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内分泌科、综合外科

疾病简介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钙磷代谢异常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三发性及假性四种。

病因

病因目前具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
  1.原发性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是由于甲状旁腺腺瘤、增生、肥大或腺癌所引起的甲状旁腺激素分泌过多,其病因尚不明,可能与放射性损伤或家族遗传有关。
  2.继发性
  是由于体内存在甲状旁腺激素刺激因素,引起甲状旁腺增生、肥大或形成自由性腺瘤。本症多见于维生素D缺乏症、严重肾功能不全、骨软化症、小肠吸收不良等。
  3.三发性
  是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甲状旁腺对各种刺激因素反应过度或腺体受到持久刺激不断增生、肥大超越了生理需要,腺体中的部分增生组织转化为腺瘤,自主性分泌过多的甲状旁腺激素,并引起明显的纤维骨炎。血钙由正常或稍低进而明显超过正常。
  4假性
  由肺、肾、肝等恶性肿瘤所分泌的甲状旁腺激素样多肽或溶骨性因子引起。

症状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20~50岁的成年人,一般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本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钙血症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当血钙浓度超过3 mmol/L时,易出现幻觉、狂躁,甚至肌电图异常。消化系统可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若皮肤钙盐沉积,还可引起皮肤瘙痒。
  2.泌尿系统
  表现为尿量增多、夜尿、口渴等现象。还可以出现肾结石与肾实质钙化,反复发作的肾绞痛与血尿。肾钙质沉着症可导致肾功能逐渐减退,最后引起肾功能不全。
  3.骨骼系统
  早期主要在髋部、腰背部、肋骨和四肢出现骨痛,局部有压痛。后期表现为纤维囊性骨炎,出现骨骼畸形与病理性骨折,身材变矮,行走困难;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骨囊肿,表现为局部骨折隆起。
  4.高钙危象
  严重患者可出现重度高钙血症,伴有明显脱水,威胁生命,应给予紧急处理。

检查

检查1.实验室检查:血钙测定、血磷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测定、尿钙测定、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测定等。
  2.X线片检查。

诊断与鉴别

诊断1.患者有反复发作的尿路结石,骨痛。
  2.骨骼X线片有骨膜下皮质吸收、囊肿样变化、多发性骨折或畸形等。
  3.实验室检查有高血钙、低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尿钙增高。
  通过以上3点诊断基本上可以确定。为确定本病诊断还须作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测定,并结合血清钙测定,特别在早期无症状患者,血清甲状旁腺激素增高的同时常伴有高钙血症是重要的诊断依据。

治疗

治疗1.手术治疗
  (1)甲状旁腺瘤切除后通常能治愈,注意多发性及异位肿瘤的存在。
  (2)增生性者做次全切除。
  2.高钙血症的治疗
  (1)静滴生理盐水。
  (2)血容量补足后才可应用利尿剂,但是不能应用噻嗪类,因为会抑制钙的排泄,加重高钙血症。
  3.轻度患者的治疗
  血钙<2.5mmol/L(<11mg/dl)且无症状,处理措施如下:①适当补充液体;②适当运动,避免制动;③禁止使用噻嗪类药物;④肾功良好者,加用磷酸盐制剂;⑤绝经后妇女需加用雌激素;⑥监测骨矿物质含量。

饮食与护理

护理1.按内分泌疾病一般护理常规处理。
  2.鼓励患者多饮水,促进钙的排泄。手术前患者饮食中钙的摄入量以中等度为合适,低钙饮食可刺激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手术后可出现低钙血症,应给予高钙饮食。
  3.进食高纤维素饮食,保持排便通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4.适当限制活动,做好生活护理。嘱患者睡硬板床,以免发生病理性骨折。卧床患者要加强翻身,预防压疮。翻身动作要轻柔,防止发生新的骨折。已有骨折者要绝对卧床,抬高患肢,注意骨折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5.向患者做好卫生宣教,协助其留取各种检验标本,以利于医生的诊疗工作。
  6.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焦虑、紧张的情绪,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