曲张更为明显,说明大隐静脉瓣膜及其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均功能不全。
若未松解止血带前,大隐静脉即有充盈曲张,而松解止血带后,曲张静脉充盈并未加重,说明大隐静脉与深静脉间交通支瓣膜功能不全,而大隐静脉瓣膜功能正常。
潘式(Perthes)试验检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患肢的深静脉主干是否通畅,若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胀痛,提示为深静脉不通畅。
下肢深静脉造影下肢深静脉造影是诊断的“金标准”。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其显示有下列特点为深静脉全程通畅,明显扩张;瓣膜影模糊或消失,失去正常的竹节状形态而呈直筒状;Valsalva屏气试验(是令患者行强力闭呼动作,即深吸气后紧闭声门,再用力做呼气动作,呼气时对抗紧闭的会厌,通过增加胸内压来影响血液循环和自主神经功能状态,进而达到诊疗目的的一种临床生理试验)时,可见含有造影剂的静脉血自瓣膜近心端向瓣膜远侧逆流。
下肢静脉逆行造影根据造影剂向远侧逆流的范围,分为五级。
Ⅰ级:瓣膜功能良好。造影剂无明显逆流。
Ⅱ级:瓣膜最轻度关闭不全。造影剂逆流至大腿近端。
Ⅲ级:瓣膜轻度关闭不全。造影剂逆流至膝上。
Ⅳ级:瓣膜中度关闭不全。造影剂逆流至膝下。
V级:瓣膜严重关闭不全。造影剂逆流到小腿部直到踝水平。
0级,示瓣膜关闭功能正常;Ⅰ~Ⅱ级逆流,应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判断;Ⅲ~Ⅳ级,表示瓣膜关闭功能明显损害。
下肢活动静脉压测定可间接地了解瓣膜功能,常作为筛选检查。正常时,站立位活动后足背浅静脉压平均为10~30mmHg,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为25~40mmHg。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高达55~85mmHg。
超声检查医生通过B超探头可以观察瓣膜关闭活动及有无逆向血流。
诊断与鉴别
诊断标准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以及上述检查方法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临床表现大隐静脉曲张、肿胀、疼痛、皮肤营养性改变。
检查方法下肢深静脉造影显示深静脉全程通畅,明显扩张,瓣膜影模糊或消失,失去正常的竹节状形态而呈直筒状。鉴别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相对严重,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观察到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特殊征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浅静脉扩张伴有肢体明显肿胀,如鉴别诊断仍有困难,应作超声或下肢静脉造影。
动静脉瘘病肢皮肤温度升高,局部有时可扪及震颤或有血管杂音,浅静脉压力明显上升,静脉血的含氧量增高。
治疗
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传统外科手术治疗、硬化剂注射治疗剂、激光或射频治疗。应根据病人的病因、症状、静脉曲张部位、严重程度等综合考虑治疗方法。一部分病人可能需要多种治疗方法联合治疗。
并发症
血栓性浅静脉炎、溃疡形成、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饮食与护理
饮食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应注意低脂、清淡饮食,多食用高蛋白及利尿食物,避免食用雄性激素含量高的食物。饮食调理宜吃低脂肪、高蛋白、利尿的食物,如冬瓜、苦瓜、鱼肉等。
忌吃雄性激素含量高、油腻的食物。护理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护理主要为注意休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诱发因素,注意监测有无并发症的发生,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就医,并且避免私自减量或停药。日常护理避免长时间保持站立或坐位、高强度体力活动、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诱发因素。
在医师指导下穿戴弹力袜,并长期坚持。病情监测若患者治疗中出现其他症状,如视力模糊、皮肤感觉异常和麻木等,应及时就医。
预防
预防大隐静脉曲张可通过避免诱发因素、好发人群的定期体检来预防疾病发生,或避免疾病进一步加重。早期筛查长期久站的好发人群可定期前往医院体检行无创检查,如彩超检查来筛查。预防措施避免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诱因。
长期站立工种,如教师、售票员、护士等应穿弹力袜,减轻下肢静脉压力,促进回流。
对于已有静脉功能不全的患者,上述措施可延缓病情进展,预防静脉曲张、皮肤色素沉着、溃疡等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