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附睾炎 > 附睾炎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泌尿外科、男科

疾病简介

附睾炎多见于青壮年,按照起病特点及病程可分为急性附睾炎和慢性附睾炎。

急性附睾炎指突然出现的附睾疼痛、肿胀,同时伴有附睾的红、肿、热、痛等炎性改变,病程较短。

慢性附睾炎病人附睾的疼痛及炎性症状一般持续时问多超过6周,通常不伴有附睾的水肿,但部分病人可触及硬结。

附睾炎早期是一种蜂窝织炎,急性期可见附睾肿胀明显,切开附睾可见小脓肿形成,镜下可见白细胞、浆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慢性附睾炎由于纤维增生使整个附睾硬化,显微镜下瘢痕非常显著,常可看到附睾管闭塞,组织被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病因

本病多由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淋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流感嗜血杆菌,结核杆菌及支原体、衣原体等。

1、逆行感染急性附睾炎常由于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症通过射精管和输精管扩散所致,附睾炎常与先天性泌尿生殖道畸形或异常以及尿路炎症有关;青春期后病人的附睾炎多由细菌性前列腺炎和(或)精囊炎引起;35岁以下的性活跃男性,附睾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性传播;对于老年病人,附睾炎发生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潴留及留置导尿道炎。

2、淋巴蔓延,周围组织器官感染通过淋巴循环播散经过精索淋巴途径传播至附睾。

3、血行感染:远离附睾的病灶通过血运途径,将病菌种植到附睾,引起附睾炎,如感冒后发生的附睾炎。慢性附睾炎可由治疗不彻底的急性附睾炎或其他疾病所导致,但临床人多数病人常伴慢性前列腺炎而无明显急性附睾炎发作史。

症状

1.症状

(1)急性附睾炎发病急,全身症状明显,部分病人可见现寒战、高热,突发附睾局部疼痛,下坠时疼痛加重,可放射至腹股沟区及下腹部,阴囊肿胀明显,数小时内体积可增大数倍,皮肤发红、发热,可形成脓肿,部分病人也会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

(2)慢性附睾炎患者常感阴囊疼痛、坠胀不适,并向下腹部、腹股沟放射,有不定时的附睾肿胀疼痛病史。

2.体征

(1)急性附睾炎多见一侧阴囊肿大,皮温较高,有触痛,部分病人可见脓肿破溃,附睾、睾丸及精索均有增大或增粗,肿大以附睾头、尾部为甚,发病早期附睾与睾丸可区分开,数小时后即形成一硬块,精索增厚,也可触及睾丸鞘膜积液。 

(2)慢性附睾炎可扪及附睾尾部增大、较硬、伴有结节形成及轻度触痛,患侧输精管粗硬。

检查

1、病史:有无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或急性附睾炎病史。    

2、症状:阴囊疼痛、下坠或胀感,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股部。

3、体格检查:触及附睾增大,较硬,有结节。轻度触痛。患侧输精管粗硬。

4、血常规    可见白细胞增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   

5、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尿细菌定量阳性.   

6、尿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年龄大于35岁者主要是大肠杆蔺,小于 35岁主要是衣原体与淋病奈瑟球菌为主。

7、阴囊B超附睾局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实质内出现不规则性低回声或无回声区,由于炎症性改变使血管扩张,局部,液灌注量增加,血流信号增强,可显示点条状血流信号。   

8、病理检查: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

诊断与鉴别

1、急性附睾炎根据病史、体征诊断不困难,但须注意与睾丸扭转相鉴别。睾丸扭转多发于青少年,发病急骤,睾丸肿大、固定,不能在阴囊内活动,抬高阴囊不能减轻局部疼痛,多普勒超声检查睾丸的血流情况,有助于鉴别诊断。有时附睾结核,睾丸肿瘤,合并细菌感染时可出现类似急性附睾炎的表现,亦应注意鉴别。

2、慢性附睾炎慢性附睾炎需与附睾结核和阴囊内丝虫病相鉴别。附睾结核附睾质地稍硬、表面不平、无压痛,结节多在附睾尾部,输精管增粗并扪及串珠状结节,B型超声、x线及膀胱镜检查常可发现肾结核存在。阴囊内丝虫病是由丝虫侵犯精索淋巴管,继发精索炎或附睾周围炎,形成的硬结位于附睾或输精管周围。

根据病史及检查,具体应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睾丸扭转常见于青春期前儿童,30岁以上少见,普雷恩征阳性,而急性附睾炎普雷恩征阴性。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扭转侧血液灌注降低,彩超见睾丸内血流减少或消失。   

(2)睾丸肿瘤,为无痛性肿块,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形态消失,附睾常不易扪及,透光试验阴性。B超及CT有助诊断。血AFP或HCG常增高。

(3)结核性附睾炎  一般很少有疼痛及发热,触诊附睾与睾丸界限清,肿块质硬,病灶常与阴囊壁粘连或有脓肿、窦道形成,输精管可有串珠样改变,前列腺及精囊亦有结核病灶。

(4)附睾结核表现为附睾硬结、疼痛。病人多有泌尿系结核病史,其输精管增粗、变硬,呈串珠样改变。附睾结节则多位于尾部,质硬、不规则,有时还与阴囊皮肤粘连、溃破并形成流脓窦道。分泌物镜检可找到抗酸杆菌。

(5)精液囊肿也表现为附睾有结节,但结节多位于附睾头部,表面光滑,无压痛。B超可见附睾头部有囊性占位。

(6)阴囊内丝虫病表现为附睾结节伴阴囊疼痛。但病人有丝虫感染史,阴囊内结节常有数个,多在精索下端及附睾头部,夜问采血可查到微丝蚴。

(7)附睾肿瘤  也表现为附睾肿块,有时可出现阴囊胀痛。但肿块多位于附睾尾部,表面不光滑,界限不清,质地坚硬。手术病理组织学检查可确定诊断。

治疗

1、内科治疗    由于附睾炎的病因是细菌性而不是尿液逆流,所以应采用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致病菌常由肠道细菌或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多见于中老年男性。抗菌药物的选择应按细菌培养以及抗菌药物敏感试验来决定。若局部红肿明显,血白细胞增多,体温上升,应静脉滴入抗生素,至体温正常,改口服抗生素。均应对这些病人的泌尿生殖道进行检查。急性附睾炎应治疗到症状完全消失后,再继续用药4~5日;慢性附睾炎则需要继续用药2~3周,以巩固疗效。有关资料表明,能弥散进入男性生殖道中的抗菌药物,效果较好的是红霉素、氨苄西林、多四环素及先锋霉素等。常用的青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效果较差。其他一般支持疗法:在急性附睾炎期间应卧床休息,避免性生活、体力活动,阴囊用人工托,可以减轻疼痛。如附睾疼痛较重,可用1%利多卡因20ml由睾丸上端处精索行局部注射,减轻不适,亦可用口服止痛及退热药。在早期可将冰袋放在附睾处,防止肿胀。可用中药如意金黄散用香油调匀,敷于阴囊上,盖以纱布,消炎镇痛效果好,晚期可用热敷,加速炎症消失,减轻病人不适,亦可用吲哚美辛栓。

2、附睾炎的中医治疗。附睾炎属于中医学“子痈”范畴,多由湿热下注、气滞血瘀所致,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治疗为主。

(1)龙胆泻肝汤加减柴胡、当归尾、川楝子、龙胆草各10克,荔枝核、橘核、泽泻各12克,虎杖15克、秦艽、车前子各15克,生地、栀子各10克,蒲公英、败酱草各20克,川木通6克,生甘草6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本方疏肝理气,化湿清热。适合湿热下注型急性附睾炎。体弱、老年人慎服。

(2)仙方活命饮加减金银花15克、蒲公英15g、浙贝母15克、天花粉20克、赤芍15克、白芷10克、皂角刺1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甘草5克、陈皮10克、玄参10g、牡丹皮15g。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10日为1个疗程。适合毒火壅盛型附睾炎。

(3)橘核丸橘核15克、川楝子10克、荔枝核15克、木香10克、厚朴10克、延胡索20克、桃仁10克、昆布15克、海藻15克、枳实10克、桂枝5克、车前子、泽泻、茯苓、白术各1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适合附睾炎后期硬结难消、鞘膜积液、疼痛为主的肝气郁结证。

(4)天台乌药散加减。乌药15克、木香10克、小茴香10克、槟榔、川楝子、高良姜各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肉桂3克、法半夏10克、制天南星10克、陈皮、茯苓10克。每日1剂,水煎2次,合汁分2次服,15日为1个疗程。适合急性附睾炎后期、慢性附睾炎硬结难消、鞘膜积液、畏寒冷痛为主的寒湿痰凝证。中成药附睾炎早期可选用牛黄解毒片、龙胆泻肝丸、西黄丸,后期选用大黄蟅虫丸、鳖甲丸。针灸可选用行间、曲骨、三阴交、足三里、中极、关元、气海、大敦、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中髎、会阳、归来、大赫。    

3、外科治疗    绝大多数急性附睾炎经药物治疗后自行消失,但有3%~9%病例在急性期1个月后发生脓肿,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并发症

如治疗及时,病损可完全消失而无损害,但附睾功能仍可能受到一定影响。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炎症可发展形成脓肿,导致附睾组织的严重损害。此外,附睾炎可继发纤维化,导致附睾管道的狭窄或闭塞。双侧附睾损害常可导致男子不育症或男子生育力低下。在睾丸被累及的情况下,还可引起睾丸生精功能障碍。附睾脓肿可延伸并破坏睾丸(附睾睾丸炎)。急性附睾炎可演变为慢性附睾炎。

饮食与护理

适宜慢性附睾炎的食疗方   

1、海带绿豆粥:绿豆50克,大米30克,海带20克,白糖适量。先煮绿豆及海带,至熟再放米煮成粥,加糖食用。具有利湿,散结,消肿的功效。适用于附睾炎因痰湿交结者。   

2、双红一黑汤:赤豆100克,西红柿1只,黑木耳50克。先煮赤豆15分钟,放入黑木耳,待均煮熟时,再放入西红柿。每日1料,分2~3次服食。具有散血消肿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滞所致附睾炎者。

预防

附睾炎病人生活一定要有规律,不要熬夜,劳逸结合,饮食要均衡营养.这样对预防睾丸、附睾炎都有很大的帮助。    

1、注意卫生,不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性生活中,都要注意卫生,许多性传播疾病由于不注意卫生引起的。所以要重视洗手,重视性器官的卫生,经常清洗,尤其是包皮过长的男性,要经常清除污垢。

2、适量运动,避免过劳  避免长时间久坐,勿过度劳累,坚持运动,增强体质,防止感冒,切忌憋尿。  

3、性生活不要太过频繁,要有节制,适度性生活会带来愉悦,对身体健康等都是有好处的。房事过频,会增加器官的充血程度,加重附睾的工作负担。   

4、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使用避孕套,积极治疗尿路、前列腺、精囊的感染,这样切断经泌尿生殖道逆行感染的途径。    

5、尽量少穿紧身裤,男性的生殖系统都是需要一定的温度条件的,经常紧身裤,会升高局部温度,给精子的生成造成影响。    

6、少吃辛辣酸等刺激性食物.避免酗酒、吸烟,以防附睾局部充血;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大便通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