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
疾病简介
钩虫病是十二指肠钩虫或美洲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致的疾病。它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尤其是农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临床以贫血、营养不良、浮肿、腹痛及胃肠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高发区有“黄胖病”之称。本病呈全球分布,以经济卫生条件差的地区为明显,全世界钩虫感染者约10亿人,占全球人口的1/5,但有明显症状者仅约1%。本病在我国流行地区甚广,除黑龙江、青海二省外,均有不同程度流行,尤以华南、华中、四川及海南省等地较多,其他各省也很普遍。在华南和西南以美洲钩虫为主,北方各省则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钩虫感染为四大寄生虫病之一,约2亿人受累。
病因
寄生人体的钩虫,主要包括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及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两种。常寄生于狗、猫等的锡兰钩虫(A.ceylonicum)、犬钩虫(A.caninum)、马来钩虫(A.malayanum)偶亦可在人肠发育为成虫,而巴西钩虫(A.braziliense)仅感染期幼虫能侵入人体,引起皮肤匍行疹,不发育为成虫。 钩虫成虫是半透明状呈米黄色或淡红色(吸血后)。长约1cm,大小因虫种而异。雌虫较粗长,雄虫较细短,尾部扩展成伞形,称交合伞。 虫卵椭圆形,无色透明,大小58μm×36 μm。卵壳很薄。在新鲜粪便中虫卵常已发育至2~8个细胞。各种钩虫的虫卵大体相似,不易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的杆状蚴形态相似,长圆形,两端较宽无色透明,卵壳薄,常见其中含4~8个细胞。但两者的丝状蚴有明显差别。还可利用PCR方法,扩增虫卵DNA,再以限制酶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的测定,以此鉴别两类钩虫。 钩虫生活史中不需要任何中间宿主,成虫寄生空肠,少数见于十二指肠与回肠上中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温暖、潮湿、荫蔽、疏松土壤中,于24h内可发育为杆状蚴,破卵而出,以泥土中的细菌及有机物为食,需蜕皮2次,经5~7天发育为丝状蚴。若气温低于13℃,虫卵不会发育。 丝状蚴是钩虫的感染期,体表有鞘,对外界的抵抗力甚强,可在土壤中生存数周。它具有向温性,当接触人体皮肤或黏膜时,可在5~10min内侵入人体,经淋巴管或微血管,随血流经右心至肺,穿过肺微血管进入肺泡,沿支气管上行至会厌部,随人的吞咽活动,经胃进入小肠;以上过程约需4~5周,发育为成虫。雌虫经交配后产卵。自幼虫侵入皮肤,至发育成熟产卵的时间,可有很大差异,一般为50天 ,但十二指肠钩虫则偶可长达6~8个月。成虫约可活5~7年,但多数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图1)。 此外,幼虫如由污染的食物经口侵入人体,则不需经上述血行途径而可直接至小肠发育成为成虫。但有一部分幼虫仍可从消化道粘膜钻入血循环中,则其发育过程与从皮肤侵入者相同。幼虫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发育为成虫,称为先天感染,但比较少见。
症状
1、 钩虫幼虫所致症状 (1)钩蚴皮炎(粪毒、粪疙瘩、肥水疙瘩、肥水疮):钩蚴(以美洲钩虫为主)侵入处,可在20~60min内出现瘙痒、水肿、红斑,继而形成丘疹,尤以足趾间,足底、足背踝部、手腕、手背及指间最为常见。1~2天内转为水疱。一般于1周后自行消失。如搔破,易继发细菌感染,愈合延迟。 (2)钩蚴肺炎:钩蚴移行过肺,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时,可致肺部局部出血及炎症反应。一般在感染后3~15天内出现咳嗽、咳痰、血丝痰、发热或气喘症状,常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类似单纯性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Lffler’s syndrome)。重者可出现胸痛、持续性干咳、哮喘样发作。胸部X线片提示肺纹理增多或肺门阴影增多,偶见肺部浸润病灶。感染症状轻重与肺钩蚴数量多少有关,一般持续数日至数十日后自行消失。 2、钩虫成虫所致症状 轻度感染可无症状。较重感染可有下列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病初食欲显著增加,但乏力、易倦,而体重却逐渐减轻,有“懒黄病”之称。肠壁受虫体损伤,形成慢性炎症,则有恶心、呕吐、腹痛及腹泻。偶见成虫寄生直肠,以致大便带鲜血。上腹部不适,按压或餐后减轻,常被误为溃疡病。部分患者有异嗜癖,喜吃生米、生豆、土块、瓦块、毛皮、木炭等。发生原因可能是一种神经精神变态反应,似与患者体内铁的耗损有关。大多数患者经服铁剂后,此现象可自行消失。重度贫血,则胃酸减少,消化不良,舌乳头多见萎缩。 (2)贫血及循环系统症状:由于钩虫附着肠壁,咬伤处不断渗血及长期吸血,造成慢性失血、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失调等改变,以致形成不同程度的缺铁性小细胞性贫血。血红蛋白90g/L者,仅见轻度汗少、毛发枯黄、苍白、乏力、易倦,劳动时易感心慌、气急、眼花、头晕。血红蛋白在50~90g/L间者,可有明显的皮肤、黏膜、指甲苍白,颜面委黄,下肢水肿,皮肤干燥无汗,行动时感心慌气急,脉快,心脏轻度扩大,有收缩期杂音。血红蛋白在50g/L者,严重贫血,颜面水肿苍白,休息时也觉心慌气急,有时伴有心前区不适或疼痛,耳鸣、眼花、肢体水肿、心脏明显扩大,心率快,可有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肺底啰音,肝脏肿大压痛。部分患者有面部及全身浮肿,尤以下肢为甚,以及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等贫血性心脏病的表现。肌肉松弛,反应迟钝,最后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部分患者虽贫血严重,但因病程长,发展慢,机体代偿功能较好,故症状可不明显;一旦发生感染、妊娠、分娩,则症状显著。 (3)其他:长期缺铁及营养不良,可引起指趾扁甲、脆裂、反甲、毛发干燥易断。儿童患者重症最常见的症状为解柏油样黑便,腹泻、食欲减退等。体征有皮肤、粘膜苍白,心尖区可有收缩期杂音,肺偶可闻及罗音,肝、脾均有肿大等。可影响生长发育,成年可致性功能低落,孕妇则易致流产或死胎。
检查
1、血液 呈低血红蛋白小细胞性贫血表现,红细胞总数减少,红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着色变浅,中央无色透明区扩大;少数可查见异型红细胞及多染色性或含有嗜碱性点彩细胞。血红蛋白量及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均降低较早。白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在病初增加,后期因严重贫血而均降低。骨髓中细胞外铁消失,铁粒幼红细胞的百分率大多很低,血清铁浓度显著降低,一般在9μmol/L以下,血浆总铁结合力增高,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增高等缺铁性贫血表现。骨髓红细胞系统呈增生象。外周血及骨髓中还可见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重症患者血浆清蛋白及血清铁含量均明显降低。 2、粪便 粪便检出虫卵或钩蚴培养阳性,即可确诊。 (1)钩虫卵检查法 ①直接涂片法:方法简便,可作为临床或流行地区普查常规。感染较轻者易漏检,反复检查可提高阳性率。薄涂片宜采用三片法(连续查片三张)或厚涂片,以减少漏诊。 ②饱和盐水浮聚法:检出率明显高于直接涂片法,涂片检查阴性者适用,因钩虫卵较轻,其相对密度为1.055~1.090低于饱和盐水(相对密度1.20),取蚕豆大粪块入杯,加15%~25%饱和盐水少量,捣碎,搅匀,再加入饱和盐水至平杯口,在液面覆一载玻片,静置15 min左右,垂直提起玻片,迅速翻转,加盖片镜检。此法阳性率较高。此法简便,检出率远高于直接涂片法5~6倍。 ③虫卵计数法:依靠计数方法测定每克粪便中的虫卵数,以粗略推算患者体内寄生的钩虫数目,适用于疗效考核及流行病学调查。常用以下方法:A.饱和盐水浮聚计数法:采用洪氏过滤改良计数法及方口圆底盒浮聚法。对轻度感染者较为准确,不易漏诊;重度感染,由于虫卵过于密集,其计数不易准确。B.钩蚴培养计数法:感染轻者可数清集于培养管底的全部幼虫(一般孵出率可达95.3%,故约相当于虫卵数);重度感染可适当稀释后再计数,比stoll稀释虫卵计数法更为准确,且可鉴别虫种。C.定量板-甘油玻璃涂纸透明计数法:该法为近年国内学者在加藤厚涂片法的基础上改良设计的蠕虫卵定量计数方法,其方法简便、稳定性较好。 钩虫感染度的划分:轻度感染为2000个卵/g粪;中度感染为2000~11000个卵/g粪;重度感染为11000个卵/g粪。 (2)钩蚴培养法:培养方法较多,临床常用者为清水瓦片法、试管培养法等。在操作中须注意最适宜培养的温度为25~30℃,防止忽冷忽热;大便量为0.2~0.4g;本法较涂片法阳性率高7倍以上。 3、 采用感染钩虫前后的人血清做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及补体结合试验,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4、 抗原皮内试验 利用钩虫成虫或钩蚴制成抗原做皮内试验;在流行区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但对非钩虫病患者其假阳性率较高。 5、其他 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血清蛋白电泳检测,显示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增高;IgG,IgE明显增高。但特异性低,现在很少应用。
诊断与鉴别
钩虫病病情较重,出现“黄肿”表现者,需与黄疽及水肿相鉴别。 1、黄疸黄疸发病较急,而久病后出现黄疸者,一般均有肝胆病史。黄疽临床表现为全身黄色鲜明如橘色或晦暗如烟熏,目睛黄染,小便黄赤。钩虫病的发黄则为肤色萎黄或黄而浮肿,目睛不黄,小便清长。 2、水肿水肿的病因不一,浮肿部位不同,一般按之凹陷甚或凹陷不起,皮薄光亮,色泽鲜明,小便短涩,饮食正常或纳减,证有虚实之分。钩虫病的浮肿表现为下肢足踝浮肿,或面部目胞浮肿,甚则全身浮肿,但肤色发黄或萎黄不荣,好食易饥,或嗜食异物,无小便短涩,纯属虚证。 钩虫病与十二指肠溃疡相鉴别。 十二指肠钩虫病者症状可类似于十二指肠溃疡,但胃镜检查如在十二指肠降部见到钩虫虫体或出血点,或粪检发现钩虫卵则有助于诊断。 另外还有其他原因所致的皮炎、贫血、营养不良等,如胃、肠结核、慢性肠炎及其他肠道寄生虫病等。
治疗
中医疗法: 辨证分型治疗 先驱虫,后补益气血。 (1)初期:①皮肤受邪:治法:杀虫解毒,祛风止痒。 方药:内服羌活胜湿汤配合桃叶泄春汤熏洗。羌活胜湿汤重在祛风胜湿、解表散邪。方中羌活、独活祛风胜湿;防风、藁本发汗止痛而祛肌表风湿;佐以川芎活血祛风止痛;炙甘草协调诸药。配用桃叶泄春汤熏洗,既促进发表排虫之力,又有桃叶、苦参胜湿解毒,杀虫止痒。二方共用,取效尚速,可防止虫邪侵犯于肺。 ②虫邪犯肺:治法:宣肺化痰,止咳杀虫。 方药:止嗽散合紫金丹。方中荆芥、白前、桔梗、陈皮宣肺化痰,百部、紫菀理肺止咳,百部尚能杀虫,诸药合用共奏宣肺化痰,止咳杀虫作用。如见寒邪偏盛,痰呈白色泡沫状者,加半夏、茯苓、桂枝,亦可改用小青龙汤加减治之;如病从热化,痰中带血,痰稠难咯者,加瓜蒌、川贝母、知母,以润肺止咳。 2)后期 (1)轻证, ①湿困虫伏:治法:燥湿健脾,消积杀虫。方药:榧子杀虫丸加减。方中榧子、红藤、百部、苦楝根皮、雄黄、大蒜均为杀虫解毒之品;用槟榔行气导滞。如兼腹胀满者,用雷丸枳实汤。方中雷丸、鹤虱、苦参、槟榔、金铃子杀虫消积;枳实、广木香行气导滞,且槟榔、金铃子亦有行气之功,故既可杀虫又可消胀。如系单纯钩虫感染,未夹杂蛔虫、鞭虫等,则用雷丸粉杀虫。 ②脾虚湿滞:治法:健脾燥湿,和中补血。方药:黄病绛矾丸加减。方中厚朴、苍术、陈皮、燥湿健脾。甘草、大枣和中补血。加减:如有腹胀疼痛者,系钩虫扰胃,气机失调,加鹤虱、苦楝根皮,以驱虫止痒。 (2)重证:治法:补益气血为主。方药:八珍汤加减。方中用人参、熟地甘温益气补血;白术、茯苓健脾法湿,助人参补 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和营,助熟地补益阴血:川芎活血行气,炙甘草和中益气,姜枣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奏益气补血之效。 如心脾两虚者,可用人参归脾丸;体力稍复,而虫未去者,可用雷丸粉或炒榧子杀虫,炒榧子每日可用90~150g 嚼服,此药无毒,驱钩虫而不伤正气,可连用一周以上。 针灸疗法: 热熏法 用手指样粗的艾绒卷,点燃后在皮炎部位上熏,越近越好,以不烧伤皮肤为度,连续2分钟。 2、中药偏方: (1)紫金丹:每次服0.12~0.15g,每日一次,临卧时服,忌饮酒。连服5天。不可多服,以防砒中毒。专治哮咳。 (2)黄胖丸:皂矾120g、针砂120g,均煅红醋淬,苍术180g、厚朴90g、蜜糖120g共研末做成丸。每丸6g,每次1丸,一日二次。主治驱虫后,气血未复。 (3)加味绿矾散:苍术30g、厚朴30g、陈皮30g、甘草30g、槟榔24g、煅绿矾24g,共研细末,每服3g,一日三次,主治钩虫病导致贫血者。 (4)榧子杀虫丸:榧子21g、槟榔21g、红藤21g、百部21g、苦楝根皮21g、雄黄3g、大蒜9g取汁。共研末为丸(散剂亦可)。主治湿困虫伏。 (5)桃叶、辣蓼草、葱、荆芥、苏叶、苦参各30g,水煮三、四沸,趁温暖时熏洗患处。外洗,用于钩虫病初期皮肤受邪阶段。 (6)雷丸枳实汤:雷丸9克(研末,2次冲服),枳实、槟榔、鹤虱各12克,金铃子、苦参各lO克,广木香6克。除雷丸外,余药用水500毫升浸一夜,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于晚上睡前及翌晨空腹时各服1次。每日1剂,连服3-5剂。服药期间,禁食油腻及辛辣等物。 (7)驱钩虫汤:苦楝根皮30克,槟榔15克,水煎去渣,加入适量白糖。睡前1次口服,连服2天。 (8)马齿苋方:鲜马齿苋9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400毫升,加白糖15克、白醋15克。每晚睡前服,连服2个晚上。
西医治疗
一、治疗 一般宜驱虫治疗后补充铁剂,但重度贫血的病人要先纠正贫血再驱虫。 1.驱虫治疗 非极度衰弱的任何患者均应尽早驱虫,两种钩虫对驱虫药物的敏感性有显著差异,常需多次反复治疗才能根治。故在治疗后1~2周,应再次进行大便虫卵检查,若依然存在,应再予治疗。 (1)甲苯达唑:该药为广谱驱虫剂,对钩虫感染具有剂量低,不良反应少,疗效高的特点。成人剂量100~200 mg/次,3次/d,口服,共3天或4天;100 mg/次,1次/d,口服,共30天。钩虫感染者的虫卵阴转率可达100%。但一般十二指肠钩虫的虫卵阴转率平均为95%;美洲钩虫的虫卵阴转率仅约80%。不良反应轻,极少数出现头昏、腹胀、恶心等反应,在短时间内可自行消失。孕妇与2岁以下儿童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奥苯达唑(oxibendazole):该药为国内近年研制的广谱驱肠虫剂,对钩、蛔、鞭虫均有明显作用,且对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的疗效均较好,优于其他驱钩药。成人剂量为10mg/kg体重,半空腹时顿服,连服3天。虫卵阴转率可达56%~100%。口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反应程度较轻,主要有乏力、头昏、嗜睡等,一般持续时间较短,无须处理可自行消失。根据国内临床应用观察,不影响肝、肾功能。 (3)氟苯达唑:成人剂量为200mg/次,半空腹时顿服,连服2天或3天。儿童按5mg/kg体重,顿服,连服2天或3天。疗效与甲苯达唑相似。不良反应轻。有头昏,头痛及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 (4)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成人剂量为10mg/kg体重,睡前顿服,连服3天。对两种钩虫的疗效可达90%以上。服药后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少数可引起头痛、眩晕及嗜睡等。有冠心病、溃疡病、急性肝肾功能不全及活动性肺结核等患者,应慎用。 (5) 阿苯达唑:为广谱驱虫药。成人剂量400mg/次,顿服,连服2天或3天。治愈率可高达97%。该药对钩虫的作用特点为:①对两种钩虫的疗效较好;②对体内移行期幼虫有一定杀灭作用;③在肠道内可抑制钩虫卵发育;④疗效显著优于相同剂量的甲苯达唑。在以美洲钩虫感染为主的混合流行区,该药应作为首选药物。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昏、失眠、口干、乏力等反应,其程度轻,多于服药后2~3天出现,无须任何处理。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有癫痫史者慎用。 (6)左旋咪唑 每天每公斤体重1.5-3毫克,饭后顿服,连服3天。可服两个疗程。 (7)联合疗法:目前驱治钩虫的药物种类较多,但尚缺乏单一的较理想的药物。故可考虑应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临床上可用甲苯达唑与左旋咪唑;或甲苯达唑与双萘羟酸噻嘧啶联用。也可用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与左旋咪唑联用等。其他驱钩药物均可酌情联用。 2.一般疗法 (1)钩蚴性皮炎的治疗:由于钩蚴进入皮肤后24h内大部分尚停留在局部,故采用物理、化学等措施治疗钩蚴所致的皮炎,可收到不同程度的治疗效果。其方法较多,常用者如下:①局部药物涂擦法:可酌情选用以下药物:2%~4%碘酒,5%噻苯达唑软膏,3%水杨酸乙醇,氧化锌软膏及左旋咪唑涂肤剂等。均有止痒、消肿及杀灭皮内钩蚴的作用。②皮肤透热疗法:包括热浸、热敷和热熏三种方法。 A.热浸法:用53℃热水间歇浸泡患处浸入热水中,感到太烫时,随时提出,间歇8s,持续25min;或持续浸泡10~15min(必须不断加热水,保持热水原有温度)。 B.热敷法:用多层纱布或棉布或毛巾作布垫,浸于上述热水中,然后取出稍挤干紧贴在皮肤炎性部位。30s换1次,持续10~15min。 C.热熏法:用川艾卷或草纸卷点火,在患部熏烫距体表1cm左右,5min(应防止局部皮肤烧伤)。以上疗法对止痒、消炎效果较好。 (2)铁剂疗法:常用硫酸亚铁,0.3~0.6g/次,3次/d,口服;儿童可选用10%枸橼酸铁铵,0.5~2ml/(kg·d),分3次饭后服;成人10~20ml/(kg·次),3次/d。疗程一般为3~8周。可同时服维生素C 100mg/次,3次/d,或10%稀盐酸0.5~2ml(加水至10ml)/次,3次/d,以利铁剂的吸收。服铁剂时,应禁饮茶,以防止降低药效。对于急性出血或口服不能耐受者,可采用注射如卡古地铁注射液,5ml/次,静脉注射,1次/d,连用7~l0天。 (3) 异嗜症:2%硫酸锌溶液10ml/次,3次/d,连服3天或4天。 (4) 其他:在驱虫与补足铁剂的同时,应服用各种维生素、高蛋白类饮食。对于贫血严重或临产孕妇,可在驱虫前予以输血,或边输血边驱虫。对于个别巨细胞贫血患者,可适当采用肝制剂,叶酸或维生素B12等。此外,对于严重感染患者应积极防治各种并发症,如继发感染、心力衰竭等。
治疗用药
甲苯达唑、奥苯达唑(oxibendazole)、氟苯达唑、噻嘧啶(双萘羟酸噻嘧啶)、阿苯达唑、左旋咪唑等。
并发症
1、肺部症状:丝状蚴在肺内移行时可有咳嗽、咳痰、咯血或哮喘。肺部症状多在感染后3~15天出现。 2、皮肤改变:丝状蚴进入皮肤的地方有烧灼和瘙痒感,面部皮肤有贫血性斑点、水疱等皮肤改变。 3、异食癖:喜欢吃煤渣、墙皮、生米等,往往比蛔虫病更为严重。 4、其他:贫血性心脏病、侏儒症、钩蚴性皮炎、消化道出血、停经、早产或死胎等。
饮食与护理
钩虫病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咨询医生) 1、姜汁黄鳝饮:黄鳝(去骨切丝)100克,姜汁10毫升,将黄鳝用姜汁、花生油、食盐少许拌匀,待饭煮至水将干时,放人鱼丝于饭面盖严,小火煽15分钟至熟服食。 2、党参红枣茶:党参20克,大枣10枚,共煎水代茶饮。 3、大蒜粥 紫皮大蒜30克,粳米100克。大蒜去皮,放沸水中煮1分钟捞出,然后取粳米,放人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再将蒜放人(若结核患者食用,可另加白及粉5克),同煮为粥。 4、煨大蒜:大蒜连皮10~12g,放火灰中煨熟,剥皮后嚼食。 钩虫病吃什么对身体好? 1、 食物要煮熟方可能吃; 2、 可适当多吃大蒜。 钩虫病最好别吃什么食物? 不吃生食,生水。
忌吃
护理
要积极治疗病人,以减少传染源。搞好粪便管理,修建无害化厕所或粪坑密封加盖,杀灭虫卵,防止污染。注意局部皮肤防护。如下地劳动穿鞋、带手套,或在手足皮肤上涂1%的碘酊或25%的明矾水等。应尽量争取使用机械劳动代替手工操作,以减少感染机会。在调理方面,特别要重视饮食富于营养和容易消化的问题,可多食豆腐、瘦肉、猪肝、猪血、鱼,以及新鲜蔬菜,少吃辛辣油腻之物。
注意事项
预防
1、普查、普治病员。 2、加强粪便无害化管理,不随地大便,不用生粪施肥。 3、流行地区做好个人防护,开展卫生宣教,不吃生冷食物,不赤脚着地,婴幼儿切勿露臀触地。 4、在治疗过程中,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给予富有营养及易消化食物。 5、在感染钩蚴后,咳出的痰液不应咽下。 6、在服用铁剂治疗贫血时,忌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