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心胸外科、皮肤科
疾病简介
手汗症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引起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在情绪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候多久,大部分从儿童发病,在10岁到30岁的青年症状严重且明显,部分有家族遗传性,大多数伴随一定程度的足底多汗。患者往往因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其中学龄期患者因过量手汗症常弄湿试卷而影响考试,学习退步,容易自卑、敏感,而反复长期的手汗症造成脱皮、湿疹、皮肤炎等症状,同时因避免与别人握手而影响人际交往,导致自闭、焦虑及抑郁的心理问题。
病因
手汗症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确引起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的功能性局部异常多汗,在情绪紧张、兴奋、压力或夏天高温时候多久,大部分从儿童发病,在10岁到30岁的青年症状严重且明显,部分有家族遗传性,大多数伴随一定程度的足底多汗。患者往往因手掌等部位的多汗,影响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其中学龄期患者因过量手汗症常弄湿试卷而影响考试,学习退步,容易自卑、敏感,而反复长期的手汗症造成脱皮、湿疹、皮肤炎等症状,同时因避免与别人握手而影响人际交往,导致自闭、焦虑及抑郁的心理问题。
症状
手汗症症状按轻重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患者仅表现为手掌湿润;
中度患者表现为手掌出汗时可浸透一条手帕;
重度患者手掌可出现肉眼可见汗珠,呈滴珠状,可流淌成线;
另外长期手汗症,常伴有手掌冰冷,手掌蜕皮明显,常伴有皮炎,在冬季可出现冻疮,皮肤溃烂等症状。
检查
手汗症需完善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凝血功能、传染病检查以及血糖、T3、T4浓度测定,同时完善心电图检查排除心动过缓可能;
此外X线胸片或胸部CT检查可以排除胸内结核等病变的存在。
如果准备手术治疗者应行胸部CT检查以排除胸膜粘连、主动脉扩张、等病变。对于疑有全身性疾病的病例应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如对疑似嗜铬细胞瘤者应进行尿儿茶酚胺衍生物的测定。
诊断与鉴别
根据典型的手汗症及合并其他部位多汗症的症状及病史、结合手掌持续湿润、皮温下降的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排除其他疾病代谢病疾病后,手汗症的诊断即可明确,大多数诊断难度不大;手汗症的鉴别诊断主要是需与其他高代谢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等引起的全身性多汗鉴别,需完善相应的内分泌及代谢指标进行鉴别。
治疗
手汗症的治疗主要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及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
1、目前手术治疗方式推荐
胸腔镜下胸交感神经链(T3+T4)烙断术,手术效果佳,手术时间短,手术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手术适应证:已明确诊断的中度(出汗时湿透一条手帕)、重度(出汗时手掌呈滴珠状)的手汗症; 12~50岁为最佳手术年龄;手术禁忌症包括主动脉硬化扩张覆盖交感神经干,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或结核、
严重心动过缓、胸膜粘连、胸膜肥厚和既往胸腔手术者。一般要求患者及家属应该具有强烈手术愿望;
2、保守治疗包括中医调理,皮肤科外用药,效果一般,复发率高,需长期药物治疗,常无法根治。
并发症
保守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反复皮疹、冻疮、社交障碍、抑郁症等;
胸腔镜手术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以下:
1、 代偿性多汗:主要表现为术后没有去交感神经支配的部位,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及小腿出汗比术前明显增加,一般头面部和足部不会出现代偿性多汗。与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有关。轻度代偿性多汗一般不引起不适症状;中度出汗,汗液可汇成滴并流淌,患者有明显不适感,但可以忍受,一天之内不需因出汗更换衣服,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心理调整后能够耐受,不影响术后生活质量;重度代偿性多汗在很少见,出现时可严重影响工作及生活,一天需多次更换衣服。
2、 术中出血:术中出血通常是分离胸交感神经干时来自肋间动、静脉或奇静脉属支的损伤,发生率低,一旦出血,立即用内镜钳钳夹电凝止血,或夹取小纱布球压迫均可止血成功。
3、 严重心动过缓:此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微弱,此发生率低;手术先在右侧施行,手术时应高度注意患者的心率、心律及血压的变化。
4、 一过性手掌多汗:术后1周内无任何诱因手掌多汗症状“复发”,甚至更严重,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定,一日可反复发作数次,数天后即自愈。
饮食与护理
多汗症的饮食主要是针对胸腔镜术后的饮食及护理,术后早期下床,加强排痰咳嗽训练,预防肺部感染;均衡营养,加强营养,宜增加蔬菜、蛋白质和富有维生素的饮食。
预防
目前手汗症的预防是以中医调理,加强温补,同时加强锻炼加快血液循环,避免过度紧张等为主,预防作业效果一般,大部分患者最终仍需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