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皮肤松弛 > 皮肤松弛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皮肤科

疾病简介

广义上讲,皮肤松弛是一种症状,它可以由疾病引起,更多的则是达到一定年龄后皮肤日渐老化,逐渐出现的一种表现。

病因

皮肤松弛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内因是

(1)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逐渐疏松、流失,骨体积缩小;

(2)皮下脂肪体积萎缩、移位;

(3)皮肤内透明质酸、纤维细胞等数量日渐减少,皮肤失去足够的支撑力;

(4)受皮肤内肌纤维牵拉的影响,出现细纹和皱纹;

外因有(1)日积月累的日光(主要是紫外线)照射,皮肤内的弹性纤维日渐变性,弹力降低;

(2)受重力影响,皮肤及皮下脂肪出现下垂移位,外观上表现为皮肤松驰。

症状

皮肤松驰的早期在外观上表现为皮肤的细纹增多,如面部两侧及耳前部位横向的细纹、外侧眼角的鱼尾纹和下睑纹、颈横纹等,症状出现的年龄约在30-40岁。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些细纹逐渐加深,皮肤松驰下垂,出现逐渐明显的鱼尾纹、泪沟、鼻唇沟、口角纹、口唇纹、眼袋、口角下垂,常常合并有皮肤色沉、暗黄,毛细血管增多,皮肤干燥,粗糙无光等。

检查

通过皮肤生理指标检测仪,可以测定皮肤的含水量、油脂、弹性、色素及酸碱度等情况。也可以通过简单的下睑牵拉试验,根据皮肤收缩恢复正常的时间,评估皮肤的松驰程度。

诊断与鉴别

皮肤松弛是皮肤日渐老化后的表现之一,需根据年龄因素、皮肤的毛孔、细纹、皱纹、弹力及局部组织下垂的表现,进行综合判断。通常可根据年龄大小对松弛的程度进行初步分级,30-40岁为轻度松弛,主要表现为皮肤细纹和动态皱纹;40-50岁为中度松弛,逐渐出现静态皱纹,局部组织开始出现下垂,50岁以上逐渐过度为重度松弛,皮肤及皮下组织下垂逐渐加重,皮肤沟纹更加明显。

治疗

 随着现代医学美容技术的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方法被用来对抗皮肤衰老,延缓皮肤松弛的出现和加重。在皮肤松弛的不同时期,可以选择强脉冲光、射频、激光、点阵激光、果酸、肉毒毒素注射、皮肤填充剂、埋线技术及手术等方法,预防、延缓和治疗皮肤松弛。

并发症

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感觉体验或并发症。无创性的治疗大多只是在治疗当时存在短暂的温热、灼热或刺痛感;注射、填充类治疗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异物反应、面部不对称或表情异常、局部感染等;手术治疗可能并发出血、疤痕、感染、手术麻醉意外等风险。

饮食与护理

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证明,某种或某类食物可以改善皮肤松弛。但饮食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维持皮肤正常的新陈代谢是最基本的要求。持续进行皮肤保湿护理和防晒对于预防皮肤老化非常重要。

预防

皮肤松弛是皮肤随年龄自然老化过程的一种表现,及早、适时地采用干预措施,可以延缓皮肤松弛出现的时间并减轻症状,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逆龄”的效果。自年少时即开始选用适宜的皮肤保湿和防晒产品,避免过度清洁和强烈刺激,尽可能让皮肤较长时间地保持年轻水润;在皮肤刚出现松弛或即将开始出现松弛之前,选择适宜的无创或微创的方法,如强脉冲光、射频、激光、果酸、肉毒毒素注射等,可以有效延缓皮肤松弛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