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皮肤科、小儿内科
疾病简介
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又称臀部红斑(erythema glutealis),为婴儿肛门周围及臀部等尿布遮盖部位发生的接触性皮炎。本病与中医的“淹尻疮”、“猴子疳”相似,如《外科启玄》淹尻疮记载:“月子乳孩绷缚手足颐下颊肢窝腿内湿热之气,常皆淹成疮”。又如《外科证治全书》猴子疳记载:“是证小儿多得之,从肛门或阴囊边红晕烂起,渐至皮肤”。
病因
1.主要是由于尿、粪产生刺激性物质引起,多由于尿布更换不及时,尤其是加用塑料、橡胶布、油布,使局部皮肤处于潮湿或浸渍状态。 2.尿布洗涤不净,残留尿渍及粪便易被腐物寄生菌分解而产生氨类物质刺激皮肤而引起。 3.尿布上的染料、残存的肥皂及橡胶或塑料有时可成为刺激因素,诱发本病。
症状
主要发生于乳婴儿,皮损常局限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凸隆部外阴部、下腹和股内侧等部。其范围与尿布遮盖部位相当。皮损初发为轻度潮红、肿胀,逐渐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病损境界清楚。在经过中有继发细菌或念珠菌感染者,可出现脓疱及浅溃疡等。 根据发生于婴儿尿布区域及有不洁尿布接触史,局部呈皮炎表现,一般诊断不难。
检查
临床皮肤检查:皮损常局限于接触尿布的部位,如臀部凸隆部外阴部、下腹和股内侧等部。其范围与尿布遮盖部位相当。皮损初发为轻度潮红、肿胀,逐渐可出现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等,病损境界清楚。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血沉,可见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显著,ESR可增快。
诊断与鉴别
1、擦烂性红斑 发病不限于尿布覆盖部,亦不限于婴儿,多见于夏季湿热季节。 2、念珠菌性红斑 口腔内往往有鹅口疮,损害不限于尿布覆盖区,损害处取材镜检可查见菌丝及孢子。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1.勤换尿布,可每2~4小时更换尿布一次。大便后用清水冲洗肛门及其周围。 2.如出现细菌或念珠菌感染,应对症应用抗生素或抗真菌剂。 3.轻度仅有红斑性损害者,可勤扑粉如硼酸滑石粉、氧化锌或中药松花粉,亦可外涂炉甘石洗剂;炎症明显且糜烂者可用10%碱式没食子酸铋氧化锌油膏或紫草生地榆油膏。
治疗用药
他克莫司软膏 聚维酮碘溶液。
并发症
目 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饮食与护理
注意给孩子勤换尿布,避免局部尿液浸渍,同时注意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避免衣物摩擦,饮食方面无特别注意,如果母乳喂养,乳母请注意避免虾蟹、海鲜、公鸡、鲤鱼、牛肉等发物,少吃点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孩子湿疹,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点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忌吃
护理
注意给孩子勤换尿布换洗尿布时应当用清水漂洗干净,尿布以白色细软者为宜,勿用橡皮布或塑料布包扎于尿布外。避免局部尿液浸渍,同时注意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避免衣物摩擦,如果母乳喂养,乳母请注意避免虾蟹、海鲜、公鸡、鲤鱼、牛肉等发物,少吃点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孩子湿疹,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多吃点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忌吃油腻难消化食物 ,忌吃油炸、熏制、烧烤、生冷、刺激食物 ,忌吃高盐高脂肪食物。 正在用尿布的孩子,一旦发现臀部皮肤有潮红时,应涂撒由硼酸、氧化锌、滑石粉混合组成的三合粉或小儿痱子粉。有糜烂渗液时,先用3%硼酸溶液湿敷,待流水停止后再涂擦氧化锌油或含抗菌药物的炉甘石洗剂。
注意事项
预防
1.每天用温水清洗臀部、外阴及其周围,尽量少使用粉末状的护肤品,特别是在夏天,由于汗腺分泌旺盛,粉末状护肤品吸水明显,可促进尿布皮炎的形成。 2.换洗尿布时应当用清水漂洗干净,尿布以白色细软者为宜,勿用橡皮布或塑料布包扎于尿布外。 3.若臀部外阴沾有尿液应及时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