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踝关节扭伤 > 踝关节扭伤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骨科、运动医学科

疾病简介

踝关节扭伤是指累及踝关节和后足的创伤性软组织损伤,范围比较广,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崴脚」,它是骨科急诊接诊最多的病种,约占骨骼肌肉系统损伤的 25%,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病因

踝关节多由于运动员运动时和军事人员训练时扭伤。它与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种族、足/踝结构、肢体力线、之前踝关节扭伤、关节的松弛度、关节保护、鞋类、神经肌肉控制、人体平衡力、肌肉强度、体育运动类型、运动时的体位、运动场表面、技能水平等参数有关。

症状

急性踝关节扭伤后的表现包括:局部疼痛、肿胀、压痛、皮下瘀斑、皮温增高、踝关节活动疼痛、不能负重及行走。外侧扭伤时,患者在尝试行足内翻时疼痛症状加剧。内侧扭伤时,患者在尝试行足外翻时疼痛症状加剧。患者还会因韧带松弛出现踝关节不稳,反复扭伤。

检查

本病的检查主要是进行详细的体检查:  检查时应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应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只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活动范围是否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如只是轻度扭伤,可继续冰敷并施以压迫性包扎,抬高患肢。如属较严重的扭伤,则应送医院治疗。另外还需注意检查膝关节,以除外与踝关节最接近的腓骨旋转性损伤和膝部韧带损伤的可能。

诊断与鉴别

1.病史患者有急性或慢性踝关节扭伤,初次扭伤或反复扭伤。

2.症状与体征初次扭伤患者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在扭伤时会有踝关节脱位感,踝关节轻度内翻,于踝关节外侧韧带走形处可出现明显的压痛点。急性损伤因伤处疼痛肿胀,查体不易完成。检查时须与对侧正常关节进行对比,防止因先天性关节松弛导致误诊。慢性损伤或反复扭伤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更易引出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首先应拍摄踝关节正位、侧位X线片排除是否有踝关节骨折。随后可进行MRI检查,近一步确定韧带损伤的情况,并知晓关节囊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

治疗

(1)急性踝关节扭伤应遵循RICE 原则:Rest(休息):停止走动,让受伤部位静止休息,减少进一步损伤;Ice(冰敷):让受伤部位温度降低,减轻炎症反应和肌肉痉挛,缓解疼痛抑制肿胀。每次 10-20 分钟,每天 3 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可用湿毛巾包裹冰块,以免冻伤。冰敷仅限伤后 48 小时内。Compression(加压):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注意不要过度加压,否则会加重包裹处以远肢体的肿胀、缺血。Elevation(抬高):将肢抬高,高于心脏位置,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复。

(2)急性期后的康复训练急性期后,理疗康复方案包括肌力,踝关节活动度,本体觉或步态训练,以及体育运动特定的训练。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缩短重返工作或体育运动的时间。

(3)手术治疗保守治疗3-6月无效,核磁共振证实韧带断裂,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手术方式韧带紧缩或止点重建、韧带重建。

并发症

急性踝关节扭伤后有20%患者可并发慢性踝关节不稳。

饮食与护理

1)饮食无特殊禁忌

2)护理:  踝部韧带损伤患者平常应该注意踝关节的保护,不要穿高跟鞋,可以戴些护踝之类的弹力绷带保护,另外注意不要使踝部韧带过度疲劳,避免上下楼梯及爬山。

预防

可采取诸多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踝关节扭伤,特别是运动员和军事人员。包括: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最佳,运动时穿合适的鞋,绷带或条带保护踝关节。对于踝关节预防性条带支撑,可使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发生率降低 50%。神经肌肉训练项目也能有效降低踝关节扭伤的风险。对于我们平常人,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肌肉力量,下台阶或体育活动时,做好热身动作,注意安全,防止扭伤。从事强度略高的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时,可佩戴护踝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