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白喉 > 白喉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中医五官科、耳鼻喉科

疾病简介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病人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人群普遍易感,呈世界性分布,尤多见于温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初春较多,大多预后良好,重症病人有一定的死亡率。

病因

发病机制由呼吸道或皮肤表层侵入的白喉杆菌,在上皮细胞繁殖,仅能引起局部组织轻度的炎症反应,常不侵入深部组织和血流。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该毒素有A、B两个片段,B片段无直接的毒性,但当它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A片段即进入细胞内,从而对细胞发生直接致死作用,表现为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坏死,并逐渐扩大融合,同时可见局部粘膜血管扩张充血,大量纤维蛋白渗出。渗出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细胞、白细胞和细菌凝结在一起,覆盖在破坏的粘膜表面,形成本病的特征性假膜。假膜一般为灰白色,有混合感染时呈黄色或污秽色,伴出血时呈黑色。假膜质地致密,开始薄,继之变厚,边缘较整齐,不易脱落,用力剥脱时可出血。假膜形成处及周围组织呈轻度充血肿胀。假膜可由扁桃体向咽峡、鼻、喉、气管、支气管等处扩展,鼻咽、气管处的假膜易于脱落造成呼吸窒息。假膜范围愈广泛,毒素吸收量愈大,中毒症状亦愈重。如毒素始吸附于细胞表面,可为抗毒素所中和,若已进入细胞内,则不能被抗毒素中和。在某些感染非产毒性菌株也可以出现假膜。病理生理虽然白喉杆菌侵害是局部的,但外毒素进入血液和淋巴到达各脏器,与各组织细胞结合后可引起全身性病变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肾上腺等较著。心肌细胞混浊肿胀,有脂肪变性、玻璃样及颗粒样变性,间质水肿、重者肌纤维可断裂、心肌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传导束可受累。神经病变多见于末梢神经,髓鞘常呈脂肪变性,神经轴索肿胀、断裂、但少有坏死,故神经系统病变多为可逆者。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可受累,但以运动神经为主,距咽部较近的IX、X对脑神经较易受损,也可发生于四肢。肾脏可呈混浊肿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肝细胞可呈脂肪变性,肝小叶呈中央坏死。传染源白喉病人或带菌者是本病的传染源,流行期间典型病例仅占全部病人的2%~6%,不典型及轻症病例易于漏诊,因此有更多散播传染机会,传染期一般为1~2周,个别病人可持续带菌6个月或更久,持续的恢复期带菌者,鼻粘膜常有慢性炎症。健康人群的带菌率一般为1%~2%,亦可高达10%~20%,流行季节及其前后带菌者明显增多,国外曾有报告皮肤白喉为白喉杆菌的宿主及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为飞沫传染,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玩具、食具等物品或尘埃传播。白喉杆菌可在牛奶内繁殖从而引起暴发流行。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感性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通过锡克皮肤试验(Shiek test)检查机体对白喉的免疫力,呈阳性反应者提示对白喉无免疫力。流行季节大多数病例发生在秋、冬季节,主要与人们生活方式有关,天气寒冷大部分时间在室内活动,相互接触密切,疾病易于散播,同时此季节小儿易患呼吸道感染,咽部黏膜的炎性改变有利于白喉杆菌的侵袭。

症状

潜伏期潜伏期为1~6天,多为2~4天。根据病灶部位、患者免疫状态、外毒素产量以及是否已进入血循环,而有不同的表现。多发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易感性与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儿童易感性最高;新生儿可以通过胎盘及母乳获得免疫力,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自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而很少感染,此免疫力到1岁时几乎全部消失,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易感性逐渐增高。广泛推行白喉类毒素免疫接种以前,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2~5岁为高峰。接种后好发年龄已向大年龄组推移,甚至可在成人中引起流行。疾病症状根据假膜部位不同,白喉可分为四种类型。发生率依次为:咽白喉,喉白喉,鼻白喉和其他部位的白喉。成人和年长儿童品质以咽白喉居多,其他类型的白喉较多见于幼儿 。(一)咽白喉:病灶局限于扁桃体及咽部周围组织,为最常见的类型,约占白喉患者的80%,按假膜大小及病情轻重分为轻型、普通型、重型、极重型。轻型:发热和全身症状轻微,扁桃体稍红肿,其上有点状或小片状假膜。数日后无数症状可自然消失。易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在白喉流行时应加注意。干净普通型:起病缓慢,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咽痛,轻至中度发热,扁桃体中度红肿。其上可见乳白色或灰白色大片假膜,但范围仍不超出扁桃体,可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及压痛。看病严重型:全身症状严重,高热面色苍白极度乏力,恶心、呕吐严重,脉搏增快,严重者出现血压下降。局部假膜迅速扩大延及腭弓,上腭悬雍垂咽后壁及鼻咽部甚至口腔粘膜。假膜呈大片状厚,呈灰色,黄色,污秽灰色甚至出血而成黑色。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极重型:起病急,假膜范围广泛,多为黑色扁桃体和咽部高度肿胀大堆影响呼吸和吞咽口腔,有腐臭味。颈淋巴结肿大,出现淋巴结周围炎。颈部至锁骨上窝软组织明显水肿呈现所谓“公牛颈”,全身中毒服务症状严重。高热或体温不升,烦躁不安呼吸急促,面色苍白脉快细弱血压下降,可有实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或奔马律等,亦可见出血及血小板减少等危重表现,预后险恶。(二)喉白喉:多为喉白喉向下扩散所致,少数为原发性。原发性着外毒素吸收少,中毒症状轻起病时呈犬吠样咳嗽,声音嘶哑甚至失音,吸气性呼吸困难慢性进行性加重。可见鼻翼煽动,三凹征,口唇发绀,烦躁不安。(三)鼻白喉:单纯鼻白喉属原发性,多见于2岁以下的婴儿,病变范围小,毒素产量少,又不易吸收入血循环,因而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鼻腔血性黏液分泌,腐蚀上唇鼻孔外周,致表皮剥脱。继发性鼻白喉均是咽白喉扩散所致,因此有人称之为鼻咽白喉,伪膜范围广泛,毒素吸收量多,毒血症严重,预后欠佳。表现为鼻阻,经口呼吸,鼻分泌物稀薄而量多。(四)其他部位白喉:不多见,皮肤白喉多见于热带,眼结膜,耳,口腔,外阴,新生儿脐带、食管等处偶可发生。白喉均有局部炎症,假膜形成,但全身症状轻。

检查

辅助检查血象: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轻度升高,尿常规有时有改变,如蛋白尿。细菌学检查:于假膜边缘擦拭取材,涂片镜检,及细菌培养,可检出白喉杆菌,但需与不产毒的类白喉杆菌鉴别,需进行毒力鉴定。毒力检测分体内、体外两种方法,前者把培养的细菌皮下接种给2头豚鼠,1头在接种前2小时给腹腔内注射白喉抗毒素,未给抗毒素的1头在1~4天内死亡。即证明其是产毒菌株,体外试验可以用免疫凝集法,即Elek试验等。

诊断与鉴别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情况,可以临床诊断(尽快得出临床初步诊断,并立即给予抗毒素治疗,任何延迟治疗会对病人有严重危害,尤其是婴幼儿),确诊须以细菌培养及毒力试验为准。病灶直接涂片检查病原菌不可靠。1、细菌培养 :采集标本时需用力以棉拭子涂抹病变伪膜,最好自伪膜下及其边缘细菌聚集处采取,立即接种后放人温箱培养,阴性并不能否定白喉之诊断,培养阳性需进行豚鼠毒力试验,阳性为产毒菌株。 2、免疫荧光检查 :为快速、敏感的检查,将咽拭子培养4小时之菌落,用特异抗血清进行免疫荧光检查,即可确诊。鉴别诊断不同部位的白喉各有与其相似的病症,需要鉴别。1、 咽白喉需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体温较高,咽痛明显,局部红肿,渗出物限局于扁桃体,黄色,易拭去,不出血;②非细菌性渗出性咽炎:常见由腺病毒或Coxsackie A病毒所致,有高热、咽痛、扁桃体发炎并有渗出物,抗生素治疗不见效,病程一周左右。2. 喉白喉 与急性喉炎早期不易区分,喉炎培养无白喉杆菌生长,局部不形成伪膜。3, 鼻白喉 与一般性鼻炎鉴别,直接窥镜不见伪膜;与鼻腔异物鉴别,异物限于一侧,窥查可发现异物。

治疗

中医治疗方法  (1)风热疫毒:初起恶寒发热,伴见头痛,咽痛,全身不适,有汗或无汗,咽部多见红肿,附有点状假膜,不易拭去,吞咽困难,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  治法:清热解毒,肃肺利咽。  方药:玄参、板蓝根、山豆根、黄芩、金银花、连翘、牛蒡子、薄荷、生甘草、土牛膝根。  (2)阴虚燥热:咽部红肿,喉间干燥,发热口干,口气臭秽,咳如犬吠,喉部有条状假膜,颜色灰白或灰黄,甚则侵及悬雍垂和上腭部,饮水则呛咳,舌质红绛少津、苔黄或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泄热解毒。这是中医治疗的白喉方法中有效的一种。  方药:玄参、生地、麦冬、川贝、赤芍、丹皮、板蓝根、土牛膝根、山豆根、天花粉。  (3)疫毒攻喉:身热目亦,咽痛明显,假膜迅速蔓延,可波及咽喉深部,呼吸急促,烦躁不安,甚则吸气困难,喉间痰多如拽锯,胸高胁陷,面唇青紫,舌质深绛或紫暗、苔黄燥或灰而干,脉滑数。  治法:泻火解毒,涤痰通腑。  方药:黄连、黄芩、黄柏、山栀、生石膏、青礞石、鲜竹沥、土牛膝根、赤芍、生大黄。

西医治疗
急救措施尽早、足量注射抗毒素。有喉白喉而梗阻严重时,应及时插管保持呼吸通畅。如已发生紫绀、昏迷、衰竭等窒息症状时,则应立即施行气管切开术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呼吸肌麻痹应进行人工辅助机械呼吸,加强护理,经常抽吸气管内分泌物,病情好转尽快拔管。有休克, 充血性心力衰竭者应及时处理。疾病治疗护理与一般性治疗患者应住院隔离,卧床至少2周,对接受抗毒素治疗较迟或有心肌炎征象者,卧床期应延长、注意观察病情及心电图,严防猝死。保持室内湿润。抗毒素疗法治疗白喉的特效疗法,是设法中和局部病灶和循环中游离的白喉外毒素,对已与组织结合紧密、造成局部损害的外毒素则无效。故必须尽早、足量注射。早期应用可减少对心肌及其他脏器的损害,并明显降低病死率。凡可疑患者,可不等培养结果,先给抗毒素。所用剂量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大小、中毒轻重和病程长短而异。儿童与成人用量相同,不按年龄体重计算。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最好。鼻白喉给1~2万IU;咽白喉2万~4万IU;喉白喉2万~4万IU;鼻咽白喉治疗延迟者4万~6万IU。若病变范围大或起病超过3天以上,或带有“公牛颈”者,则用8万~10万IU。可把抗毒血清稀释于100~200ml葡萄糖液缓慢滴注(1h),以尽快中和毒素。或同时肌内注射,全部剂量最好一次给予。若剂量足够,12~24h后即可见假膜从边缘开始自行剥脱。此时,至警惕剥落的假膜阻塞气管引起窒息。若一次用量层假膜未见剥离,可考虑给补充剂量,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天。抗毒素由马血清制备,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注射前除了解患儿有无过敏史,还必须做反肤过敏试验。(1)脱敏注射:皮肤过敏试验阳性者,必须采用脱敏注射法,脱敏注射患儿按表1程序进行脱敏注射。注意每次注射间隔时间为20~30min,并只有在上一次注射无反应的情况下方可进行下一次注射。(2)变态反应及发热反应的处理:目前临床所用的白喉抗毒素为马血清,属异种蛋白,在使用过程中可出现多种变态反应,最严重者为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可造成患儿死亡和其他不良后果。故在使用抗毒素期间应密切观察,并积极和有效地处理这些变态反应。(3)过敏性休克:属l型变态反应(即速发型变态反应)。是由于马血清与肥大细胞表面:IgE结合后导致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出大量生物活性物质而引起,患儿可在数分钟内出现休克、喉头水肿等紧急情况,不及时处理可以致死,故应高度警惕。其紧急处理为立即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0.3~0.5ml。然后皮下注射0.3—0.5m1,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4~8mg/kg或地塞米松2.5~5mg,同时肌注抗组胺药物如异丙嗪1mg/kg,必要时可使用血管活性药如多巴胺、阿拉明等。(4)立即发热反应:多在注射马血清的24h内出现,如畏寒、发热等,可采用物理降温如冷水浴、酒精浴和药物降温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安乃近等。(5)血清病:为四型变态反应即抗原抗体复合物型,多在注射马血清后的1~2周出现,临床可见发热、皮疹、关节肿痛、血管神经性水肿和淋巴结肿大等,可给予抗组胺药朴尔敏口服,每次0.1mg/kg,每日3次。或异丙嗪口服,每次lmg/kg,必要时肌肉注射,每次0.5~1mg/kg;反应较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每日1mg/kg,分3次口服,连服3~5天。抗生素疗法与抗毒素同时应用,以尽快杀灭白喉杆菌,减少外毒素防止病灶扩大。首选青霉素,为杀菌剂对白喉杆菌各型均有效,剂量:轻症,每日5~10万IU/kg重症,每日20—40万IU/kg,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7~10日。也可用阿莫西林,剂量,每日50~100mg/kg,分3次口服。如对青霉素过敏,可用红霉素每日30~50mg/kg,分3次口服。也可用阿奇霉素。喉白喉治疗着重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通过气管镜吸引脱下的伪膜,以防堵塞气道。发生喉梗阻时,应及早进行插管术或气管切开术,短期大剂量激素疗法对早期喉梗阻可起缓解作用。并发症治疗(1)心肌炎:绝对卧床,限制活动。注射维生素C、ATP、磷酸肌酸、1、6-二磷酸果糖、高渗葡萄糖,严重者可予激素治疗,慎用毛地黄强心药物。(2)神经炎:咽肌麻痹吞咽不便时,需鼻饲,防止吸人性肺炎,呼吸肌麻痹应进行人工辅助机械呼吸。疾病预后预后与年龄、特异性治疗的早晚、临床类型、并发症及是否接受预防接种等有关。发病第1天即注射抗毒血清者,病死率低,如拖延到48~72小时以后,病死率将明显增高,严重心肌炎伴传导阻滞者,预后不佳,在未完全康复前应密切监护,防止可能发生猝死。死亡主要发生在中毒性心肌炎,病死率为3%~23%。

治疗用药

并发症

1、心肌炎 是最常见并发症。无论重症或轻症白喉患者均可发生,但多见于原发病变范围广泛者,或抗毒素治疗延迟者,亚临床型约占68%,具有临床表现者10%~15%,多发生于病后第2周(1~6周)。患儿有面色苍白、心率过快或过缓、心音低钝、心脏扩大、心律紊乱,心电图异常及心肌酶升高,重者发生心力衰竭或周围循环衰竭。2、神经炎 也是重症白喉常见的并发症。发病时间长短不定,主要为双侧运动神经受累,为自限性,约10天左右可完全恢复、咽腭肌麻痹最常见。多发生于病后3~4周,患儿说话含糊不清、有鼻音、饮水时发呛,悬雍垂反射消失。眼肌、膈肌、面肌麻痹偶可见到,四肢肌麻痹伴脑脊液蛋白增高,与感染性多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相似。3、继发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G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自抗生素广泛应用后已很少发生,多见肺炎、扁桃体周围炎、鼻窦炎等。

饮食与护理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流质半流质食物。流行季节可饮萝卜汁、青果汁、鲜芦根汤等,有一定预防作用。 疾病忌口 : 忌辛辣、刺激性、不易消化、难以下咽的食物。禁忌生硬、油炸食品。饮食调养 : 供参考 橄榄5枚、白萝卜25克,入锅加适量水煎煮马齿苋30~60克,白糖适量,水煎,每天1剂,连服数剂。

忌吃


护理
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病人必须卧床休息两周以上重者需4-6周合并心肌炎绝对卧床过早活动极易猝死供足够热量补足维生素 B和 C,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大便通畅。病室空气要保持新鲜,室内温度以18-22℃ ,相对湿度60%为宜,对患者的住处、衣服、用具,均须严格消毒。

注意事项

预防

1、自动免疫 是控制白喉的根本措施。白喉毒素经甲醛处理制成白喉类毒素,注射后可产生特异性抗体(抗毒素)。按我国免疫程序,白百破多抗原混合制剂(I)PT)含白喉类毒素,百日咳菌苗及破伤风类毒素,从生后2—3个月注射第1针0.5 ml,以后每隔4周注射,第2、3次各1ml,一年后及4~5岁时各加强1次,每次1ml,可产生良好和较持久的免疫力。2、应急免疫 发生白喉流行期间,人群中有较多健康带菌者,应施行应急措施控制流行。对接受过基础免疫的元症状密切接触者,若5年内没有加强免疫,应注射0.5~1ml白喉类毒素,对非免疫儿童或锡克试验阳性密切接触者,可进行被动-自动免疫,即抗毒素试验阴性或脱敏后,皮下或肌肉注射精制抗毒素1000~2000单位,并另选一部位注射DPT全程免疫。对密切接触者均应进行医学观察,或必要时服抗生素预防,如青霉素钾片或阿莫西林,对青霉素过敏者选红霉素,每日20~50mg/k,3~4次口服,疗程7~10天;于治疗前后应取咽培养,对培养阳性者应隔离至连续2次培养阴性,及/或锡克试验转阴后,方可解除隔离。3、锡克试验有助于判定人体对白喉的免疫状态。方法为皮内注射白喉毒素,48~72小时观察,局部出现红斑直径超过10mm,呈硬结、有压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体内缺乏足够的抗毒素。同时应注射类毒素作对照。4、带菌者治疗 给予主动免疫和抗生素治疗7~10日,并至病灶拭子培养每日一次,连续3次阴性为止。5、其他预防措施 隔离治疗病人,病愈后以病灶拭子培养每日一次,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对病人的鼻咽分泌物及所用物品应进行焚毁或消毒。

相关疾病

咽白喉

相关医院

Hospital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朗山路12号

电话:0755-21961012

50028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新湖路1333号(新安...

电话:0755-23329999

120065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深圳市坪山区兰金四路15号

电话:暂无

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