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皮肤科、综合内科
疾病简介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症简称单纯疱疹,是由单纯疤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临床以簇集性水疱为特征,有自限性,但易复发。
病因
人类单纯疱疹病毒分为两型,即单纯疱疹病毒I型(HSV-I)和单纯疱疹病毒II型(HSV- II)。人是单纯疤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HSV一Ⅰ型尚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HSV一Ⅱ型则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播,在分娩时HSV-Ⅱ型可通过产道直接感染新生儿。无明显季节性,以散发为主。 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带菌者的水疱疤液、唾液及粪便中。 原发感染时病毒即沿着感觉神经轴进入神经节,呈潜伏型终身存在,并可沿着轴索向皮肤和粘膜周期性排出病毒,当机体内环境改变,如发生其他感染、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HSV可被激活而引起复发性感染。在正常人,HSV感染所引起病变局限于表皮和粘膜表层。但细胞免疫尚未发育成熟或有功能缺陷,以及皮肤有较广泛损伤如婴儿湿疹或烧伤时,则HSV感染常发展为皮肤粘膜广泛疱疹病变、病毒血症与内脏播散,病情严重。
症状
1、初期症状:病损可发生于皮肤或粘膜的任何部位,最常见于口周,唇部,结膜,角膜及生殖器。局部开始有灼痒紧张感,随即出现红斑,在红斑或正常皮肤上出现簇集性小水疱群,疱液清彻透明,后来变混浊,擦破后出现糜烂、渗液、结痂,也可继发化脓感染,此时附近淋巴结可肿大。病程1~2周可自愈。愈后可遗留暂时的色素沉着斑。 2、原发HSV-1感染引起的典型病变为牙龈口腔炎,最常见于婴儿及幼儿。症状包括烦躁不安,厌食,发热,牙龈红肿及口腔痛性溃疡。原发HSV-2感染主要发生于外阴,阴道和阴茎,多见于年轻人。该病伴有发热,全身不适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疼痛。HSV-2感染可见于新生儿,引起严重的弥散性疾病。 3、艾滋病患者的疱疹感染可能特别严重,可发生进行性持续性食管炎,结肠炎,溃疡性肛周炎,肺炎及神经综合征等。 4、HSV可能会引起严重的脑炎。HSV-2也与通常为自限性无菌性脑膜炎和腰骶部脊髓神经根炎综合征有关,后者表现为尿潴留和便秘。
检查
1、单克隆荧光抗体鉴定法 病毒分离获阳性结果是确诊的依据。将口面部或生殖道疱疹内的浆液及脑、肺等活检标本可接种于人双倍体纤维细胞等进行培养,1-3d后即可出现细胞病变,用单克隆荧光抗体进行鉴定。脑、肺等组织标本也可直接用单克隆荧光抗体检测其病毒抗原。初次感染时,恢复期抗体升高有助于诊断,但潜在病毒被激活的复发并无抗体升高的现象。 2、组织病理:表皮细胞发生气球样变性,网状变性和凝固坏死。前期细胞核内可见嗜碱性包涵体,后期变为嗜酸性包涵体,真皮乳头轻度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 3、皮肤处刮片作细胞学检查:见到多核巨细胞和核内嗜酸性包涵体,或用PCR检测疱液中单纯疱疹病毒的DNA有助于本病的诊断;病毒培养鉴定是确诊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金标准;血清HSV—IgM型抗体检测有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新生儿HSV感染,而IgM型抗体对诊断价值不大,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诊断与鉴别
1、与面部带状疱疹相鉴别 面部带状疱疹的皮疹多数沿三叉神经或面神经的分支分布,基底炎症明显,呈带状排列,伴有神经痛。 2、与带状疱疹相鉴别 带状疱疹很少复发,通常引起的疼痛较剧烈,而且面积较广泛且沿皮区分布。 3、与脓疱病相鉴别 散在性脓疱,其周围红晕明显,有蜜黄色结痂。多见于儿童暴露部位,夏秋季节多见。 4、与水痘,其他原因引起的生殖器溃疡或牙龈口腔炎和疱疹样皮肤病,特别是疱疹样皮炎和药物性皮疹等疾病相鉴别。
治疗
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西医治疗
1、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1)目前治疗HSV的首选药物,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本品血浓度的56%可通过血脑屏障。脑炎及全身严重感染时每8h静脉点滴一次,每次10mg/kg.溶解于100mI溶液中,于1-2h内滴完,疗程10-14d。 (2)对生殖道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制订的方案是: ①首次发作者一般用本品口服,每日5次,每次200mg,疗程5一7d。症状严重者静脉点滴,每8hl次,每次5mg/kg,共5一7d。 ②反覆发作时,每日5次口服,每次200mg,共5d。 ③为预防反复发作,可口服每日2一5次,每次200mg。 (3)由于阿昔洛韦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而起作用,因此仅对正在细胞内复制的病毒有作用,而对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无作用,停药后可复发。 阿昔洛韦局部应用于疱疹可减少病毒数量,但不能减轻症状,也不能加速病损愈合。孕妇应用阿昔洛韦后的安全性尚未证实,不宜采用。 1、阿糖腺苷 治疗全身感染也有效,脑炎及全身严重感染者的应用剂量为每日10-15mg/kg,静脉点滴, 疗程10d。 3、眼部感染用药 可用0.1%碘苷或利巴韦林(三氮唑核苷)滴眼。 2、局部对症用药 (1)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用于水疱或局部红肿明显者,湿敷至损害消退。 (2)1%-2%龙胆紫药液:用于溃破者,外涂患处,一日2次。 (3)3%阿昔洛韦软膏:局部涂敷,一日数次。 (4)0.5%新霉素软膏:局部涂擦。
治疗用药
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并发症
1、新生儿患有新生儿单纯疱疹,常有局限化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可单独或同时出现的其他感染体征,包括体温不稳,嗜睡,肌张力低下,呼吸困难可能出现呼吸暂停或肺炎症状,抽搐,肝炎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严重者可并发发热、黄疸、肝脾肿大、意识障碍等疾病。 2、孕妇若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可导致胎儿小头畸形。
饮食与护理
食疗方: ① 鱼腥草、生山楂各15克,水煎饮; ② 绿豆30克,芦根50克,水煎饮; ③ 多饮绿豆汤或赤小豆汤; ④ 绿豆衣、金银花泡水代茶饮。此外,可用马齿苋30克,煎水待凉,用纱布叠5~6层;浸透作湿敷,每次20分钟,每日2~3次。还可用中药(紫草12克,板蓝根30克,连翘30克,生苡仁30克),煎水口服,每周2次,以防复发。 患者适宜吃什么? 应鼓励单纯疱疹患者进食及饮水,尤其是儿童单纯疱疹要防止脱水。 宜进食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清淡之品,如:绿豆芽、冬瓜、黄瓜、西瓜、丝瓜、小白菜、鲜藕、马兰头、荠莱、芹菜等。 患者不适宜吃什么? 饮食方面应禁止刺激性强的烟、酒、咖啡、浓茶等,忌辛辣鱼腥及鸡肉、狗肉、虾、蟹、猪头肉、鹅肉、甜腻品等发物。 资料仅参考,具体请询问医生。
忌吃
护理
具体情况请向医生详细咨询。
注意事项
预防
1、传播途径可经口腔传播到呼吸科,也可通过皮肤、粘膜、眼角膜等疱疹病灶处传染; 2、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患者的唾液、粪便中皆有病毒存在,应避免接触其他儿童与幼婴,以免增加感染的危险; 3、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的发生是由于体内潜伏的单纯疱疹病毒被激活以后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