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尿布疹 > 尿布疹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皮肤科、小儿内科

疾病简介

尿布疹是发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种皮肤炎性病变,也称为婴儿红臀,表现为臀部与尿布接触区域的皮肤发红、发肿,甚至出现溃烂、溃疡及感染,稍有轻微的外力或摩擦便会引起损伤。继续发展则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  尿布疹大多发生在1周岁以内的婴儿,通常在7-9个月时最厉害。因为婴儿在这一时期开始进食的食物种类逐渐增多,排出的尿便对臀部皮肤的刺激性增大,尤其是在腹泻或排出的便在尿布中过夜、婴儿或哺乳期母亲使用抗生素时。

病因

(1)使用尿布不当  使用橡皮布、油布、塑料布等材质作为尿布,或尿布上的染料,残留的肥皂及橡胶或塑料本身都有可能成为刺激因素。尿布洗涤不净,残留的尿渍及粪便易被寄生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使局部皮肤经常处于潮湿或浸渍状态。  (2)宝宝方面的原因  因为宝宝皮肤上的汗腺未发育完善,排汗孔仅有成人的一半那么大,甚至更小。皮肤的面积虽然比成人小得多,但排汗量却和成人几乎一样。因此,在环境温度增高时皮肤的温度很难控制,未能适当透出湿气和热气,容易产生尿布疹。  宝宝处在新陈代谢的活跃阶段,膀胱很小,每天都要排好多次尿和便。没有及时更换尿片很容易使使臀部总处于潮湿和尿便污染的状态,由此诱发尿布疹。  宝宝的皮肤比较脆弱,厚度只有成人皮肤的1/10,受到摩擦时很容易破损。加之免疫系统的功能还没有发育完善,抵抗力较弱,受到刺激很容易过敏。  (3)中医病因  舌质红润,苔黄腻,辨证属于外感毒邪,内兼蕴热。脾失健运,湿热内盛,浸渍肌肤,故见本病。

症状

尿布疹多发于婴儿,多见于夏季湿热季节,是婴儿中最常见的皮肤问题,是婴儿臀部的一种炎症。总体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红、有红色斑点状疹子,甚至溃烂流水,孩子爱哭闹,表现不安、烦躁、睡不踏实。轻度的尿布疹也叫臀红,即在会阴部,肛门周围及臀部,大腿外侧,皮肤的血管充血,发红。继续发展则可能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形成浅表溃疡,伴有丘疹和红斑,程度为中度尿布诊。重度尿布疹的情况较严重,因为不及时治疗发展成为更深的溃疡,甚至诱发褥疮,严重时可能诱发细菌感染。

检查

本病一般不需要做检查,父母要留心检查,及时发现并及时治疗。

诊断与鉴别

(鉴别诊断在孩子屁股上的你认为是尿布疹的东西很可能是另一种轻微儿童皮肤病,因此,识别尿布疹与其它常见病之间的差异就很重要,以便能有效治疗,最容易被误认为是尿布疹的病症包括脓包病,皮下脂溢性皮炎和痱子。脓包病脓包病是一种传染性细菌皮肤感染,出现于纸尿裤部位,脸上和手上,形成丘疹和带痂的微黄色创面,伴有水泡并发痒,由于此病症有传染性,家庭所有成员都应用杀菌肥皂洗手,以避免疾病传播,如果你看到此类创面,打电话给你的小儿科医生,他会开出抗生素软膏或口服抗生素。皮下脂溢性皮炎皮下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在婴儿的第一年里发作,你会在婴儿的腹股沟,生殖器或下腹部发现突起,粗糙的红色斑点,由白色或黄色的厚鳞状层覆盖,当类似的斑点出现在头皮上时,则俗称“摇篮帽”,可将从药店买的可的松或氢化可的松涂于患处,并使婴儿保持干净和干燥,如果病症未见迅速好转,应去看小儿科医生,他会开出效力更加的可的松软膏。痱子热度和湿气可导致痱子,原因是汗液在皮肤上积聚,而无法蒸发,在婴儿三个月以后较为少见,该症状看上去像是粉刺发作,形成很小的分红色包,可出现在纸尿裤部位的皮肤皱折处,特别是纸尿裤的塑料衬套或纸尿裤覆层与皮肤接触之处,痱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份和湿气,所以应确保你的婴儿不要穿得过多,皮肤保持干燥,如果痱子较严重,应与儿保医生联系。

治疗

 1、中成药药膏:京万红烫伤膏  用法用量:每次便后洗净患处,忌用塑料布包扎,使患部保持干燥,擦京万红2~3次/日。轻者1~2天愈,重者2~4天愈。  2.中药方剂  原理:健脾利湿,清热解毒。  方剂:健脾除湿丸加减。  党参15g,生苡仁30g,山药30g,芡实15g,黄柏10g,白术10g,茯苓30g,枳壳10g,苦参10g,紫草10g,马齿苋15g,车前草30g,银花30g,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若大便干结加胡麻仁6g,当归20g;瘙痒甚加白蒺藜10g,地肤子10g,蝉蜕10g;气虚加生黄芪15g。  3.验方  (1)新鲜马齿苋250g,煎水温敷,1日2~3次。  (2)密陀僧5g,铅丹10g,煅石膏10g。将上方研面混匀装瓶备用,用药棉蘸之外扑患处,每日1~3次。  (3)中草膏  方剂:一见喜50g,黄柏120g,当归120g,生地120g,紫草120g,植物油250g,樟脑100g,凡士林500g。  制法:将药物浸入油中,浸10天,再熬枯去渣,加凡士林熬数沸,趁热投入黄蜡500g,后下樟脑,搅拌均匀,冷凝成膏,调匀外敷患处,1日1次。  (4)祛湿散  方剂:川黄连30g,川黄柏240g,黄芩100g,滑石120g,生石膏50g,炉甘石100g,冰片2g。将上药粉碎研生面,装瓶备用,用时于尿布湿的地方撒均匀,1日2~3次。

西医治疗
药物疗法:  1、达克宁霜  用法:臀部冲洗后以柔软纱布擦干,将药膏均匀涂在宝宝的臀部,每日3~4次,病程7~10天。  2.红斑性损害可勤扑粉剂,  可选用一些扑粉剂,如硼酸滑石粉,氧化锌扑粉,松花粉或伏龙肝研细外扑及炉甘石洗剂。糜烂时可用代马妥油膏或紫草地榆油膏外用。  3.2%硼酸水或复方硫酸铜溶液  若有渗液时可用2%硼酸水或复方硫酸铜溶液局部湿敷。  4.有细菌感染时  可加入适量的抗菌药,或者有念珠菌感染时可按比例口服制霉菌素50万u,2~4次/日;克霉唑2片,2~3次/日等,具体事项遵医嘱。  物理疗法  1、电灯照射治疗  首先保持尿布干燥、柔软和清洁。可用棉球沾清洁温水轻轻先洗净患处,用60~100W普通电灯泡照射或聚光灯,灯泡距宝宝患处约35~40cm,每次照射20~30分钟,至皮肤微发热为止,每隔3~4小时照射1次,至患处恢复正常  2.电吹风  采用450W的电吹风机,吹风时机口对皮损约14~16cm,皮损部位表面温度约38℃,每次5~8分钟,可轻度转动。吹风前患儿臀部、会阴及大腿内侧需用温水清洗干净。轻度,每日1次,中度每日2次,重度每日2次。

治疗用药
具体情况请咨询医生。

并发症

继续发展可能会出现渗出液,表皮脱落,并有浅表的溃疡,不及时治疗则发展为较深的溃疡,甚至褥疮。严重者皮肤溃烂部位出现细菌感染,出现脓疱,菌血症,败血症,可能会危及婴儿生命,所以应引起重视。

饮食与护理

一、尿布疹食疗方  1、茄子土豆  (1)茄子100克,土豆100克,鸡蛋一个,番茄一个,另外可准备盐、香油、香菜等调味品。  (2)把茄子、土豆分别煮熟,捣成泥状,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  (3)将鸡蛋煮熟,蛋清切成细末;蛋黄捣成泥。也加入适量盐拌匀。  (4)将茄子泥,土豆泥,蛋黄蛋清都搅拌一起,上面将番茄汁遍洒。  (5)然后滴些香油,上面撒上香菜。  2、肝泥粥  (1)将猪肝切成片,用开水焯一下,捞出后剁成泥。  (2)将白菜洗净切成细丝。  (3)锅内放点油,下猪肝煸炒,加入葱、姜末及适量的酱油炒透入味。  (4)随后加入适量水烧开,再投入洗净的大米和小米煮至熟烂。  (5)放入白菜丝及少量细盐煮片刻即成。  肝泥粥为粥状,适合于宝宝。不用嚼就能下咽,在喂宝宝吃时,可同时喂点水。如果宝宝不吃了,就不要强喂了,如果宝宝喜欢吃,也应该注意不要过量。  3、四彩珍珠汤  (1)先将面粉放入盆内,用干净筷子沾水拌入面粉中,边加水边拌匀面粉,使之拌成小疙瘩。  (2)将猪肉剁成肉末。  (3)菠菜用开水焯一下,控去水,切成小段。  (4)热锅入油,下肉末煸炒,放点葱、姜末及酱油,添入适量水烧开。  (5)再把小面疙瘩投入,用勺搅拌均匀,煮片刻,甩入鸡蛋液,放入菠菜、紫菜及适量细盐,稍煮片刻即成。  注意放调味品如酱油、葱、姜时不要太多,宝宝的口味毕竟和成人不同。太多了反而容易刺激宝宝的脾胃。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果胶能使大便成形,吸附肠道致病细菌和毒素,是良好的制菌食物。胡萝卜汤制作方法如下,将胡萝卜洗净,切开去茎,切成小块,加水煮烂,再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加水成汤(按500克胡萝卜加1000毫升水的比例),最后加糖煮沸即可。每天2~3次,每次100~150毫升,好转后停用。  5、苹果泥:苹果也是碱性食物,含有果胶和鞣酸,有吸附、收敛、止泻的作用。取一个新鲜、质地酥软的苹果切成两半,用调匙刮成泥状即可。  6、焦米汤:将米粉或奶膏研磨成粉,炒至焦黄,再加水和适量的糖,煮沸成稀糊状即可。焦米汤易于消化,它的碳化结构还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是首选食品。  二、尿布疹吃哪些对身体好?  1、如果宝宝在服抗生素,每天给他一茶匙或一个胶囊量的嗜酸菌制剂粉末,或双歧杆菌菌粉,减少因抗生素导致的腹泻和尿布疹。  2、多喝新鲜的蔬菜水。  三、尿布疹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如果宝宝的肛门周围可以看到红红的一个圈,说明刺激性的饮食是导致尿布疹的罪魁祸首,与吃新食品时在宝宝嘴边看到的疹子相似。过多的柑橘类水果、果汁和大麦是主要的刺激物。中断这些食品,看看红圈是否会消失。如果你是采用母乳喂养的,甚至要把这些食物从你自己每日的食谱里去掉。

忌吃


护理
暂无资料。

注意事项

预防

1、预防的要点是要勤更换尿布,尿布洗涤干净。  2.选择适合宝宝的尿布  最好给婴儿使用棉尿布。因为棉尿布舒适、透气,而且可以重复使用。千万不可使用化纤布做成的尿布。因为化纤面料会刺激婴儿的皮肤,吸水性也不好。而且不要选择用久的旧棉布。因为这种棉布表面有很多细小的毛刺,长期使用会摩擦宝宝娇嫩的屁股,可能会引发尿布疹。  3.勤换尿布  一般是每次喂奶前先换尿布再喂奶,宝宝睡前、睡醒后换尿布,平时也要经常检查尿布、及时更换。  4,常清洗,保持清洁  布尿布的清洗要领  (1)布尿片质地  布尿片以无色为好,白色或浅黄色为宜,可以避免染料刺激宝贝臀部的皮肤,而且便于观察尿便的颜色;可用洗干净的旧棉布、旧床单或旧衣裤制作布尿片,柔软、吸水性强、透气,便于洗涤和晾晒,又不会刺激宝贝的皮肤;  (2)大小适宜,太大或太小用起来都不方便;  (3)在使用之前一定要先用开水烫一下,然后在日光下暴晒,可避免皮肤发生过敏;  (4)脏尿片先泡在清水中,并选用温和的肥皂洗去尿痕,用清水反复冲洗,自然风干晾晒透再次使用,会避免发生尿布疹。  (5)布尿片上有大便时可先用清水冲刷到马桶里,再擦上中性洗涤剂,泡上半小时后用开水烫,待水凉后稍加搓洗尿片上的黄迹就很容易清洗掉了。  (6)洗尿布时要用婴儿专用洗涤剂。普通的肥皂和洗衣粉含有磷等化学物质,婴儿皮肤娇嫩,容易造成过敏。此外,不要添加衣物柔软剂,柔软剂会降低尿布的吸水性。这样久而久之,尿布就会发硬。宝宝如果使用这样的尿布,也可能会引发尿布疹。  尿布需在阳光下晾晒,这样可以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消毒。如果碰到阴雨天气,最好使用烘干机,或者用熨斗烫干。阴干的尿布容易滋生细菌,破坏宝宝的皮肤。  5.使用纸尿裤的要领  (1)每次换纸尿裤应注意将两边的胶粘对准腰的位置,分别撕开贴牢,可以防止尿液从背部漏出;  (2)可在纸尿裤上垫上一层棉尿布或无纺布,就可在宝宝排大便后即时换掉,可延长纸尿裤的使用。  (3)宝宝尿多,尿液也有可能从两侧渗漏出来。最好使用防漏设计的纸尿裤,可有效地防止渗漏。  (4)宝宝使用纸尿片,虽然很方便,但一定要重视臀部的护理。纸尿裤都使用得时间不宜过长,需要通风换气,否则仍有可能得尿布疹。  (5)刚出生的宝宝肚子上有还未脱落的脐带,使用时可将纸尿裤往内摺或往外翻,或专门使用肚脐凹形设计的纸尿裤,以免脐带根部与纸尿裤摩擦,使皮肤磨破、发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