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锌缺乏症 > 锌缺乏症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小儿内科、中医儿科

疾病简介

锌对人体多种生理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创伤组织再生能力,增强抵抗力,促进性机能。锌缺乏时导致的全身各系统功能紊乱产生的综合病症称为锌缺乏症。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其在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铁,位居第2位,在新生儿体内的3.4×1026个原子中,锌原子占5.1×1020个。早在19世纪已经发现锌为植物生长所必需,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了解锌与动物生长及健康的关系,但直到1963年Praead才首先提出人类缺锌的问题。20年来,锌对人的体格生长、发育及健康的关系进一步得到了重视。锌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锌缺乏将导致多种功能紊乱。

病因

1.摄入不足 食物中含锌不足为锌缺乏的主要原因,母乳中锌的生物利用率比牛乳或大豆蛋白高,推测这与母乳中一种低分子量成分有关。母乳中的蛋白质与锌结合,被认为比牛乳(蛋白质主要为酪蛋白)更容易消化吸收。  2.吸收不良 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慢性痢疾、胆囊纤维化、肠道感染等疾病,均可减少锌的吸收。谷类食物中含植酸盐或纤维素,可造成锌的吸收不良。当食物中其他二价离子过多,也可影响锌的吸收。 3.丢失过多 钩虫病、疟疾可造成反复失血、溶血,引起锌的丢失。外伤、烧伤和手术时,因血锌动员到创伤组织处利用,造成血锌降低。大量出汗也会造成锌的丢失过多。 4.疾病影响 长期感染、发热时的锌需要量增加,同时食欲减退,如不及时补充,则导致锌缺乏。此外,遗传性的吸收障碍性疾病,肠病性肢端皮炎也可引起锌吸收不良。 5.药物影响 一些药物如长期使用金属螯合剂(如青霉胺、四环素、EDTA等),可降低锌的吸收率及生物活性,这些金属螯合剂与锌结合从肠道排出体外,造成锌的缺乏。

症状

锌缺乏的临床表现是一种或多种锌的生物学活性降低的结果。 1 、生长缓慢 儿童期缺锌的早期典型表现是生理性生长速度缓慢。缺锌妨碍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代谢酶的活性,导致小儿的生长发育迟缓,缺锌小儿的身高、体重常低于正常同龄儿,严重者可出现侏儒症。 2、食欲降低 缺锌后常引起口腔黏膜增生及角化不全,易于脱落,而大量脱落的上皮细胞可以掩盖和阻塞舌乳头中的味蕾小孔,使食物难以接触味蕾,不易引起味觉和引起食欲。此外,缺锌对蛋白质、核酸的合成、酶的代谢均有影响,使含锌酶的活性降低,对味蕾的结构和功能也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使食欲减退。 3、异食癖 在缺锌的小儿中,常发现有食土、纸张、墙皮及其他嗜异物的现象,补锌后症状好转。 4、免疫功能下降 锌能增强体液及细胞的免疫功能,加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及趋向性,以及改变病变组织的血液灌输及能量代谢,改善局部和整体机能状态,增强体质及抵抗力,以减少感染。当机体含锌总量下降时,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肠系膜淋巴结、脾脏等与免疫有关的器官减轻20%~40%,引起有免疫功能的细胞减少,T细胞功能受损,细胞免疫能力下降,从而降低机体防御能力。锌缺乏的小儿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如腹泻、肺炎等。实验证明,缺锌使小儿的免疫功能受损,补锌后各项免疫指标均有改善。 5、伤口愈合缓慢 有资料表明,锌治疗有助于伤口的愈合,可促使烧伤后上皮的修复。缺锌后,DNA和RNA合成量减少,创伤处颗粒组织中的胶原减少,肉芽组织易于破坏,使创伤、瘘管、溃疡、烧伤等愈合困难。 6、皮肤损害 皮肤损害的表现为肠病性肢端皮炎,严重的表现为各种皮疹、大疱性皮炎、复发性口腔溃疡,皮肤损害的特征多为糜烂性、对称性,常呈急性皮炎,也可表现为过度角化。有部分小儿表现为不规则散乱的脱发,头发呈红色或浅色,锌治疗后头发颜色变深。 7、眼病 眼是含锌最多的器官,而脉络膜及视网膜的含锌量又是眼中最多的组织,所以眼对锌的缺乏十分敏感,锌缺乏会造成夜盲症,严重时会造成角膜炎。另外,锌在轴浆运输中起作用,对维持视盘及神经的功能是不可缺少的。锌缺乏时神经轴突功能降低,从而引起视神经疾病和视神经萎缩。 8、性器官发育不良 锌有助于性器官的正常发育,血液中睾酮的浓度与血锌、发锌呈线性相关。所以锌缺乏时,性器官发育不良。 9、糖尿病 锌是胰岛素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胰岛素分子中含有两个锌。当锌缺乏时,胰岛素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下降,使胰腺细胞溶酶体的外膜破裂造成细胞自溶,便可引起糖尿病。

检查

评价体内锌的营养状况仍较困难。目前在临床诊断中,敏感而特异的锌营养状况的评价标准仍然不充分。测定血清(浆)锌、白细胞锌、红细胞锌、发锌、尿锌及唾液锌,都曾作为锌的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但均未形成一致意见,因为都不是十分理想的评价指标。

诊断与鉴别

1、侏儒症 缺锌性侏儒病时,有生长停滞和性成熟迟缓,需与内分泌疾病等其他病因引起的侏儒病鉴别。 2、营养缺乏性疾病 与蛋白质-热能缺乏症相鉴别。缺锌者身材矮小、贫血、肝脾肿大,第二性征发育不良等各种表现。 3、糖尿病 锌缺乏时胰岛素的活性降低,胰腺细胞溶酶体的外膜破裂造成细胞自溶,可引起糖尿病。注意与1型和2型糖尿病相鉴别。 4、眼病 与其他病因引起的夜盲症、视神经疾病和视神经萎缩等眼病鉴别。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1.去除病因 首先要去除病因,积极治疗原发病。 2.补锌 补锌为治疗锌缺乏疾病的主要方法。 ( 1)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首先应摄入含锌丰富的食物,锌缺乏应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得以补充。 (2)口服锌剂:如仍不能满足需要,则需补充锌剂,其中以口服为首选,较符合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选用葡萄糖酸锌,口服锌的剂量为0.5~1.0mg/(kg﹒d)(按元素锌计算),疗程可根据病情及症状决定,对食欲不振、厌食、反复感染、免疫功能下降,一般4周为一个疗程,如为生长发育迟缓,一般需8周为一个疗程。 (3)静脉注射锌剂:如患儿存在急性或严重缺锌,因胃肠道功能紊乱、腹泻、呕吐等原因不能进行口服或口服达不到治疗目的,可静脉注射锌剂,早产儿体重<3kg 0="" 3mg="" kg="" d="" 5="" 0="" 1mg="" kg="" d="">5岁可补给2.5~4mg/d;如给予静脉营养支持时,补锌为0.05mg/(kg﹒d),即可满足生理需要量。 补锌应注意防止锌中毒。

治疗用药
葡萄糖酸锌片 葡萄糖酸锌片 硫酸锌口服溶液。

并发症

1、侏儒 身材矮小,甚至成为侏儒。 2、感染 锌缺乏者导致免疫功能受损,易发生感染性疾病。 3、眼疾 夜盲症、视神经萎缩。 4、其他 性腺发育不良、糖尿病等。

饮食与护理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饮食要求,具体询问医生,针对具体的病症制定不同的饮食标准。

忌吃


护理
及时诊断及时补充锌剂,预后良好。缺锌小儿补锌后身高、体重恢复明显。经研究证实,青少年和学龄儿童有生长停滞和性成熟迟缓者,将食物强化锌后,很快使病人发育趋于正常。

注意事项

预防

  母乳中含锌量较高,范围为3~23µg/L,应提倡母乳喂养,婴儿母乳喂养对预防锌缺乏性疾病有益。锌在鱼类、肉类、动物肝肾中含量较高。多食用含锌高而且容易吸收的食物,牡蛎、可可、鲱鱼中含量最高且易吸收;奶品及蛋品次之;水果、蔬菜等含量一般较低。在看一种食物中锌的营养时,不仅要看其含量而且要考虑被机体实际利用的可能性。一般食物中的锌吸收率为40%,青少年每天锌更新量为6mg,所以每天锌需求量为15mg。避免偏食,避免锌的缺乏。  我国营养学会2000年DRIs提出的每天推荐摄入量为:6个月以内的婴儿1.5mg,7个月~1岁为8mg,1~3岁为9mg,4~6岁为12mg,7~10岁为13.5mg,11~17岁为18~19mg(男)和15~15.5mg(女)。  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各个器官逐渐发育成熟,思维活跃,记忆力最强,是一生中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故营养一定要供应充足。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矿质元素中的铁、钙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但对于锌缺乏还没有足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