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感冒 > 感冒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呼吸内科

疾病简介

  小儿感冒,也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 piratory infections),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用“急性鼻咽炎”(感冒)、“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诊断名词,也可统称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鼻咽感染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以及颈淋巴结等。有时鼻咽部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对上呼吸道感染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特点作全面的观察和分析,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疗效,切不可认为是日常小病而轻率对待。有小部分小儿可因感冒病毒而引起的中枢神经感染、感染性休克或者播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死亡。

病因

  一、病原体  多以病毒感染为主,可占源发上呼吸道感染的90%以上,细菌引起的较少见。病毒感染后,上呼吸道粘膜推动抵抗力,细菌可乘虚而入,并发化脓性感染。  1、常见病毒:  (1)鼻病毒(rhino virus):是普通感冒最重要的病原体,约有50%的上呼吸道感染是由该病毒引起。可致上感、支气管炎及中耳炎。  (2)冠状病毒(Coronavirus):也是上感的常见病原,但分离需用特殊方法。还可以引起婴儿、新生儿急性肠胃炎  (3)呼吸道全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至今已鉴定有2个主要血清型和9个亚型。它是婴幼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多见于新生儿和6 个月以内的婴儿,可引起小流行。该病毒对婴幼儿呼吸道有很强的致病力,症状较重,可有鼻炎、高热、喉炎、咽炎,还可表现为细支气管炎及肺炎。但对年长儿童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明显减少。  (4)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分甲、乙、丙三种血清型。甲型可因其抗原结构发生较剧烈的变异而导致大流行,估计每隔10~15年一次。乙型对人类致病性较低,流行规模较小且局限。丙型只引起人类不明显的或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只造成散发流行。该病毒主要引起小儿呼吸道疾病中的上感,也可引起喉、气管、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  (5)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分1、2、3、4四种血清型。1型称为“红细胞吸附病毒2型”(HA2),2型称为“哮吼类病毒”Ⅰ型(HA1)。这两种往往引起细支气管炎和肺炎,也常出现哮吼。其中1型是儿童喉气管支气管炎的主要原因。3型经常导致肺炎和细支气管炎。4型称为M-25,似较少见,难以检出,可在儿童及成人中发生上呼吸道感染。  (6)柯萨基(Coxsackie)及埃可(ECHO)病毒:为肠道病毒,体积微小,属于微小病毒(Picornavirus)。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均可引起呼吸道症状。  (7)肺炎支原体(mycophlasma pneumoniae):又名肺炎原浆菌或胸膜肺炎样微生物(简称PPLO),不但引起肺炎,也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多见于5~14岁小儿。发病以秋冬季多见,每3~4年有一次流行。  (8)腺病毒(adenovirus):有30余种不同血清型,人群普遍易感,多见于儿童,约半数病人为隐性感染。主要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鼻咽炎、咽炎、咽结膜炎滤泡性结膜炎。约2~4%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病毒引起,除此之外也可引起肺炎的流行。  其中在上呼吸疲乏感染中以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冠状病毒较为常见。  2、常见细菌:侵入上呼吸道的继发性细菌感染大多属于β溶血性链球菌A组、肺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及葡萄球菌等。其中链球菌往往引起原发性咽炎。近年国外文献提到鼻咽部常住菌菌群之一的卡他布兰汉氏菌(Branhamelis catarrhails)可在呼吸道可发展为致病菌感染。  二、诱发因素  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取决于侵入的病原体种类、毒性及数量,还有其他诱发因素。  1、宿主防御能力  营养不良和缺乏锻炼,以及有过敏体质的或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小儿,身体防御能力降低,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较为严重,在气候改变较多的冬春季节,更易造成流行。  2、环境因素  大气污染、居住拥挤、间接吸入烟雾、被动吸烟等,均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使病原体生长繁殖。  加强锻炼,改善营养状况与环境卫生等对预防上感有着重要意义。

症状

一、症状  1、潜伏期  大多为2~3日或稍久。  2、轻症感冒  只有鼻部症状的,如流清鼻涕、鼻塞、喷嚏等,或伴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一般可在3~4天内自然痊愈。  感染鼻咽和咽部,会引起发热、咽痛,扁桃体炎及咽后壁淋巴组织充血和增生,或有淋巴结轻微肿大。  发热可持续2~3日至1周左右。在婴幼儿容易引起呕吐及腹泻。  3、重症感冒  出现全身症状,开始时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40℃或更高,伴有冷感,头痛、全身无力、食欲锐减、睡眠不安等。  之后咽部发生疱疹和溃疡,形成泡疹性咽炎。严重时,炎症扩散到扁桃体,咽痛加重,扁桃体出现滤泡性脓性渗出物,而鼻咽产生粘稠分泌物。颌下淋巴肿大,有明显压痛。最后炎症不断扩散到鼻窦、中耳或气管。每次炎症扩散,全身症状都会加重。  高热可达1~2周,偶因病因为清除,可长期低热,达数周。  症状严重时,可能会有高热惊厥和急性腹痛的出现。  高热惊厥表现为意识丧失,全身性对称性强直性阵发痉挛,或有双眼凝视、斜视、上翻。多发生在婴幼儿,病后1~2日连续发生几次。  急性腹痛多在感冒初期出现,发生在脐部周围,无压痛,但有时疼痛较为剧烈。大多为暂时性的,产生原因可能是肠蠕动亢进;持续性的腹痛原因多是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症状与阑尾炎的相仿。  4、急性扁桃体炎  病毒感染引起的:软腭及咽后壁可见小溃疡。扁桃体表面可见白色斑点状渗出物。双侧颊粘膜充血伴散在出血点,但粘膜表现光滑,可与麻疹鉴别。  链球菌引起的:出现病现全身症状,如高热、冷感、头痛、呕吐、腹痛等。舌质红、或有苔厚。咽痛导致吞咽困难,扁桃体常为弥漫性红肿,或同时有滤泡性脓性渗出物。引起的并发症主要是鼻窦炎、中耳炎及淋巴结炎。常在2岁以上小儿身上上出现。  5、血象  病毒感染早期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能较高,总体上白细胞偏低或在正常范围内  细菌感染中粒细胞百分数增高,而白细胞总数基本上都是增高,只有在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减低。  二、诊断标准  如果小儿反复感冒,家长除总结经验,加强生活护理,免受感染之外,还应带小儿去医院检查体液免疫功能IgA、IgG、IgM,细胞免疫功能E、玫瑰花结及化验查血锌、铜等微量元素。  诊断应注意下列几方面:  1、流行情况  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  2、体格检查  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

检查

检查细胞免疫功能E、玫瑰花结,体液免疫功能IgA、IgG、IgM,及化验查血锌、铜等微量元素。

诊断与鉴别

诊断1、流行情况 了解当地疾病的流行情况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均有帮助,患某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不但患者症状相似,其并发症也大致相同,有些常见的急性传染病,如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起病时症状与上呼吸道感染相似,故应注意当地流行情况,以便鉴别。2、体格检查 仔细做全身格检查,以排除其它疾病,观察全咽部,包括扁桃体,软腭及咽后壁,如扁桃体及咽部粘膜红肿较重,则细菌与病毒感染都有可能;当扁桃体上有脓性分泌物时,应考虑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上有较大的膜性渗出物或超出扁桃体范围,需认真排除白喉,一般以咽涂片检查细菌,必要时作培养,如急性咽炎的同时,还有出血性皮疹,则必须排除败血症及脑膜炎,轻重程度可相差很大,一般年长儿较轻,婴幼儿时期则重症较多。鉴别诊断1、与流感鉴别 流感有明显流行病史,多有全身症状如高热,四肢酸痛,头痛等,可有衰竭状态,一般鼻,咽症状如鼻分泌物多和咳嗽等,则较全身中毒症状为轻。2、与消化系统疾病鉴别 婴幼儿时期的上呼吸感染,往往有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腹泻等,可误诊为原发性胃肠病。3、与过敏性鼻炎鉴别 有些“感冒”患儿的全身症状不重,常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苍白水肿,则应考虑过敏性鼻炎,在鼻拭涂片检查时,如见嗜酸粒细胞增多,可助诊断,此病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多见。4、从血象鉴别 发热较高,白细胞数较低时,应考虑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并根据当地流行情况及患儿接触史,排除流感,麻疹,疟疾,伤寒,结核病等,白细胞持续性增高时,一般考虑细菌感染,但在病毒感染早期也可高达15×109L左右,但中性粒细胞则很少超过75%,白细胞特别高时,则须排除细菌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和百日咳等,急性咽炎伴有皮疹,全身淋巴结肿及肝脾肿大者,应检查异常淋巴细胞除外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治疗

普通感冒:中医称上呼吸道感染“伤风感冒”,认为该病发生在体表,需要用用解表法将病邪驱散到体外。  可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型,但由于病症分别很大,需加以辨别并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风寒型采取辛温解表,风热型中表热重的用辛凉解表治、里热重的用清热解毒。  1)风寒感冒:此型多见于较大儿童感冒初期,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流清涕、头身疼痛、咳嗽有痰、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紧。  处方举例:生石育9g,菊花9g,苏梗6g,藿香9g,连翘9g,荆芥穗3g。  2)风热感冒:此型多见于婴幼儿,发热较重,或虽汗出而热不解,鼻塞流黄涕、面赤、咽红,或咳嗽有痰,舌尖稍红,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浮数或滑数。  处方举例一(适用于表热重者):银花9g,连翘9g,板蓝根9g,生石膏15g,薄荷6g,牛蒡子9g。  处方举例二(适用于里热重者):银花9g,连翘9g,板蓝根9g,生石膏15g,青黛3g,菊花9g,白薇9g,生地9g,地骨皮9g,。  (2)急性扁桃体炎:中医称为“乳蛾”,可分为“喉蛾红肿”——相当于急性扁桃体炎,和“莲房蛾”——相当于隐窝性急性扁桃体炎。  主要以清热泻火、解毒消肿治疗为主,外治法为辅。  处方举例:银花9g,连翘9g,板蓝根9g,元参15g,马勃3g,地丁9g,射干9g,青黛3g。  可随证选加下列药物  ①伴有颌下淋巴结肿痛者加夏枯草9g,胆草6g,赤芍9g。  ②表热重者加鲜芦根30g,菊花9g,无汗如薄荷6g。  ③里热重时,高热口渴有汗者加重石膏15g,黄苓6g。高热舌质红,无汗者加丹皮6g。  ④大便燥结时加生大黄6g,另煎兑服,大便通畅则停服。  外治法:局部用锡类散或冰硼散吹喉,每次每侧吹少许,每日吹2~3次。  婴幼儿患病严重咳嗽反射可能减弱,用药时啼哭挣扎,容易吹入气道。所以用药吹喉时应用笑剂量并慎重。  (3)流行性感冒:中医称流行性感冒为“时行感冒”。  症状与风热感冒相似,但发病急,病情较重,全身症状较明显。  主要区别为  ①流行感冒以高热为主,热盛时容易引起惊厥(热惊)。  ②容易出现营分证候:身热夜甚,口渴不甚,心烦不寐,甚或神昏谵语,斑疹隐现,舌质红绛,脉象细数。  ③容易食滞引起胃肠不适,如吐泻等。  治疗时可在风热感冒治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症状有所加减。  ①高热加黄芩6g;高热且大便干者,可加小儿牛黄散,每次0.3~0.6g,每日冲服2~3次。  ②高热惊厥可选加钩藤9g,蝉衣6g或珍珠母15g。  ③暑季感冒,高热神倦,恶心、呕吐,苔腻,可加藿香6g,佩兰6g。  ④兼食滞者可选加焦楂9g,建曲9g或莱菔子6g。  ⑤咳嗽重者加前胡9g,杏仁6g。西医治疗以充分休息,解表,清热,预防并发症为主,并应重视一般护理及支持疗法。婴幼儿禁用含咖啡因及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因为婴幼儿神经系统抑制功能尚未健全,咖啡因及伪麻黄碱会造成中枢神经兴奋,甚至诱发高热惊厥。  1、一般护理  患病期间需注意休息及护理  室温宜恒定,保持一定湿度,患者有喉炎症的时候更应特别注意。年长儿童可用冷敷或热敷颈部,减轻颈淋巴结疼痛及咽痛。若鼻咽分泌物过多时,可取俯卧位。  发热期患儿胃口变差,宜给软质食物及流质食物。而吃奶婴儿为了避免消化不良,如吐泻等情况,需暂时减少奶量。  2、药物疗法  (1)去因疗法  对病毒感染多采用中药治疗。也可用初乳提取物分泌性IgA滴鼻,每日0.3~0.5mg/kg,分6~8次,连滴2~3天。  对细菌性感染可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但对于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没有作用,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所以,对于抗生素的使用必须注意,应避免滥用。合并细菌感染时,若使用抗生素治疗2~3天后仍无效,应考虑其他病原体感染。  (2)支持疗法。  发高烧时,可用冷毛巾湿敷前额或整个头部,每10分钟更换一次,往往可控制高热惊厥。  还可以用适量退热药,如阿司匹林或扑热息痛(acetaminophen。但若用过大剂量,容易导致多汗、体温骤降,甚至发生虚脱,使用时要注意。  止咳的中西药品不能大量给予轻症咳嗽小儿,尤其是婴儿。  3、局部治疗  年长儿童有喉炎、患咽或扁桃体炎时,可以用复方硼酸溶液(朵贝氏溶液)或淡盐水漱口,减轻症状。  患者有鼻炎时,除了保证休息充足,应在进食及睡前滴鼻药,减轻鼻塞,保持呼吸道通畅。每日可用药4~6次,每次每鼻孔2~3滴。但对于婴儿,不能用油剂型滴鼻药物,怕会吸入下呼吸道,导致类脂性肺炎的发生。  4、对并发性症的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应当根据当时的情况,分轻重而采取适当措施。治疗用药

并发症

上呼吸道急性感染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很多并发症,特别在婴幼儿时期更为多见。  可分三大类:  ①感染自鼻、咽部蔓延至附近器官,常见有鼻窦炎、急性眼结膜炎、喉炎、中耳炎、颈淋巴结炎、口腔炎,其它如咽后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上颌骨骨髓炎、支气管炎及肺炎等亦不少见。  1、鼻窦炎  儿童发生鼻窦炎可有头痛、严重鼻塞及多量黏液性脓性鼻涕、嗅觉减退、记忆力下降等症状。若鼻窦炎向邻近组织扩展引起新的病变。如鼻窦炎累及眼眶,可引起眶内感染或化脓,若神经受累常致眼球活动障碍或视力减退;鼻窦炎若侵入颅内,可引起脑炎、脑脓肿等。  2.急性眼结膜炎  主要症状是眼睑充血肿胀,结膜充血,分泌物增多,球结膜可呈水肿。若不及时彻底治疗,可转为慢性。  3.喉炎  多为急症,症状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憋气、声嘶哑、失声、头上冒汗、四肢发冷。  4.淋巴结炎  先见局部淋巴结肿大并有独痛,发红、发热 。体温可高达 38℃— 40℃。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化脓及严重的周身症状。  5.气管炎  表现为小儿感冒后咳嗽症状加重 ,有时夜间难以入睡。婴儿因不会咳痰,可经常听到痰鸣,严重时发烧 ,体温达38℃— 40℃ ,食欲不振,睡眠不安 。  6.咽后壁脓肿  指小儿咽黏膜呈急性弥漫性充血肿胀,分泌物增多。常伴有全身不适 ,如头痛、寒颤高烧等。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坏死性咽炎。  ②并发败血症,即病原通过血循环播散至全身发生感染。可引起化脓性病灶,如皮下脓肿、关节炎、心包炎、脓胸、腹膜炎、骨髓炎、脑膜炎、脑脓肿以及泌尿道感染等。  ③由于感染有变态反应对机体的影响,可发生肝炎、肾炎、心肌炎、风湿热、紫癜、类风湿病及其他结缔组织性疾病等。

饮食与护理

小儿感冒食疗方  1、“气虚”宝宝食谱:山药猪肉粥  气虚的宝宝一般偏胖、虚胖,有薄薄的舌苔、舌不红,这类宝宝因为体质虚弱,也容易感冒,适合的食谱是“山药猪肉粥”。  材料:山药20克(或生山药切片)、猪肉末和大米适量。  做法:先将大米煮成粥,将山药、猪肉末一起煮至熟为止。  对于已经感冒的宝宝来说,需要通过清淡、有营养的饮食来调理。  2、“阴虚”宝宝食谱:百合枸杞猪肉粥  阴虚的宝宝一般偏瘦,睡觉多汗,容易心烦,易口渴、舌红、舌苔少。这类宝宝容易因汗多而着凉、感冒,建议食用“百合枸杞肉片粥”来滋补。  材料:百合20—30克、枸杞10克、猪肉碎和米适量。做法:先将米煮成粥,然后放入百合、枸杞、猪肉碎丁一起煮至熟为止。  3、“寒性感冒”宝宝食谱:葱白粳米粥如果你的宝宝在感冒初期,有以下的症状:咳嗽、痰多且稀、鼻涕清稀、舌苔白白的、大便白而干、尿很多、不爱喝水,一般就是寒性感冒,多是因为寒性、着凉所致的感冒。这时,宝宝适合的食谱就是“葱白粳米粥。”  材料:葱白(葱的根部)5—6段,生姜6—7片、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粳米煮成粥,同时将葱白放入粥中,快好时放入生姜煮5—10分钟后就可熄火。  4、“健康宝宝”防感冒食谱:玉屏风散材料:西洋参或党参10克、白术10克、防风6克。做法:将西洋参或党参、白术、防风用水煮开后,取汁水当茶喝。也可服用玉屏风口服液,此方可帮助宝宝有效预防感冒,提高免疫力。  5、“热性感冒宝宝”食谱:薄荷牛蒡子粥倘若宝宝在感冒初期的症状为:痰咳不出来、咽疼、爱喝水、有粘稠的鼻涕、舌头红色、舌苔变黄、脉搏也比平常快,一般是热性感冒。这时,你就需要给宝宝煮“薄荷牛蒡子粥”。  材料:薄荷6克、牛蒡子10克、粳米适量。  做法:先将牛蒡子单煮15分钟,取出牛蒡子,留下汁水备用。将梗米煮成粥,10分钟后放入薄荷,在粥快好时,放入牛蒡子汁水,煮5分钟即可。忌吃护理孩子感冒后怎样护理?  护理要点  1、注意休息  给予充分休息及护理,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避免病根未除尽而发作。  2.合理饮食  总体原则是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质食物、软质食物,少食多餐。可多喝一些果汁,补充营养。随着病情的好转,消化能力的提高,可适当改变食物稠度,直至可恢复平日饮食为止。  3.物理降温  发热后先用物理降温,没有作用后才服用适量退烧药。  物理降温方法有:局部散热降温、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洗温水澡或温水擦浴效果较好,缺点是冬天难以实施。而局部散热降温法较适合在家中使用。  局部散热降温法通常是头部用冷湿毛巾或者冰袋敷,再在血管比较大的地方,如颈部、腋下及腹股敷上冰袋,加速降温。需经常更换冰袋或冷湿巾。  4.有效出汗  多饮水,增加出汗,促进循环,排出毒素,同时有利于降低体温。  5.环境适宜  房间保持安静,保证患儿的睡眠。可以适当地轻声讲故事或听音乐,让患儿放松心情。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有助于出汗及降温。但是应避免直接对着患儿吹风。  患儿应穿宽松衣裤,以利有效出汗和散热。过后衣服和盖过厚被褥,反而容易诱发高热惊厥。服用退热药后,及时更换有汗的衣服。  6.随时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发热患儿的惊厥先兆,防止其发生。对于有高热惊厥的患儿,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鲁米那”,预防高热惊厥再度发生。  患儿口腔内有疱疹或皮肤上有皮疹也需及时看医生。注意事项

预防

预防  1、积极锻炼:睡觉是多开窗户,坚持用冷水洗脸,早起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运动等  2.增加营养:做到饮食均衡,增强免疫力。  3.随时增减衣服:穿衣应该跟着气温走,避免过多或过少:特别在冬天应注意保暖,早晚应穿多一点,中午可以适当减少;同时应注意室温于户外的温度差,避免出入房间时着凉。小儿热爱运动,在运动出汗后,应及时更衣。外出时也可以戴口罩,让空气在口鼻部位的湿化时间延长,避免冷空气直接进入呼吸道。  4.讲卫生,避免发病诱因:防止环境污染和被动吸烟等。每周可以用醋蒸呼吸道汽熏20分钟,作简单的杀毒,增强呼吸道的免疫功能。  5.避免交叉感染和病原播散:接触病人后要洗手,若病情严重,在托幼机构及医院中应穿隔离衣,在家庭中患者避免与健康的人接触。这不仅保护周围的人,同时减少病儿发生并发症的机会。  医院中,在可行的情况下,保持病房的通风换气及适宜的温度。同时对病人的床铺和空床及时清洁消毒。如有条件,可用紫外线对病室与污染地区进行消毒。  6.注射疫苗:从鼻腔雾化吸入或滴入减毒病毒疫苗,可以激发鼻腔和上呼吸道粘膜产生分泌型IgA抗体的,增强呼吸道的防御能力,作用比其他血清抗体要好。但是目前难以用疫苗预防类别众多的肠道病毒和鼻病毒。  7.药物预防:可采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如西药左旋四咪唑,卡慢舒;中药黄芪、加味玉屏风散(配方:生黄芪9g,白术6g,防风3g,生牡蛎9g,陈皮6g,山药9g,研成细末)  8.扁桃体经常频繁发炎化脓,要与医生讨论是否有必要切除扁桃体。  留意全身症状如精神、食欲等,这比热度及白细胞等指标更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