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痢疾 > 痢疾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

疾病简介

痢疾,古称肠辟、滞下。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为主要症状。若感染疫毒,发病急剧,伴突然高热,神昏、惊厥者,为疫毒痢。痢疾初起,先见腹痛,继而下痢,日夜数次至数十次不等。多发于夏秋季节,由湿热之邪,内伤脾胃,致脾失健运,胃失消导,更挟积滞,酝酿肠道而成。

病因

急性细菌性疾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全身中毒症状、腹痛、腹泻 、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痢疾杆菌分四种类型,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同,有的加 热至60℃分钟或100℃1分钟死亡,对常用的消毒剂很敏感。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存数周,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的物品上可生存1~2周。  急性菌痢是易感者通过污染的手、生活接触、污染食物或水源、或借苍蝇传播等方式经口感染,这是传播的主要途径。另外,痢疾杆菌也可在动物性食品和一些熟蔬菜、凉粉等植物性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和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散发;由于水源保护不当,而导 致经口传播。如不注意水源的选择和水的消毒时,更易发生水源传播,引起暴发流行。苍蝇生活于粪便与污染物,蝇体带菌率可达8%~30%。在卫生条件不良的情况下,可通过苍蝇污染饮食。

症状

痢疾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等症状。婴儿对感染反应不强,起病较缓,大便最初多呈消化不良样稀便,病程易迁延。3岁以上患儿起病急,以发热、腹泻、腹痛为主要症状,可发生惊厥、呕吐。志贺氏或福氏菌感染者病情较重,易出现中毒型痢疾,多见于3~7岁儿童。人工喂养儿体质较弱,易出现并发症。痢疾分证 痢疾分证,有白痢、赤痢、赤白痢、噤口痢、休息痢等。 1、白痢:湿胜于热,邪伤气分,其症痢下粘腻白物,或如豆汁,腹痛后重,胸腹痞闷,溲行色白或黄,或称湿痢。 2、赤痢:热胜于湿,邪伤血分,其症痢下物为黄赤色,或纯赤色,或如鱼脑,腹痛,里急后重,小便赤热,烦渴引饮,或见高热,亦名热痢。 3、赤白痢:湿热蕴积,气血两伤,其症赤白杂下,状如鱼脑,腥臭异常,烦渴,腹痛,脉濡而数,亦名湿热痢。 4、噤口痢:下痢赤白,呕逆,不能纳食,胸脘痞闷,神疲乏力。多因湿热不化,壅塞胃口,或秽浊阻隔胃脘而成。 5、休息痢:正虚邪陷,留连肠胃,痢久不愈,屡发屡止,神气疲惫,面色萎黄,形羸无力,脉象细弱。

检查

急性病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高,可有核左移,慢性病人可有贫血。典型病人大便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和红细胞,以及吞噬细胞,不典型者只见少许白细胞。挑选有脓血的大便易得到阳性结果。x线及乙状结肠镜可用于慢性菌痢的检查和鉴别诊断。

诊断与鉴别

在流行季节有痢疾接触史或有不洁饮食史,出现发热、黏胨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症状,应考虑本病。在夏秋季节,有突发高热、惊厥、面色苍白、四肢末梢发冷、脉细数者应考虑中毒型菌痢。本病有呕吐、腹痛症状,但若病人出现严重呕吐、持久的剧烈腹痛,应首先排除其他肠内、外疾病,以防误诊。应注意与下列各种疾病相鉴别:  ①致病性大肠杆菌性肠炎 多发于2岁以下儿童,5-8个月发病率较高。粪便内可有黏液,有腥臭味,较为稀薄呈蛋花汤样,大便次数较多,容易引起脱水、酸中毒。镜检可有白细胞、脓细胞,通过粪便的细菌培养可以确诊。  ②沙门氏菌肠炎 常常以家庭或集体发作,呕吐多见,大便黏液多于脓,常呈绿色胶冻状。里急后重较为少见,粪便细菌培养可以确诊。  ③病毒性腹泻 多见于2岁之内儿童。起病急,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有少量黏液,无腥臭味。粪便细菌培养阴性,做免疫电镜检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及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检测,以及病毒分离对诊断本病有帮助。  ④阿米巴痢疾 南方多见,多发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起病较慢,大便次数较多,但无里急后重,大便有血和黏液,呈紫红色果酱样,新鲜大便黏液镜检可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⑥出血性小肠炎 发病急,有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大便呈血水便,晚期常常出现休克。粪便培养阴性,X线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  ⑥流行性乙型脑炎 其流行季节与中毒型痢疾相同。在中毒型痢疾缺乏肠道症状时,二者相似。脑脊液检查对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诊断有帮助;而温盐水灌肠,以灌出物镜检或培养,可以明确中毒型痢疾的诊断。  ⑦霍乱与副霍乱 于流行季节来自疫区,有食用水产品史,出现急性呕吐和腹泻、水量多,呈淘米水样,粪便的细菌培养可以帮助诊断。  ⑧肠结核 可以出现脓血便,与菌痢类似,但其发病缓慢,有结核病史、可有午后低热及盗汗,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粪便培养有助于诊断。

治疗

1、湿痢疾 治法 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 芍药汤加减 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痢疾初起,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解表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兼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导滞。痢下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里热。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运脾燥湿。痢下鲜红者,加地榆、丹皮、仙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2、寒湿痢 治法 温化寒湿,调气行血 方药 胃苓汤加减 3、疫毒痢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 白头翁汤加减 5、其他 4、虚寒痢 治法 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方药 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痢 治法 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方药 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5、休息痢 治法 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药 参苓白术散加减

西医治疗
1、急性痢疾普通型的治疗 ①常规疗法:患儿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儿可短期禁食。 ②抗生素疗法:可选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 ③吸附疗法:可给予思密达,其对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并可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与黏液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加强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④微生态疗法:可用含双歧杆菌制剂。它通过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结合,起占位性保护作用,抑制细菌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⑥补液疗法:根据脱水情况决定补液方法和补液量。 2、慢性痢疾的治疗 ①抗生素疗法 常用药物和剂量同急性菌痢的治疗,但疗程要长。可采用间歇疗法,用药7-10天,休息4天,再治疗4天,休息4天,再重复4天,总疗程3-4周。也可用黄连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肠治疗。但应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应在大便培养转阴、脓血便消失后即改用中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和思密达等药物。②饮食疗法: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2、中毒型痢疾的治疗 ①改善微循环:可利用阿托品类药物解除血管痉挛,防止休克。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等扩张血管。用冬眠药物氯丙嗪抑制血管壁上受体,使微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且有镇静、降低基础代谢作用。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消炎、减轻脑水肿、减轻中毒症状。 ②扩容及纠酸:按输液速度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进行。 ③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兴奋剂,危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 ④减轻脑水肿:对脑型病例应及时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⑤控制感染:及时作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前,一般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氟哌酸静脉给药,但因此类药可能会影响幼童骨骼发育,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为5-7天。还常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抱氨噻肟控制感染。 ⑥降温:可用莱比林、扑热息痛、萘普生等降温,也可冷盐水灌肠、物理降温。

治疗用药
蒙脱石散、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

并发症

偶可并发肠穿孔、阑尾炎、肠套叠等急腹症。  在恢复期或急性期偶可有多发性、渗出性大关节炎,关节红肿可在数周内自行消退。  并发败血症者,虽国内外均有报道,但极为罕见,常有菌痢的一般症状和败血症症状的双重表现。起病如一般急性菌痢,但病情随即迅猛恶化。此外,细菌性痢疾还可引起下列罕见并发症,如直肠脱垂、腮腺炎、角膜溃疡、中耳炎、骨髓炎、女婴阴道炎、急性膀胱炎、肺炎及胸腔积液等。  至于白血病样反应、菌痢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也偶有报道。  中毒性菌痢除偶然伴发败血症外,还可见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心功能不全及中毒性心肌炎。  长期慢性腹泻可影响营养的吸收,而致贫血与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饮食与护理

一、饮食 痢疾食疗方(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黑木耳汤】配方: 黑木耳50克。制法: 木耳择洗净,加水1000毫升,煮至木耳熟烂即可。功效: 益气凉血止痢。用法: 先将木耳以盐、醋拌食,次喝汤。每日2次。 【绿茶蜜饮】配方: 绿茶5克,蜂蜜适量。制法: 绿茶放入瓷杯,以沸水冲泡,加盖泡5分钟再调入蜂蜜。功效: 清热生津,止痢消食。用法: 每日3~4次,趁热顿服。 【皮蛋】配方: 松花皮蛋3个,红糖60克。制法: 把松花蛋剥开。功效: 滋阴清热止痢。用法: 每日1~2次,每次3个,皮蛋蘸糖,空腹食用。可以常食。 【干贝烧冬苋菜】配方: 冬苋菜750克,干贝100克,奶汤500克。制法: 冬苋菜取带叶嫩梗尖,去梗皮,洗净,用开水烫熟,捞出用凉水冲凉,干贝用水发好。锅内放100克猪油烧热,下冬苋菜稍煸,加奶汤、干贝、盐、料酒、味精、胡椒粉,烧入味,取出冬苋菜,整齐码放盘中。锅内汤汁勾芡,淋少量鸡油,浇在菜上即成。功效: 滋阴补肾,调中下气。用法: 佐餐食用。 【薏米莲子粥】配方: 薏米30克,莲子10克。制法: 薏米先煮至半熟,再加莲于,继续煮至成粥。食时加冰糖少许调味。功效: 健脾祛湿。用法: 每日2次,作早晚餐服。 【桃花粥】配方: 赤石脂24克,干姜6克,粳米30克。制法: 赤石脂打碎,与姜同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煎取汁50毫升,去渣澄清。粳米煮粥,粥成时兑入药汁,煮沸即成。功效: 温中养胃,涩肠止泻。用法: 温热空腹食之,1次食尽。 【大蒜炖肚条】配方: 猪肚100克,大蒜150克。制法: 猪肚洗净,蒜头去皮,二物加水适量,煮至猪肚熟烂,将猪肚捞出切成肚条再稍煮加盐调味。功效: 健脾补虚,解毒止痢。用法: 佐餐食用。 【鲫鱼汤】配方: 大鲫鱼1000克,荜茇、砂仁、陈皮、胡椒、泡辣椒各10克,大蒜2个。制法: 鲫鱼洗净,在鱼腹内装入陈皮、砂仁、荜茇、大蒜、胡椒、泡辣椒,将鲫鱼用油稍煎后,再加入水适量,炖煮成汤,调味即成。功效: 醒脾暖胃。用法: 空腹随量食。 【姜茶】配方: 生姜、茶叶各10克。制法: 生姜带皮切碎,与茶叶一起加水1大碗共煮,煮至半碗汤汁即可。功效: 温中散寒,化湿止痢。用法: 每日1~2剂,温饮。 【肉桂粥】配方: 肉桂2~3克,当归2~3克,陈皮3克,山楂6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制法: 先将肉桂、当归、陈皮、山楂煎取浓汁,去渣。另煮梗米,待粥成,调入药汁及红糖。功效: 温阳健脾,散寒止痢。用法: 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蒜汁酒】配方: 蒜汁10毫升,白酒15毫升。制法: 将蒜汁兑入白酒中即可。功效: 行气散寒,杀菌止痢。用法: 1日内分3次服。 【蒜泥马齿苋】配方: 大独蒜15克,鲜马齿苋250克。食盐、酱油、白糖、黑芝麻、葱白各5克,花椒面、味精少许。制法: 马齿苋洗净,摘成5~6厘米长。用沸水烫透,捞出沥干。将马齿苋装盘中抖散,先加食盐拌匀,再放蒜泥、酱油、白糖、葱花、花椒面、醋、味精调味,最后撤上熟芝麻即可。功效: 清热解毒,杀菌止痢。用法: 佐餐适量食之。 【香连猪大肠】配方: 猪大肠90克,黄连、木香末各30克,米酷适量。制法: 将黄连、木香末填入洗净的肠内,扎紧两头,放入砂锅,加米醋适量,煮至肠熟烂为度。功效: 清热化湿,调气止血。用法: 上量分3次,空腹食之。 【止痢速效茶】配方: 细茶9克,槟榔9克。制法: 细茶用食盐同炒,去盐,将茶叶与槟榔加水煎汤。功效: 去壅滞,除湿热,止痢疾。用法: 每日1~2剂,代茶温服。 【漏芦煮鸡蛋】配方: 漏芦500克,鸡蛋1个,红糖(或白糖)20克。制法: 漏芦加水煮沸5分钟后,放入鸡蛋,蛋熟将壳敲碎再稍煮。功效: 清热解毒,止痢。用法: 每日1次,熟鸡蛋蘸糖,赤痢用红糖,白痢用白糖。连用3~5日。 【马齿苋炒鸡蛋】配方: 马齿苋30克,鸡蛋2个。制法: 马齿苋切碎,鸡蛋打拌,加少量盐,倒入烧热的油锅烹炒,蛋熟即可。功效: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用法: 佐餐食用,连用3~5日。 【马齿苋粥】配方: 马齿苋50克,薏米50克。制法: 马齿苋切碎,薏米淘净,二者加适量清水煮粥,粥成调味。功效: 清热解毒,调气行血。用法: 每日1~2次,连服3~5日。 痢疾吃什么对身体好? 饮食应容易消化,富含营养,水分充足,无刺激。并少食多餐。 痢疾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1、急性期腹痛、呕吐明显,应采用清淡流质饮食,可给浓米汤,5mdash;10%的炒面粉糊及藕粉、淡果汁、菜汁、淡茶水等。禁食牛奶、豆浆及浓甜饮料。 2、好转期,呕吐止,便次减少,可进食富于营养的流食或低脂无渣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豆浆、蛋羹、蛋汤、去油脂的肝泥汤或肉泥汤等。一日进餐4mdash;5次,饮用酸奶,于病更益。 3、恢复期,排便已基本正常。宜进食容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饭,烹调仍以碎、细、软、烂易消化为好。多食紫皮大蒜,可吃生苹果泥,但应限制其他水果。避免过早地进食生冷、坚硬、油腻、油炸食品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禁食含粗纤维素多的和容易产生肠胀气的食物,如芹菜、韭菜、黄豆芽、粗粮,番薯、马铃薯、萝卜等。

忌吃


护理
一、按时服药: 按照医生嘱咐,坚持服药7~10天,不要症状刚好一点就自动停药,这样容易转成慢性痢疾,这时治疗就比较困难了。 二、卧床休息: 常言道“硬汉挡不住三泡稀”,拉痢疾会使人乏力无劲,头晕眼花,因此必须好好卧床休息。肚子疼时可用热水袋敷在肚脐周围,也可用艾条灸肚脐周围,待局部皮肤发红后即可停止艾灸。 三、注意饮食: 拉痢疾次数多时,最好吃些热米汤、浓茶水、果子汁、淡盐开水,以后逐渐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烂面条、瘦肉汤。禁食生冷、油腻的食物。另还可给病人吃些生大蒜或糖醋大蒜,每日吃2~3瓣。 四、局部护理: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卫生。由于拉肚子次数多,特别是老人和小孩抵抗力弱,肛门周围皮肤容易红肿溃破。因此每次便后需要用软性草纸轻轻按摩,然后用温水洗净,涂上滑石粉或黄连油膏。有痔疮造成脱肛的病人,可用温水坐浴15~30分钟,然后用手轻轻揉进。 五、消毒隔离: 痢疾病人使用的碗筷及便桶应与健康人分开,病人穿过的衣裤要用开水浸泡半小时后再洗,并放在阳光下曝晒。病人的粪便要严格消毒(参照肝炎病人护理一节),给病人留取粪便送医院化验时,可用火柴棒挑取,大便培养需连续3次阴性后才可解除隔离。 为了预防痢疾的发生,一定要做好卫生宣传,把住“病从口入”这一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不吃不干净的生冷瓜果和饭菜,积极灭蝇灭蟑,搞好个人与环境卫生,防止病源扩散。

注意事项

预防

为了一、预防痢疾,应做到以下几点: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及粪便管理,消灭苍蝇滋生地,发动群众消灭苍蝇。  加强饮食卫生及水源管理,尤其对个体及饮食摊贩做好卫生监督检查工作。对集体单位及托幼机构的炊事员、保育员应定期检查大便,做细菌培养。  加强卫生教育,人人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吃变质和腐烂食物,不吃被苍蝇沾过的食物。  不要暴饮暴食,以免胃肠道抵抗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