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EB病毒感染 > EB病毒感染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皮肤科

疾病简介

Epstein-Barr病毒(EBV) 又称人类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成员。它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在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为95%以上的成人所携带。EBV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原体,更为重要的是,EBV与鼻咽癌、儿童淋巴瘤的发生有密切相关性,被列为可能致癌的人类肿瘤病毒之一。1956年上海曾有本病流行。

病因

EBV呈球形,直径180~200nm,基因组为DNA。属于疱疹病毒属,电镜下其形态结构与其他疱疹病毒相似。EBV具有在体内外专一性地感染人类及某些灵长类B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是EBV感染的宿主,主要通过唾液传播。无症状感染多发生在幼儿,根据血清学调查,我国3~5岁儿童EB病毒vca-lgG抗体阳性率达90%以上。EB病毒对生长要求极为特殊,需在非洲淋巴瘤细胞、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血液、白血病细胞和健康人脑细胞等培养分离。 EB病毒在人群中广泛感染,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染。

症状

幼儿时期感染EB病毒一般为亚临床感染,产生抗体,并终身带病毒,轻微且无症状的或引起轻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 成人的原发感染较儿童严重,病毒可能终生潜伏,但很少留有后遗症。 EBV感染性疾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本病恢复期较长,一般需2~4周。 急性感染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有发热(热型可呈稽留热、弛张热或不规则热型)、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多见于躯干部)等。咽痛,软腭及咽弓处可有出血点,齿龈也可肿胀或有溃疡。有的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 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70%以上患者有淋巴结肿大,以枕后、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常见,腋下、腹股沟次之。肿大淋巴结消退缓慢。肝脾肿大可伴有轻度压痛。 慢性感染 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等活动性症状反复出现或持续数月以上。缺乏明确的基础疾病,无异常或其他感染能解释症状。有特异性的抗EBV - Ab且检测到EBV – DNA。

检查

1、 可用核酸杂交和PCR等方法检测细胞内EB病毒基因组和其表达产物(RNA、蛋白)的存在。 2、血清学检查仍为目前诊断CMV感染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1)嗜异性抗体凝集试验:主要用于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的辅助诊断,患者于发病早期血清可出现lgM型抗体,能凝集绵羊红细胞,抗体效价超过1:100有诊断意义,但只有60-80%病例呈阳性。 (2)EBV特异性抗体检测:用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技术。 VCA IgM,持续1~2个月,检出率达100%,是原发感染的最好指标,复发时不出现; VCA IgG,终身维持,检出率达100%,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EA-D,发病3~4周达高峰,持续3~6个月,检出阳性率70%,与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有关; EA- R,发病几周后出现,持续数月到数年,可作为免疫受抑患者EBV复活的指标; EBNA,发病后3~6周出现,延续终生,检出阳性率100%,可作为原发性感染的指标。

诊断与鉴别

诊断:EBV感染的诊断较其他的病毒感染,更为依赖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仍为目前诊断CMV感染常用最有效的方法。血清抗IgM-VCA抗体的出现,以及随之出现的抗NA抗体效价逐步增高提示原发性EBV感染。用免疫酶染色法或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血清中抗体,可诊断EBv近期的感染。由EBV感染引起或与EBV感染有关疾病主要有三种:一、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于成人。临床表现多样,但有三个典型症状为发热、咽炎和颈淋巴结肿大。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儿中可呈现致死性传染性单核白细胞增多症。二、非洲儿童淋巴瘤:多见于5~12岁儿童。发生于中非新几内亚和美洲温热带地区呈地方性流行。好发部位为颜面、腭部。所有病人血清含HBV抗体,其中80%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三、鼻咽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HBV与鼻咽癌关系密切,在所有病例的癌组织中有EBV基因组存在和表达,病人血清中有高效价EBV抗原。

治疗

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西医治疗
EBV感染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主要为对症用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继发细菌感染时可酌情选用抗菌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使炎症迅速消退,其剂量如泼尼松30~60mg/d,分次口服,4天后快速递减剂量,直至停药。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不良者,可给予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 确诊有脾破裂者应紧急外科处理。 无环鸟苷、丙氧鸟苷、阿昔洛韦、α干扰素、更昔洛韦能抑制EB病毒的复制,但对临床症状的改善并无明显作用。

治疗用药
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并发症

  约有50%出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鼻咽癌多发生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  5~12岁儿童可能出现非洲儿童淋巴瘤。  神经系统感染可出现病毒性脑膜炎、周围神经炎等。呼吸系统可表现为病毒性肺炎。心血管系统可表现为病毒性心肌炎。

饮食与护理

疱疹病毒感染食疗方: (1)薏仁粥 组成:薏苡仁60g 用法:加水适量,煮粥,加入白糖适量食用,每日1次。 适应证:具有健脾利湿、清热解毒之效,长期应用可减少复发。 二、苦瓜饮 组成:鲜苦瓜适量。 用法:绞汁1杯,开水冲服。 适应证:本饮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中医辨证属于毒热夹湿者。 疱疹病毒感染患者吃什么好? 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牛奶、鸡蛋等。 不可忽视补充微量元素锌,多摄取些含镁的食物,注意补充维B6和叶酸。 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长期抽烟、饮酒以及食用辛辣食物,会加重感染疾病的症状,因此患病后一定不要饮酒。

忌吃


护理
  感冒、长期的疲劳不适或者一过性升高都可出现检测EB阳性的情况。所以不一定就是EB病毒感染,不必因此过分紧张。而且EB病毒在人类的自然感染非常普遍,所以如验血查到EB病毒的免疫球蛋白G(lgG)抗体阳性并不奇怪。但如果是免疫球蛋白EA(lgA)抗体阳性,就要引起警惕。如果没有临床症状,一般不要太过太担心,如果实在不放心可以到医院检查。  广东省是鼻咽癌高发地区。而EB病毒和鼻咽癌密切相关,在广东EB病毒抗体阳性率占5%-10%,鼻咽癌的检出率为253/10万,显然EB病毒阳性并不说明就一定是鼻咽癌。年龄超过40岁,长期吸烟饮酒者如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埔院区耳鼻喉科党华有如下症状:持续性鼻塞、流鼻血,听觉不灵、耳鸣,头痛、面部麻木,复视,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注意事项

预防

1、应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禁止随地吐痰。严禁口对口喂饲婴儿。病人口腔分泌物应专门容器收集、消毒无害化处理。 2、预防接种EB病毒疫苗。 目前有二种疫苗问世,其中之一为我国用基因工程方法构建的同时表达EBv gp320和HBsAg的痘苗疫苗,重点使用在鼻咽癌高发区。另一为提纯病毒gp320膜蛋白疫苗,正在英国大学生患者中作小规模接种,以期观察该疫苗是否能降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