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产后骨盆错位 > 产后骨盆错位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妇科、中医综合科

疾病简介

产后骨盆错位是指妇女在分娩后出现腰骶部疼痛、酸楚、重者麻木等症状,严重者腰部拘挛不能转侧,甚者疼痛连及下肢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中医学“产后痹症”“产后身痛”等范畴。

病因

产后骨盆错位因发生于产后,因此具有产后病的病理特点,即产后“多虚多瘀”、“易虚易瘀”。产后腰痛的病因病机是产后血虚,腰部经络失于温煦、濡养,肾府失养;或产后气血亏虚,,风寒湿乘虚入于腰骶部关节、经络、肌腠所致。

1、血虚:产时失血过多,四肢百骸空虚,腰部经络失于温煦、濡养而致腰骶部酸胀疼痛麻木。

2、外感:产后气血亏虚,产褥期摄生不慎,风、寒、湿邪乘虚入于腰骶部关节、经络、肌腠而致,导致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即痹阻作痛。

3、血瘀: 产后“多虚多瘀”,妇人产后,百脉亏虚,必有恶露,若恶露排除不畅,滞留于内,必累及于经筋络脉,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发腰痛。

4、肾虚:女子腰肾,胞脉所系,素体肾虚,复因产伤肾气,肾府失养 ,不荣而痛而发腰痛。

症状

产后出现急性或慢性腰痛,或腰骶部酸痛乏力、腰部活动受限、椎旁以及骶髂关节处压痛

检查

腰部 x线或CT提示无明显异常。胯骨错缝者骨盆正位及骶髂关节双斜位X线摄片: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无异常。

诊断与鉴别

1、病史  ①产前无腰痛史,产后出现;②有劳累或受凉史。

2、症状  产后出现急性或慢性腰痛 ,或腰骶部酸痛乏力、腰部活动受限、椎旁以及骶髂关节处压痛。

3、体征  椎旁以及骶髂关节处压痛(+)。有胯骨错缝者,骶髂部有明显压痛,两侧髂后上棘不等高,“4”字试验阳性,床边试验阳性,髋膝屈曲试验及下肢后伸试验阳性,严重者可见腰骶部脊柱侧弯。根据髂后上棘的位置,患侧高者为向前错位,患侧低者为向后错位。

4、辅助检查  腰部 x线或CT提示无明显异常。胯骨错缝者骨盆正位及骶髂关节双斜位X线摄片:患侧骶髂关节间隙增宽,或无异常。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1、血虚证:腰骶部酸痛,痛连臀腿,遇劳则甚,动作不利,可伴遍身疼痛,关节酸楚,肢体麻木,体倦乏力,面色无华等。舌质淡,脉细弱。

2、风寒湿证:腰骶部冷痛重着,活动不利,或痛处游走不定,或疼痛剧烈,宛如针刺,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静卧痛不减,恶风怕冷,受寒及阴雨疼痛加重,痛处喜温,得热则减。舌质淡,苔白或腻,脉细弦或浮紧。

3、血瘀证:腰骶部疼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轻则俯仰不便,重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恶露色暗红,下而不畅。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4、肾虚证:腰骶隐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腰肌酸软无力,腿膝乏力,或足跟痛,喜揉喜按。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鉴别诊断:


治疗

一、针刺治疗

治则:调补气血 ,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益肾壮腰。产后腰痛与中医的劳损腰痛和肾虚腰痛的性质相似,具有虚的特征,因此,临床针法以补法为主,针灸并用。

处方:以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腧穴为主。

主穴:命门、大肠俞、腰眼、腰阳关、八髎、阿是、环跳、委中

辨证加减:血虚证加脾虚、气海俞,以健脾益气行血;

风寒湿证,风胜则加膈俞以活血调血,寒胜则加灸肾俞以温补阳气、驱寒外出,湿胜则加阴陵泉健脾除湿;血瘀证加膈俞活血化瘀;肾虚证加灸命门益肾壮腰。

操作:诸穴均常规操作;配合电针,风寒湿证、血瘀证可于局部拔罐或刺络拔罐;根据临床需要配合温针灸。

二、推拿治疗


常规推拿治疗先予手法松解,我科特色配合使用贾氏点穴推拿疗法。胯骨错缝常规以松解类手法与调整类手法为主,先采用松解类手法,再根据患者情况选择整复类手法。


1、松解手法,包括点法、压法、摇法、滾法、推法、掌揉法、拍法、弹拨法等放松肌肉类手法,适用于急性期或者整复手法之前的准备手法。松解类手法要求:均匀、持久、有力、柔和、深透,要做到“柔中有刚、刚中有柔”。

2、整复类手法,包括俯卧拔伸法、斜扳腰椎法、牵引按压法、腰椎旋扳法等适用于缓解期及康复期。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耐受性,以及医师的治疗体会可单项或者多项组合各类整复手法。急性期可根据医师的经验以及患者的具体情况慎重选择整复类手法。

三、其他外治疗法

1、耳穴疗法:取患侧腰骶椎、肾、神门(或脾)。用王不留行籽贴压或耳针埋针治疗。

2、电针:在大肠俞、下髎接G6805-1型电针治疗仪,选择连续波刺激,频率1.0Hz,强度以患者舒适为宜,留针30min。

3、贴敷疗法:用隔物灸贴敷疼痛局部。

4、理疗:我科使用中药定向透药治疗。它利用直流电电场的作用,将中药液中的分子电离成离子,并使其经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活血化瘀、镇痛等作用。

四、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血虚证

治法:补益气血,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黄芪五物汤加减。 黄芪、桂枝、当归、白芍、川芎、、杜仲、狗脊、鸡血藤等。

2、风寒湿证

治法:祛风除湿,温经通络。

推荐方药:蠲痹汤加减。独活、桂枝、秦艽、当归、川芎、炙甘草、桑枝、海风藤、牛膝、防风、苍术、防己等。

3、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推荐方药: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桃仁、红花、独活、香附、牛膝、地龙、威灵仙、甘草、川续断、狗脊、益母草等。

4、肾虚证

治法:补肾壮腰,强筋壮骨。

推荐方药:左归饮合二仙汤加减。熟地、山萸肉、枸杞、山药、炒杜仲、甘草、川牛膝、桑寄生、独活、防风、仙灵脾、仙茅等。

并发症

未能及时治愈而诱发腰肌疼痛、功能下降等症状,不正确的坐姿,可引起肌力失调,继而使脊柱形态改变。

饮食与护理

临床上产后腰痛患者,可选以下食疗处方:

处方1:枸杞叶炖猪腰猪腰2只,枸杞叶150克。将猪腰洗净切块,与枸杞叶加水炖汤,加少许盐调味食之。

处方2:猪腰汤猪腰2只(去筋膜切碎),加核桃仁60克,黑豆90克和适量水煮熟,加点盐及葱姜调味服食。

处方3:鳝鱼汤黄鳝250克,洗净切成段煮熟成汤,加葱姜盐调味后,吃鱼喝汤。

预防

1、孕期注意锻炼,控制体重,以防巨大儿。

2、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

5、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6、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7、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8、避寒保暖。

9、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