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黄水疮 > 黄水疮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皮肤科、小儿内科

疾病简介

小儿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浅表性化脓性皮肤病,因其脓疱破后有黄水渗出而名,古医籍又称为滴脓疮。本病有接触传染性。西医称之为脓疱疮。

病因

  黄水疮多因夏秋季节暑湿邪毒侵袭人体,客于肺经,气机不畅,疏泄障碍,熏蒸皮肤所致。

症状

  黄水疮好发于夏秋季节,多发生于暴露部位如颜面、口周、鼻孔周围及四肢等,多继发于痱子、湿疹等。皮损开始为散在性红斑或丘疹,很快变为水疱,米粒至黄豆大小迅速化脓混浊,周围绕以炎性红晕。脓疱开始时丰满紧张,数小时或1-2日后脓液混浊下沉,呈半月状,此时,疱壁薄而松弛,易于破裂,露出糜烂面。干燥后形成黄色痂皮。

检查

皮疹 ,皮肤涂片,显微镜检查 ,皮肤真菌镜检, 皮肤斑贴实验 ,皮肤病的物理检查, 涂片 ,尿常规,血常规, 便常规。

诊断与鉴别

  本病有时要与水痘相鉴别。水痘亦好于儿童,但水痘多发于冬春季节,一般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皮疹以绿豆大至黄豆大的发亮水疱为主,常能同时见到丘疹、水疱、结痂等各个时期的皮疹。皮疹呈向心性分布(首先在躯干发生,渐向头面部和四肢)。

治疗

治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西医治疗
处方:细辛100克,五倍子200克,冰片2.5克。 用法:前二药共研极细末,加入冰片研匀,贮瓶备用。先用苦参熬汁洗净患处,将药末敷满疮面(不用敷盖),每日换药1次,待黄水已净、瘙痒消失即停止换药,痂皮自落。

治疗用药
醋酸泼尼松龙片 泼尼松龙片。

并发症

可有发热、畏寒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可并发淋巴结炎、肾炎及败血症等。

饮食与护理

多吃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

忌吃


护理
(1)应重视黄水疮的防治,特别在夏季,因新生儿抵抗力较弱,较易发病。要早发现并及时治疗,以防并发内脏病变。 (2)一旦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公共生活区发现黄水疮患者,应及时予以隔离治疗;患者的衣服、被褥、毛巾、用具、玩具等应严格消毒,以防疾病扩教。 (3)黄水疮患处勿用水洗,如要清洗脓痂等,可用10%黄柏溶液等揩洗。 (4)注意勿搔抓皮损处,以免脓液在患者身上扩散蔓延,传染到其他部位。

注意事项

预防

平 时注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及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