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牙颌面畸形 > 牙颌面畸形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口腔科

疾病简介

牙颌面畸形:颌骨生长发育异常导致,颌骨体积、形态结构以及上下颌骨间及与颅面临近骨间位置关系失调,表现:外形异常,咬合错乱,口颌系统功能障碍。

病因

先天因素:

1、遗传因素:家族,种族 ;

2、胚胎发育异常:感染,营养,损伤等。

后天因素:

1、全身代谢及内分泌功能改变:佝偻病,生长激素过量引起巨颌症,垂体功能低下引起颌骨发育不足; 

2、不良习惯:咬唇,咬物,吮指等;

3、损伤及感染:骨折,TMJ损伤,腭裂,肿瘤等 ;

4、其他:不明原因,进行性偏面萎缩等。

症状

上颌畸形:

1、上颌前后向发育过度:上颌前突 

2、上颌前后向发育不足:上颌后缩

3、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面中分变长,前牙开合

4、上颌垂直向发育不足:面中分变短

5、上颌横向发育不足:后牙反合

下颌畸形:

1、下颌前后向发育过度:下颌前突

2、下颌前后向发育不足:下颌后缩

3、下颌颏部畸形:小颌畸形,突颏畸形

4、下颌角肥大:方下颌畸形,宽面综合征

双颌畸形:

1、下颌前突伴上颌发育不足:最常见,反合

2、上颌前突伴下颌发育不足:前牙深覆合,深覆盖

3.长面综合征:上颌垂直向发育过度伴下颌后缩

4.短面综合征:上颌垂直向发育不足伴下颌前突或后缩

不对称牙颌面畸形:

1、偏突颌畸形:一侧髁突生长过度

2、半侧下颌肥大:体积增大

3、单侧小下颌畸形:一侧生长不足

4、半侧颜面短小畸形:一、二腮弓发育异常

5、半侧颜面萎缩:单侧面部皮、肌肉、骨渐进性萎缩

继发性牙颌面畸形: 

1、颞下颌关节强直 

2、口腔颌面部损伤

3、外科治疗引起的颌骨缺损畸形

检查

患者牙颌石膏模型检查,X线检查包括根尖牙片,全颌曲面断层片,头颅侧位片,头颅正位片,必要时应摄取颞下颌关节,手腕骨X线片。在偏颌畸形患者尚需补颏顶位X线片。必要时可摄三维重建CT片。X线头影测量分析。

诊断与鉴别

1、明确病因

2、明确性质(牙源性or骨性) 

3、明确部位

4、明确方向,程度等。

治疗

1、术前正畸治疗:矫正错位牙, 调整不协调的牙弓与牙合关系,排除合干扰,排齐牙列,去除干扰,拓展牙间隙,矫正异常合曲线,建立正常稳定咬合;     

2、正颌外科手术:不轻易改变方案;牙-骨复合体,注意血运等,牢固固定,彻底止血,引流等;     

3、术后正畸与康复治疗:  上下牙尖窝不协调,咬合不平衡,进一步排齐牙列,整平牙弓,关闭间隙,稳定咬合关系。术后4周开始,6个月后结束;   

4、随访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常用正颌外科手术    

1、上颌前部骨切开术     

2、上颌骨 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    

3、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    

4、下颌支矢状骨切开术    

5、下颌支垂直/斜行骨切开术    

6、颏成形术    

7、双颌手术    

8、下颌角成形术

9、颌骨牵张成骨术

并发症

1、出血和血肿:血管损伤止血不全→出血

2、呼吸道梗塞:上颌骨移位术:气道变小。 下颌骨手术:咽侧肿胀, 血肿,气道变窄,气管插管后水肿

3、颌骨意外骨折

4、周围神经损伤:下牙槽神经, 面神经(下颌缘支)

5、牙根损伤、牙髓坏死、骨块坏死或骨不连接:骨组织覆盖不全,牙髓坏死,牙骨复合体组织蒂设计不当

6、颞下颌关节脱位 

7、创口感染:组织蒂损伤,异 物 存 留  

8、术后畸形复发

饮食与护理

全麻术后,患者需在监护病房监护一日,按全麻术后护理,需注意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

2、局部冰敷;

3、可适当服用止吐药物,预防术后呕吐窒息,如有颌间牵引,应床旁备剪刀,呕吐时医务人员及时剪断牵引橡皮筋,以防窒息,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4、术后疼痛不适,必要时可给予止痛泵或服用止痛药;

5、术后常规应用地塞米松3天会有效减轻术后水肿,术后24小时冰敷减轻术后水肿,此外,可抬高床头30-40度,取半卧位,以减轻面部肿胀和出血,同时便于口内分泌物排出;

6、可使用金霉素软膏等涂擦嘴唇,口角牵拉伤处,保持口唇清洁润泽,避免感染,促进愈合;

7、可适当雾化,稀释痰液,减轻咽部疼痛。

预防

牙颌面畸形可以早期预防及干预治疗,首先要构建儿童口腔预防保健知识体系,加强知识宣传,强化加重对早期矫治的认知与理解,取得其支持与合作,其次培养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对于咬唇、吮指、咬物及伸舌等不良习惯进行及时纠正。同时对于可能导致牙颌面畸形的潜在病因如生长激素水平异常等采取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