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骨科、运动医学科
疾病简介
踝关节韧带是维持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踝关节内侧有内侧副韧带(或称三角韧带),是踝关节最坚韧的韧带,起自内踝尖,向下呈扇形展开,止于足舟骨、距骨和跟骨,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外翻。外侧副韧带是踝关节最薄弱的韧带,可分为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三条韧带均起自外踝,分别向前、向下和向后内止于距骨和跟骨,主要功能是防止踝关节内翻。踝关节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导致的周围韧带损伤,主要包括内侧副韧带损伤和/或外侧副韧带损伤,其中外侧副韧带损伤更为常见。
病因
外侧副韧带损伤可由于直、间接暴力引起,多数来自于踝关节扭伤的间接暴力,由于踝关节外侧韧带结构相对薄弱,因此踝关节内翻型扭伤较为常见。内侧副韧带损伤可由于直、间接暴力引起,多数由直接暴力引起,即压砸、冲撞、打击致伤,常常合并有骨折存在。
症状
(1)外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外踝肿胀、疼痛,严重时有瘀斑,伴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严重者患侧不能负重行走。外侧副韧带反复损伤的患者,还会出现关节不稳的现象。
(2)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内侧副韧带损伤时内踝局部出现肿胀、疼痛明显,严重时有瘀斑。
检查
(1)体格检查
1)外侧副韧带损伤:
①压痛:压痛点主要在踝关节外侧,即距腓前韧带和跟腓韧带所在的部位。寻找压痛点时应注意联合伤的检查。压痛点的检查应包括: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跗骨窦、跟骰韧带、跖骰韧带、距后三角骨、副舟骨及胫距前韧带。
②足旋后试验:重复损伤动作,将足被动旋后,外侧相应的损伤部位即出现疼痛。如果踝内侧疼痛,提示副舟骨损伤,或内侧三角韧带损伤。
③前抽屉试验:目的是检查外侧副韧带是否完全断裂。检查者一手握住小腿远端,一手握住足跟,使距骨向前错动。两侧对比,如果伤侧错动范围较大即为阳性。此试验通常在踝关节轻度跖屈位最容易进行。也有文献认为踝关节中立位抽屉试验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完全断裂,跖屈位抽屉试验阳性则说明跟腓韧带完全断裂。
④内翻应力试验:将踝关节被动内翻,如果伤侧踝关节在外侧关节隙的“开口”程度较大即为阳性。说明距腓前韧带或/和跟腓韧带完全断裂。
2)内侧副韧带损伤:
①压痛:压痛点主要在踝关节内侧,内踝尖对应的三角韧带部位。
②胫骨外旋活动度增加;
③被动旋前试验(Passive pronation test):患者取坐位,检查者两手握住踝关节,一手固定胫骨,在维持踝关节背伸的同时一手用力缓慢将足部旋前,同时施以外翻力量,如可诱发疼痛,则为阳性。
(2)辅助检查
1)外侧副韧带损伤:X线:包括踝关节前后位、侧位、踝穴位和应力位。前后位和侧位用来除外踝关节骨折、韧带止点的撕脱骨折,踝穴位可除外下胫腓韧带损伤,应力位可用来判断外侧副韧带损伤的程度。内翻应力位X线检查可测量距骨倾斜角,如果倾斜角较对侧大于5度,提示外侧副韧带断裂。前抽屉应力位X线检查可测量距骨前移距离,正常踝关节距骨前移距离不超过3mm,如果距骨前移距离大于3mm,提示外侧副韧带断裂。前抽屉应力位X线可显示距骨是否有前向半脱位的表现,这比测量距骨前移距离是否大于3mm具有更大的诊断意义。
2)内侧副韧带损伤:X线拍片应包括正、侧及斜位片,以排除内踝、外踝、后踝骨折,若外翻应力正位片,显示距骨倾斜角度<10>10°,为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MRI检查可以判断韧带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诊断与鉴别
明确的外伤史,X线检查及应力摄片,可间接证实韧带损伤的存在。另外,行MRI能够确定韧带的撕裂、断裂损伤的存在及程度。外侧副韧带损伤注意与外踝骨折、距骨骨软骨损伤、跟骨前突骨折、腓骨肌腱断裂或脱位相鉴别。内侧副韧带损伤应注意是否合并外踝骨折、距骨后突骨折、下胫腓分离等损伤。
治疗
(1)保守治疗急性期治疗方案遵循PRICEMM原则(PRICEMM: protection, relative rest, ice,compression, elevation, modalities, medication保护、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其他辅助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点:软组织按摩、物理治疗(如超声)、口服或外用NSAIDs类抗炎药、关节活动度锻炼、踝关节支具固定、柔韧性、肌力和平衡功能训练等。
(2)手术治疗保守治疗3-6月无效,核磁共振证实韧带断裂,可考虑采用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手术方式韧带紧缩或止点重建、韧带重建。
饮食与护理
1)饮食无特殊禁忌
2)护理: 踝部韧带损伤患者平常应该注意踝关节的保护,不要穿高跟鞋,可以戴些护踝之类的弹力绷带保护,另外注意不要使踝部韧带过度疲劳,避免上下楼梯及爬山。
预防
可采取诸多有效的措施避免发生踝关节扭伤,特别是运动员和军事人员。包括:控制体重,使体重指数最佳,运动时穿合适的鞋,绷带或条带保护踝关节。对于踝关节预防性条带支撑,可使运动员踝关节扭伤发生率降低 50%。神经肌肉训练项目也能有效降低踝关节扭伤的风险。对于我们平常人,进行必要的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和肌肉力量,下台阶或体育活动时,做好热身动作,注意安全,防止扭伤。从事强度略高的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时,可佩戴护踝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