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综合儿科、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打喷嚏、鼻流涕
疾病简介
儿童鼻窦炎,如感冒持续一周,脓涕不见减少甚至增多,以及症状加重者,应考虑鼻窦炎。鼻窦炎一般多在秋冬季发作。小儿鼻窦炎较为常见,颇受重视。其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与成人者不尽相同。各窦之发病率与其发育先后不同有关;上颌窦和筛窦较早发育,故常先受感染,额窦和蝶窦一般在2—3岁后才开始发育,故较迟受累。
病因
1、儿童鼻窦窦口相对较大,感冒易经窦口侵入鼻窦。2、自身抗病能力差,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传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红热和流行性感冒等)。3、扁桃体肿大或腺样体肥大影响正常呼吸。感冒可导致小儿鼻窦炎4、先天性免疫机能不全或特应性体质。5、在不清洁水中游泳或跳水。6、易发生鼻腔异物、鼻外伤而继发感染。7、鼻窦功能尚未成熟:年纪越小,患上鼻窦炎的机率就越大;一般来说,七岁以上的孩子,因为免疫功能以及鼻窦功能日渐成熟,鼻窦炎发生的次数也就越趋减少。8、过敏性鼻炎,小儿的过敏性鼻炎多半是遗传所导致,因此从小就患有过敏性鼻炎的人非常多,据统计,父母双方都有过敏性鼻炎史的,小孩约有80 %以上有过敏性鼻炎,父亲或母亲一方有过敏性鼻炎的,小孩有50 %的可能会被遗传,而小孩的过敏性鼻炎约有50%会并发鼻窦炎。
症状
1、急性鼻窦炎:早期症状与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症状较成人明显。故除鼻塞、脓涕多外,可有小儿鼻窦炎发热、脱水、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现。同时伴有咽痛、咳嗽;也可伴发急性中耳炎、鼻出血等;较大儿童可能主诉头痛或一侧面颊疼痛。2、慢性鼻窦炎:主要表现间歇性或经常性鼻塞、粘液性或粘脓性鼻涕,常濒发鼻出血,病重者可表现有精神不振,胃纳差,体重下降或低热,甚至可继发贫血,风湿,关节痛,感冒,胃肠或肾脏疾病等全身性疾病,造成发育不良。3、由于长期鼻阻塞和张口呼吸,导致患儿颌面,胸部以及智力等发育不良。幼儿鼻窦炎有七大症状:(1)持续性脓性鼻漏;(2)慢性鼻阻塞;(3)后鼻孔漏;(4)咳嗽:通常在睡觉及起床时较重;(5)呼吸有臭味;(6)头痛;(7)行为改变。体征上可表现为:鼻黏膜充血、鼻腔中有脓性引流或后鼻孔漏、鼻息肉和/或面及眶周肿胀,还可伴有渗出性中耳炎及腺样体肥大的体征。儿童鼻窦炎的诊断应根据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最后做出诊断。
检查
诊断编辑儿童鼻窦炎,如感冒持续一周,脓涕不见减少甚至增多,以及症状加重者,应考虑鼻窦炎。可做X光或CT,超声波检查作进一步诊断。
诊断与鉴别
暂无
治疗
1、急性儿童鼻窦炎小儿鼻窦炎:(1)及时应用抗生素,鼻局部应用鼻粘膜收缩剂(禁用鼻眼净),改善通气。(2)配合中药清热排毒。2、慢性儿童鼻窦炎小儿鼻窦炎(1)关键增强自身整体抗病功能,用正气中药,治好了才不会反复发作。(2)用清热排毒,养阴化痰中药。(3)用补脾胃的中药,打开胃口。
并发症
并发症编辑1、直接感染:鼻腔与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与消化道直接相通,鼻炎、鼻窦炎分泌物向下引流,直接刺激这些组织,引起各种病变。2、破坏骨壁感染:鼻窦炎症如果破坏鼻窦骨壁,炎症常由此延至其他组织,因为鼻窦位置不同,故引起并发症亦相异,如额窦炎易引起眶内或颅内并发症;筛窦炎破坏顶壁,侵入前颅凹,穿透侧壁,发生眶内并发症。蝶窦炎破坏颅底可引起颅脑内不同并发症,也可引起球后视神经炎。上颌窦炎可引起眶内感染及牙槽瘦管等并发症。3、经血行感染:鼻腔和鼻窦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且与眶内、颅内有复杂的联系,所以鼻炎与鼻窦炎的细菌和毒素,先破坏血管内膜形成血栓,栓子随血行传至其他器官,引起并发症。4、经淋巴管感染:鼻腔或鼻窦的淋巴管直接把炎性物质传布到其他器官或组织发病。5、经解剖通道:鼻窦骨壁有多处正常通道如筛骨上壁有许多小孔,称筛孔,主要是嗅神经纤维通向颅内的孔道,炎症可以从筛孔中传入颅内发病。此外鼻腔与鼻窦的许多血管也直接与眶内、颅内相通,炎症可沿血管通道引起并发症。7、鼻窦外伤:引起骨折、穿孔伤或手术损伤等因骨壁断裂、组织破坏,使感染易于侵入而发病。
饮食与护理
要点一:鼻窦炎的治疗分为全身及局部两类。全身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因为鼻窦炎多为细菌特别是化脓菌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最好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效果要比口服快。注意用药后的反应。要点二:局部治疗主要是引流脓液及局部滴药,常用的局部引流方法叫阴压法,要到医院去做。即用一种抽引装置将鼻腔的空气抽出,造成真空负压,从而使鼻腔内的脓液被引流出来。还可借此负压引入药物,达到直接用药的目的。这种疗法每天一次,五天为一疗程,通常进行几个疗程之后,就会收到良好效果。家长要作好孩子思想工作与医生配合好,吸引时发出“开’、的声音。要点三:简易的局部治疗还属往鼻腔内滴药,这样药液可以直接接触鼻粘膜。从而充分发挥药效,操作也简单。要点四:滴鼻药如麻黄素等多有苦味,滴鼻时容易流到咽后部,病儿会感觉不适,所以滴药后都可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咽部残留药液。要点五:麻黄素收缩血管,暂时减轻充血使鼻腔通畅,但因其还有后扩张作用。不久鼻堵又复出现,鉴于这种副作用,麻黄素不可多用,更不适合于小婴儿。要点六:房间内要通风换气,保持适当湿度。要点七:病儿病愈后游泳时不可使鼻腔进水,以防鼻窦炎复发。观察发现幼儿反复的感冒,或是每次感染后治疗不完全,而使鼻腔及鼻窦的黏膜持续发炎肿胀,造成鼻窦的开口阻塞,使得鼻窦不易排出分泌物,堆积过多后引起发炎,这就是鼻窦炎的成因。大体而言,当幼儿出现下列情形时,就要怀疑已经患有鼻窦炎,而且可能已开始恶化了:1.感冒后持续性的流黄鼻涕达两周以上。2.感冒后咳嗽持续达两周以上:鼻涕向后倒流入咽喉处,刺激粘膜引发的咳嗽反应所致。3.长期口臭:因鼻塞不通,长期以口呼吸,以致口干舌燥,失去原本唾液对口腔的清洗作用;鼻窦炎所产生的浓液流到口腔或咽喉处,也散出臭味。4.因为鼻窦接近眼眶及头底部位,鼻窦发炎自然会牵引到附近的异样感觉。5.眼角有脓性的分泌物:鼻腔内发炎产生的分泌物,经由鼻泪管往上逆流到眼角处所致。6.眼眶附近浮肿或有黑眼圈:鼻窦与眼眶相近,鼻窦发炎会阻断眼眶附近的血液循环,深部的血管瘀塞,而由皮肤呈现出暗青紫色。幼儿患病后,不似大人般能详述症状与不适,故一切端赖父母的细心观察,宝宝有无以上的现象,若有疑问则尽早带往儿科医师检查,才能及早发现病症,并对症治疗,以免转恶化成更麻烦的慢性鼻窦炎。
预防
儿童得鼻窦炎的风险比成年人高得多。首先,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比较频繁。据统计,学龄前儿童平均每年有6—8次上呼吸道感染。其次,儿童是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吸入烟雾刺激鼻子,鼻涕流不干净,从而导致鼻窦感染。由于生理构造的原因而造成的鼻腔呼吸不畅,也是鼻窦炎的重要诱因之一。鼻腔异物、鼻息肉、鼻腔肿瘤、鼻出血后纱条填塞过久等都可阻塞鼻窦开口,影响其引流通畅。此外,过敏、细菌感染、空气污染、被动吸烟、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内分泌紊乱、机体抵抗力减弱、烟酒过度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下面是几种预防鼻窦炎的方法,家长们可要看仔细,因为这些不但适用小儿患者,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患者。1、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2、游泳时姿势要正确,尽量做到头部露出水面。3、有牙病者,要及时治疗。4、急性发作时,多加休息。5、遵医嘱及时用药。6、慢性鼻窦炎者,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7、严禁烟、酒、辛辣食品。8、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9、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