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膀胱过度活动症 > 膀胱过度活动症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泌尿外科

疾病简介

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 OAB)是指一种以尿急症状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在尿动力学上可表现为逼尿肌过度活动,也可为其他形式的尿道--膀胱功能障碍。不包括由急性尿路感染或其他形式的膀胱尿道局部病变所致的症状。近年来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与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长,由此继发的相关疾病--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发生率也逐年上升。中国OAB总体患病率为6.0%,41岁及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1.3%,男女患病率相当。

病因

其病因尚不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以下4种因素有关:

1)逼尿肌不稳定:由非神经源性因素所致,储尿期逼尿肌异常收缩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2)膀胱感觉过敏:在较小的膀胱容量时即出现排尿欲;

3)尿道及盆底肌功能异常;

4)其他原因如精神行为异常,激素代谢失调等。

症状

临床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尿急、日间尿频、夜尿和急迫性尿失禁。

1)尿急是指一种突发、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

2)急迫性尿失禁是指与尿急相伴随或尿急后立即出现的尿失禁现象;

3)尿频为一种主诉,指患者自觉每天排尿次数过于频繁。在主观感觉的基础上,成人排尿次数达到:日间不少于8次,夜间不少于2次,每次尿量低于200ml时考虑为尿频;

4)夜尿指患者每夜2次以上的、因尿意而排尿的主诉。

检查

筛选性检查指一般患者都应该完成的检查项目。

病史 : 

①典型症状:包括排尿日记评估;

②相关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性功能、排便状况等;

③相关病史: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疾病及治疗史;月经、生育、妇科疾病及治疗史;神经系统疾病及治疗史。

体检 :

一般体格检查;

特殊体格检查: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女性生殖系统。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

泌尿外科特殊检查  尿流率、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包括残余尿的测定)。

选择性检查指特殊患者,如怀疑患者有某种病变存在,应该选择性完成的检查项目。

1) 病原学检查  疑有泌尿或生殖系统炎症者应进行尿液、前列腺液、尿道及阴道分泌物的病原学检查。

2) 细胞学检查  疑有尿路上皮肿瘤者进行尿液细胞学检查。

3) 尿路平片、静脉尿路造影、泌尿系内腔镜、CT或MRI检查  怀疑泌尿系其他疾病者。

4) 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  

①目的:确定有无下尿路梗阻,评估逼尿肌功能。

②指征: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并非常规检查项目,但在以下情况时应进行侵入性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减低或残余尿增多;首选治疗失败或出现尿潴留;在任何侵袭性治疗前;对筛选检查中发现的下尿路功能障碍需进一步评估。

③选择项目:膀胱压力测定;压力-流率测定等。

5)其他检查  尿培养、血生化、血清PSA(男性40岁以上)等。

诊断与鉴别

OAB的诊断是以临床症状作为主要诊断依据。但是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涉及感觉神经系统、运动神经系统、逼尿肌肌肉的功能状态以及其他疾病继发的逼尿肌非抑制性收缩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对OAB做出正确的诊断需要依赖筛选性检查和选择性检查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

OAB症状诊断评估工具:OAB症状评分问卷表OABSS为诊断评估OAB症状的高效、简洁、方便的工具,以白天排尿、夜间排尿、尿急症和急迫性尿失禁这4个问题为评分依据,来诊断OAB的严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OAB的治疗目标,研究表明,OABSS与生活质量评估量表KHQ相关性好,因此,OABSS评分变化能够间接反映出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

治疗

1)行为治疗

膀胱训练 膀胱训练治疗OAB的疗效是肯定的。通过膀胱训练,抑制膀胱收缩,增加膀胱容量。

生物反馈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就是应用生物反馈治疗仪,将这些体内信息放大,为患者所利用,学会将这些平时未加注意的信息纳入意识控制之下,主动进行排尿或控制排尿。

盆底肌训练 通过生物反馈或其他指导方法,患者可学会通过收缩盆底肌来抑制膀胱收缩以及其他抑制尿急的策略。其他行为治疗如催眠疗法等。

2)药物治疗

M受体拮抗剂药物治疗容易被大多数OAB患者接受,因而是OAB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治疗手段。逼尿肌的收缩通过激动胆碱能(M受体)介导,M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拮抗M受体,抑制逼尿肌的收缩,改善膀胱感觉功能,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可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治疗OAB。

β3受体激动剂 最新的OAB治疗药物。通过作用于膀胱逼尿平滑肌β3受体使膀胱主动舒张,促进膀胱充盈并增加储尿量,延长排尿间期,同时抑制膀胱传入神经,缓解尿急症状。

镇静、抗焦虑药 中枢神经系统的多个区域参与了排尿控制,如皮质和间脑以及中脑、延髓和脊髓。可选择与这些神经通路有关的神经递质如γ-氨基丁酸、5-羟色胺、多巴胺和谷氨酸等。

钙通道阻断剂 实验证明,钙拮抗剂如维拉帕米、硝苯地平等可通过阻滞细胞外钙离子内流从而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钾离子通道开放剂则通过增加钾离子外流,引起细胞膜超极化,使平滑肌松弛。

其他药物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吲哚美辛)、黄酮哌酯等。

3)中医药 治疗近年来,中医药被尝试用于OAB的治疗和辅助治疗,其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愈来愈被医生重视,被患者所接受。包括中药疗法、针灸疗法、按摩疗法、膀胱冲洗疗法、直肠用药、外治法、熏香疗法等。

4)外科治疗 外科治疗仅用于严重低顺应性膀胱、膀胱容量过小,且危害上尿路功能、经其他治疗无效者。包括逼尿肌横断术、自体膀胱扩大术、肠道膀胱扩大术、尿流改道术。

5)其他治疗 包括A型肉毒素膀胱逼尿肌多点注射,其对严重的逼尿肌不稳定具有疗效。也可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酶或辣椒辣素,这些物质可参与膀胱感觉传入,灌注后降低膀胱感觉传入,对严重的膀胱感觉过敏者可试用。神经调节,骶神经电调节治疗对部分顽固的尿频、尿急及急迫性尿失禁患者有效。

并发症

可出现进行性的输尿管狭窄,返流及随之发展的肾积水表现。

饮食与护理

通过调整日常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可以达到减轻或者缓解症状的目的:

控制体重或者保持健康的体重,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或减轻症状。

不要限制液体摄入,如果饮水不足,尿液会变得浓缩,刺激膀胱内层,产生尿意。

限制可能刺激膀胱的食物和饮料。

除上述可能刺激膀胱的食物和饮料外,无特殊饮食禁忌。注意合理膳食,营养充足即可。

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尽量不要憋尿。

预防

由于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故而无确定的预防方法。建议:

1)平日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自身的清洁;

2)性生活前后若能排尿尽量排掉,不要有憋尿情况;

3)生活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营养,均衡饮食,规律运动;平时活动期间尽量保持每2-3个小时有一次排尿的习惯,切勿憋尿;

4)多喝水,以有效避免细菌入侵的可能性;可尝试喝蔓越莓果汁,因为它具有减少细菌黏在泌尿道上的功效;以减少膀胱炎发生的机会。此外,若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请及时就诊并进行正规的诊疗和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