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妇科
疾病简介
子宫纵隔是子宫先天发育过程中,腔化不全的表现,表现为宫底有一个结缔组织为主的脊突向宫腔,双宫角深邃,宫腔容积比较小。通过盆腔彩超或子宫输卵管造影可以看到水平位时宫底下陷,确诊依靠宫腔镜。
病因
子宫纵隔是先天发育中,双副中肾管融合中受阻所致。
症状
子宫纵隔是最多见的子宫畸形并且妊娠结局较差。子宫纵隔可导致流产、早产、臀位、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异常出血及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等。
1.反复流产部分的反复流产是因为畸形子宫所致,其中子宫纵隔占大多数。在反复妊娠失败,特别是早期妊娠失败的妇女中,子宫纵隔发生率很高。
2.不孕不能排除部分不孕患者中子宫纵隔是影响受孕的因素之一。
3.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由于子宫畸形较复杂,异位妊娠(也称宫外孕)常可发生在闭锁的宫角、残角子宫、宫颈或阴道憩室等处。因其罕见,位于这种不寻常位置的妊娠往往难以及早作出诊断。
4.异常分娩由于纵隔的影响,宫腔变形,导致晚期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子宫畸形还可导致胎位异常、子宫收缩功能失调、胎盘滞留等产科并发症。
5.白带分泌过多少数患者可有大量脓血性白带,部分患者呈现腐肉样白带,同时还会有感染性的臭味。
6.月经不调如果患者出现了比较大的子宫纵隔,月经量会明显增多,同时月经的经期也会延长,还会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现象等。
7.继发性贫血如果患者长期大量月经,易造成继发性的贫血,一般这类患者脸色比较苍白,会有心慌、全身无力等症状。
检查
体格检查
主要是妇科检查,患者子宫大小可正常或稍大,宫底部较宽或触摸时中间有凹陷。此外,完全纵隔患者宫颈口处可见一隔膜,不完全纵隔患者宫颈外观正常。合并阴道纵隔者,阴道内可见一隔膜。
特殊检查
宫腔镜检查:被认为是诊断子宫腔内异常最可靠的方法。能了解宫颈管及子宫腔的形态和结构,但无法获取子宫外部形态,无法区分纵隔子宫与双角子宫。
腹腔镜检查:能了解子宫外部的形态,一般与宫腔镜结合,可明确子宫纵隔的诊断,是诊断子宫纵隔的“金标准”,并行手术治疗切除纵隔。
子宫输卵管造影(HSG):是诊断子宫畸形的经典方法。可显示宫腔形态,了解纵隔长短,同时评估输卵管通畅与否。但无法准确区分是纵膈子宫还是双角子宫。
影像学检查
妇科超声(经腹、经阴、三维B超):常为首选筛查方法,超声探查可见宫底增宽,中间可有凹陷,宫腔内可见一隔膜。核磁共振检查(MRI):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诊断子宫纵隔准确性高,直接显示子宫的外部和内部形态。但无法明确输卵管是否通畅,且费用较高。
实验室检查
可行染色体检查及女性激素水平检测,必要时检查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以排除其他引起不孕或流产的疾病,同其他子宫发育异常的疾病相鉴别。
诊断与鉴别
医生接诊之后会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临床表现、妇科超声检查等进行初步诊断,然后通过宫腹腔镜联合检查术可确诊。
治疗
1.宫腹腔镜下冷剪刀分离法宫腔镜子宫纵隔分离术避免了传统手术出血多的缺点,采用特殊技术,术中术后出血少,创伤小,恢复时间短,不易形成粘连。尤其是冷剪刀最大程度保护了子宫,保护了生育能力,不影响术后自然受孕。子宫纵隔切除术手术后采取有效防粘连法,很好的防止术后粘连的发生。
2.宫腔镜下冷器械和等离子电针治疗宫腔镜下冷器械和等离子电针切开纵隔,而不要用电切环切除纵隔,那样会导致瘢痕挛缩,无益扩大宫腔,在腹腔镜监护下做更安全和准确,术后放入生物防黏膜。还有较大纵隔不要求一次到位,可以多次手术,切忌“矫枉过正”,那样会造成宫底瘢痕过大,反而影响受孕。
3.孕期及分娩期的处理
(1)孕期处理子宫纵隔妊娠流产与早产率高,应加强监护,严格观察有无宫颈功能不全,如有无痛性宫颈展平或开大,应行宫颈环扎术。孕期检查胎盘附着部位,早期发现前置胎盘。
(2)分娩期子宫纵隔可阴道分娩,如有继发宫缩无力、第二产程延长,应做阴道检查,是否有阴道纵隔,子宫纵隔达宫外口,阻碍产程进展后分娩。产式或胎位不正时,按孕妇年龄、产次、骨盆及胎儿大小,决定分娩方式。但对高龄初产妇,不良妊娠史,胎位不正等,可酌情放宽剖宫产指征。开腹后,发现宫体有纵行凹陷,最好做子宫下段纵切口,可将纵隔一并切除。
并发症
宫腔粘连;子宫穿孔;妊娠子宫破裂;纵隔残留。
饮食与护理
饮食:均衡、健康饮食,避免挑食、暴饮暴食而造成营养失衡,不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
如无生育要求,应确切避孕,减少人流手术对子宫内膜的损伤。
生活习惯:戒烟、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