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鼾症 > 鼾症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耳鼻喉科

疾病简介

鼾声是睡眠时上气道产生的呼吸附加音,通常发生在吸气相,但是也可以发生在呼气相。无论是吸气还是呼气时,打鼾都是由包括舌根和软腭在内的上呼吸道结构高频启闭(拍动),借助黏膜分泌物的黏附性而产生的。

病因

解剖学因素

1、上气道解剖结构异常,如咽腔狭小、软腭低垂、舌体肥厚等。

2、上气道结构病理性异常,包括鼻部疾患:鼻翼弹性下降、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甲肥大等;鼻咽部疾患:如鼻咽部良恶性肿瘤、增殖体肥大等;口咽部疾患:如扁桃体肥大、软腭下垂、悬雍垂较长、咽壁肥厚、舌根后坠、巨舌等;咽喉部疾患:声带麻痹、会厌囊肿等。

3、颅颌面畸形,如小颌畸形、下颌僵硬等。

功能性因素

大脑调节功能失调、全麻者,舌根肌肉松弛垂入咽腔等引起鼾声。入睡后大脑调节功能不全,咽部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运动不协调或咽部组织松弛,舌根后缩,咽部组织向咽腔中心靠拢,软腭上抬导致咽腔缩小阻塞,出现打鼾。神经肌肉因素:腭、舌、咽的肌肉张力性减退、肌肉松弛是多数成年人打鼾的主要原因,在老年人肌肉松弛更为明显。

其他因素

神经体液因素、内分泌、遗传等因素。

症状

睡眠时打鼾,最初是劳累或饮酒后偶尔打鼾,鼾声可能较小,比说话音小或同说话音,仰卧位睡眠时加重,侧卧位可减轻。逐步发展到每夜睡眠时均有打鼾,且鼾声如雷,与体位变化无关。最后出现鼾声不均,伴有间歇及日间嗜睡、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表明可能出现了睡眠呼吸暂停。

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颈围、腹围、咽腔大小、舌体及扁桃体等,有助于打鼾的诊断,亦有助于初步排除其他器官和系统的病变。

特殊检查

1、多导睡眠图:多导睡眠图可同步记录患者睡眠时的脑电、肌电、心电、呼吸和肢体活动等情况,是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金标准,对于鼾症的鉴别诊断十分重要。

2、鼻咽侧位片:上气道评估的一种方法,对于明确是否存在上气道的阻塞及部位有一定参考价值。

3、纤维鼻咽镜:可直观的看到有无新生物、咽腔大小和阻塞程度等。

4、动脉血气分析:对于肥胖(BMI>30)合并鼾症患者一般需行动脉血气分析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二氧化碳潴留。

5、血常规:合并有睡眠呼吸暂停者可能有红细胞数增高。

诊断与鉴别

睡眠时出现打鼾,但没有反复觉醒、血氧饱和度降低、睡眠呼吸暂停,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5。

治疗

有必要对鼾症患者进行治疗,主要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减重:临床观察发现减重可显著改善打鼾

口腔矫治器:可通过阻止舌及软腭向后塌陷而使咽腔扩大。

药物:避免使用某些药物可改善某些患者的打鼾,如镇静安眠类药物或肌肉松弛类药物。应用鼻黏膜收缩剂可改善气道结构及顺应性,进而改善打鼾。

戒烟、酒:可通过降低上气道阻力而改善打鼾。特别是睡前避免饮酒,睡前摄入酒精剂量与客观测量的打鼾发生率和鼾声成比例。

侧卧位睡眠:避免仰卧位睡眠、改变睡姿可减轻鼾症。

2、手术治疗:

鼻手术

当有鼻息肉及明显的鼻中隔偏曲、下鼻甲肥大或其他的解剖结构异常时常行鼻腔手术,可改善打鼾。单纯为了减轻鼻阻塞的手术不能对客观评估的打鼾强度和打鼾时间产生显著改善。

咽部手术

常用于鼾症的外科手术包括激光辅助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射频消融术、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并发症

严重者可能出现高血压、心律失常、认知障碍等并发症。

饮食与护理

饮食:清淡饮食,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维持营养均衡,保证身体健康。

运动:适当运动可避免体重增长,同时有助于提高机体免疫力,但睡前四个小时不宜进行剧烈活动。

预防

加强锻炼,控制或减轻体重,尤其是肥胖患者更应加强锻炼。

调整饮食:饮食需清淡。

戒烟、戒酒:因为吸烟能引起呼吸道症状加重,饮酒加重打鼾、夜间呼吸紊乱及低氧血症。尤其是睡前饮酒。

睡前禁止服用镇静、安眠药物,以免加重对呼吸的抑制作用。

侧卧睡眠:尽量保持侧卧位睡眠,可避免在仰卧时舌、软腭、悬雍垂松弛后坠,加重上气道堵塞。在背部加个软垫或一个小皮球,有助于保持侧卧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