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老花眼 > 老花眼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眼科

疾病简介

人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晶状体和睫状肌组成了这台“照相机”的镜头部分,看远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变平,看近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通过“镜头”的这些调节作用,才可以看清楚不同距离的物体。人年轻的时候眼睛调节能力强,正如照相机的镜头可以变焦,远近都能形成清晰的影像。随着年龄的增长,通常在40岁之后,晶状体逐渐变硬,睫状肌的功能下降,看近时睫状肌不再有效收缩,晶状体无法变凸,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了。这时候在“镜头”前再加一个凸透镜,模仿变凸的晶状体,就能使近处的物体在视网膜形成清晰的影像了。这种现象就是老视,也称老花眼。

病因

与年龄相关,属于生理退化现象,眼睛调节能力下降所致。见于40岁以后的中、老年人, 发生的时机与年轻时的屈光状态有关,远视者发生较早,近视者发生较晚。

症状

早期自觉近距离工作困难,把目标稍微拿远可以看清和舒适,光线不足时特别明显。随着时间逐渐变得完全无法看清近处物体,戴上凸透镜后才可看清。原来佩戴近视眼镜者,则早期看近不适,后期取下近视眼镜后方可看清近处。可能伴有眼疲劳感,无伴眼红、眼痛、视物变形、眼前黑影等。

检查

使用裂隙灯显微镜行眼前节检查和眼底镜检查眼底,排除其它眼部疾患,通过验光确定阅读距离所需附加度数。

诊断与鉴别

根据阅读困难、看近不清楚,验光检查附加度数后看清近处目标,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远视:是一种屈光不正状态,由于眼球屈光力太小,或者眼轴太短,远处目标成像落在视网膜之后,看远看近都不清楚。随着年龄增长,阅读附加度数比普通人更高。

治疗

1.保守治疗:初期可增加阅读距离,后期增加距离无法解决时,可验光配镜。

2.人工晶体植入术:白内障也是40岁以后人群可能出现的眼部生理退化现象,如同时患有白内障,可在白内障手术时植入多焦点或者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术后同时提高不同距离的视力。这是一种屈光性的晶状体置换术,可以治疗老花、近视、远视和白内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焦点人工晶状体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和疗效也经过了临床验证,多数人效果满意,脱镜率高,但少数人可能出现眩光、光晕等光学干扰现象。此外,老视治疗还有以下几种方式,但以下治疗并未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3.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利用单眼视的理论基础,使用准分子激光矫正手术,达到一个眼看远,一个眼看近的效果;或使用准分子激光消融,实现角膜多焦状态。

4.热传导角膜成形术:采用低频电磁波使中周部角膜胶原纤维挛缩,以形成中央高、周边低的角膜形态,从而增强中央角膜屈光力,用于看近。

5.角膜植入物:角膜植入物放置于角膜瓣下或飞秒激光制作的小囊袋内,具有可逆性,但可能造成远视漂移,眩光,角膜溶解等并发症。

6.晶状体软化:使用飞秒激光恢复晶状体的弹性,恢复部分调节能力。

并发症

老视是一种生理退化现象,无并发症。

饮食与护理

非手术治疗患者正常饮食。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数天需注意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术后注意休息,避免揉眼、低头用力,术后1个月之内避免脏水进入眼内。为防止感染,术后按医嘱定时用药,定时复查。不要过度用眼,保证充足睡眠,防止感冒等,有利于恢复。

预防

避免过度用眼,营养均衡的膳食,适当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和其它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