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肛肠外科、小儿外科
疾病简介
肛膜闭锁(atresia of the anal membrane)又称肛门膜状闭锁,是因肛膜未破,肛门与直肠被一层薄膜完全分隔,不能排粪的先天畸形,在中医学中称为“肛门皮包”。
病因
因胚胎后期发育障碍,原始肛与直肠末端之肛膜吸收异常所致。
症状
属于先天畸形,患儿出生后无胎粪排出,啼哭不安,呕吐,腹胀。在正常肛门位置有明显凹陷,肛管被一层隔膜覆盖。隔膜有时很薄,能透过它看见存留在肛管直肠内的深蓝色胎粪。病儿哭闹时隔膜明显向外膨出,手指触及有明显冲击感,刺激肛周可见括约肌收缩。
检查
1、穿刺检查。 2、直肠指检。
诊断与鉴别
无胎粪排出,肛门有薄膜覆盖。穿刺检查,膜的厚度多在0.5厘米以内,指诊患儿哭闹时肛区有明显冲击感。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手术治疗:因闭锁位置低,手术操作容易,一经确诊,即可行肛膜切开或切除术。 ㈠肛膜切开术:于会阴肛区凹陷处取前后纵切口十字切口切开肛膜,使肛门内外相通。然后扩肛至能放入食指即可。术后早期即需开始扩肛,直到排便正常为止。但有不少人认为,仅单纯切开肛膜,远期效果不好,常常后遗肛门狭窄而再次手术治疗,因此已很少使用该法。 ㈡肛膜切除术:切开肛膜,吸尽胎粪后,沿肛缘剪去肛膜,扩肛使肛管能通过食指,稍游离直肠下端粘膜,然后将直肠粘膜松弛地缝于肛周皮肤。术后10天开始扩肛,每周2~3次,直至肛门无狭窄,排便通畅为止。
治疗用药
具体请询问医生。
并发症
一、肠梗阻。 二、肠道炎症。
饮食与护理
一、肛膜闭锁术后食疗方: 1、吉林参4克,西洋参3克炖瘦肉。 2、冬菇4-5个炖瘦肉或鸡胸肉(饮汤)。 3、北芪15克,党参21克,淮山30克,莲子15克煲瘦肉。 4、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元肉3枚煲草鱼或水鱼。 5、党参17克,茨实21克,杞子10克,苡仁15克煲瘦肉或鸡肉。 6、田七3克,人参(或红参)3克炖瘦肉或鸡肉。
忌吃
护理
肛门皮包,病名。婴儿先天性肛门外闭锁症。见《医门补要》卷上:“初生婴儿,肛门有薄皮包裹,无孔。用剪刀剪开薄皮,以药速止其血,则肛自通。”治宜外科手术修复。
注意事项
预防
确诊后应早期进行处理,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