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小儿肠炎 > 小儿肠炎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综合儿科

疾病简介

小儿肠炎又称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一般指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导致小肠及结肠的炎症。最主要的致病原有:病毒、细菌、原虫、真菌或寄生虫。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等。本病通常根据症状以及粪便常规即可诊断。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可行大便培养检测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怀疑严重脱水的患儿应注意监测电解质及肾功能。

病因

大多数肠炎是感染病毒或细菌所引起,其中以病毒最为多见,如轮状病毒、诺沃克病毒、柯萨奇病毒、星状病毒等。常见细菌有致腹泻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沙门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原虫及真菌亦可导致肠炎。

症状

1.轻型起病可急可缓,以胃肠道症状为主,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大便次数增多(3~10次/日),无脱水及全身中毒症状,多于数日内痊愈,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2.重度急性起病,或由轻度腹泻转变而来。常有较为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尚可伴有较为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严重者可死亡。(1)胃肠道症状  常有呕吐、食欲低下,腹泻频繁,一天大便次数10到数十次,大便为水样、含有少量黏液,也可有血便。(2)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由吐、泻及摄入不足导致程度不同的脱水。吐、泻亦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精神萎靡,呼吸深长,严重者可昏迷。严重腹泻及进食不足亦可导致低钾血症及低钙血症。

治疗

1.饮食疗法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但应根据个体进行合理调整。母乳喂养者继续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儿可喂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2.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轻中度脱水,无严重呕吐者可口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盐(ORS)。新生儿,或有明显呕吐、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并发症患儿不宜采用口服补液盐。3.药物治疗病毒以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肠炎可不使用抗生素。中毒症状明显,特别是新生儿、婴幼儿、重症患儿可使用抗生素。对于病毒感染所致的肠炎,抗生素并无效果。寄生虫感染所致肠炎需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可酌情选用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及微生态疗法。

预防

小儿肠炎的预防保健: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2.注意乳品的保存以及奶具、食具的定期消毒。3.避免吃生冷不洁东西。4.隔离患儿及小心处理其排泄物。5.对小儿进行个人卫生教育,指导其勤洗手,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相关医院

Hospital

东莞常安医院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环常西路常安路1...

电话:0769-3332233

000

东莞东华医院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东路1号

电话:0769-22333333

29013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河田大街21号

电话:0769-81525800

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