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肾内科
疾病简介
绝经期妇女泌尿系统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夜尿、尿不尽感及张力性尿失禁等,然而在20世纪初期,这些泌尿道功能障碍极少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基础理论和临床研究的深入,认识了这些症状的病理生理学状况,对于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手段。 尿路感染可分为上尿路感染与下尿路感染,前者包括肾盂肾炎、肾皮质感染、肾周围脓肿、肾积脓,后者包括膀胱炎及尿道炎。
病因
老年女性尿路感染发生的原因:角化细胞减少,使阴道自洁作用降低,细菌易于在前庭和阴道内繁殖。女性虽然易发生尿路感染,但是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与机体抵抗力减弱、尿道解剖及生理特点改变及内环境异常有密切关系。
引起尿路感染的细菌多为革兰阴性杆菌,约占62.6%,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杆菌及副大肠埃希杆菌,占60%~80%。其次依次为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球菌为33.6%,其中55.6%为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另外还可见真菌、病毒、寄生菌等。还有复杂因素或院内感染的尿路感染。
多数情况下,大肠埃希杆菌的感染限于下尿道,变形杆菌感染常见于上尿道,肠道菌群中,厌氧菌比需氧菌多得多,但由厌氧菌引起的尿路感染则极少见。
症状
老年尿路感染,以上尿路感染多见,以尿路刺激征而就诊者仅占35%,其余症状多不典型。
1、上尿路感染 根据炎症的轻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除上述尿路刺激征及膀胱区压痛外,往往伴有全身表现,起病急骤、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腰痛、肾区叩痛,轻者亦可无明显症状。
2、下尿路感染 可以没有症状,也可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严重时出现混浊脓尿,称为尿路刺激征,有时伴有排尿不畅及残余尿感,下腹部胀满疼痛 ,排尿困难,有时出现冲动型尿失禁。感染严重者出现极度膀胱痉挛、尿频而排尿不畅。
检查
急性期可有急性炎症表现,如血白细胞数升高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等,但下列检查对诊断更有意义。
1、尿常规检查 是最简便而可靠的检测方法,宜留清晨第一次尿液待测。凡每个高倍视野下超过5个(5个/HP)白细胞称为脓尿,约96%以上有症状尿路感染(UTI)患者可出现脓尿。直接镜检法很不可靠,检测尿白细胞排泄率较为准确,但太繁琐。现主张采用白细胞脂酶试验,当白细胞超过10个/ml时呈阳性反应,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6%和94%~98%。急性泌尿道感染除有脓尿外,常可发现白细胞管型、菌尿,有时可伴显微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尤其是布鲁杆菌、奴卡杆菌及放线菌(包括结核杆菌)感染时。偶见微量蛋白尿,如有较多蛋白尿则提示肾小球受累及。
2、尿细菌学检查 95%以上UTI由革兰阴性菌引起,在性活跃妇女可出现腐生性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而一些寄生在尿道口、皮肤和阴道的细菌,如表皮葡萄球菌、乳酸杆菌、厌氧菌、棒状杆菌(白喉杆菌)等很少引起UTI。除特殊情况外,尿培养出现2种以上细菌多提示标本污染。以往认为清洁中段尿培养菌落计数大于105/ml有临床意义,小于104/ml为污染所致。现在发现许多UTI患者菌落计数并不高,甚至只有102/ml,其原因可能包括:急性尿道综合征;腐生性葡萄球菌和念珠菌感染;已开始抗生素治疗;快速利尿;尿液极度酸化;尿路梗阻;腔外感染等。美国传染病学会推荐使用下列标准:有下尿路感染症状、菌落计数103/ml者;有肾盂肾炎症状、菌落计数104/ml者可考虑感染,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在前者为80%和90%,后者均为95%。
3、UTI定位检查 包括侵袭性检查和非侵袭性检查。双侧输尿管导管法准确性很高,但必须通过膀胱镜或经皮穿刺肾盂取尿,故为创伤性检查而不常用。膀胱冲洗法简便易行,临床常用且准确度大于90%。具体方法为从导尿管中注入2%新霉素溶液40ml使膀胱灭菌,再以盐水冲洗,然后收集流入膀胱内的尿液作培养,每10分钟取尿标本一次,连续3次。如为膀胱炎,细菌培养应为阴性;如为肾盂肾炎则为阳性,且菌落数递次上升。
诊断与鉴别
1、发热性疾病 当急性尿路感染尿路症状不明显,但全身感染症状突出时,易与流感、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相混淆。
2、腹部器官炎症 有些尿路感染无尿路局部症状,而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易与急性胃肠炎、阑尾炎及附件炎相混淆。
3、急性尿道综合征 是一组最常见的与尿路感染有关的综合征,主要指下尿路感染综合征,即尿频、尿急、尿痛或排尿不适、膀胱区疼痛等。但既无脓尿也无细菌尿,其病因不明,多见于中老妇女,尿频常较排尿不适的表现更为突出,均有长期使用抗生素而无效的病史。
4、肾结核 有些尿路感染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膀胱刺激征明显,易误诊为肾结核。需进行实验室检查相鉴别。
治疗
1、膀胱湿热证:尿频、尿急、尿痛,少腹拘急,口渴,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清利膀胱(湿热)。八正散加减。
2、肝经湿热证:小便短涩不畅或混浊,少腹拘急疼痛,口苦,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脉弦滑数。清利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加减。
3、阴虚湿热证:腰酸,头晕耳鸣,口干,排尿不畅,尿热、尿痛,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通淋。知柏地黄汤加减。
4、脾肾亏虚证: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头晕,尿频,余沥不尽,少腹坠胀,遇劳则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或细弱。补益脾肾,佐以清热利湿。无比山药丸加减。
5、气滞血瘀证:排尿不畅,小腹拘急疼痛,尿热、尿痛,有时尿血,口苦,舌暗红有瘀斑,脉弦或弦细。理气化瘀。桂枝茯苓丸加减。
西医治疗
一般治疗 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替代治疗能有效防止复发性尿路感染。饮用乳酸杆菌饮料或乳酸菌药片以保持正常阴道嗜酸杆菌的生长。
治疗用药
复方金钱草颗粒 尿感宁颗粒 石黄抗菌片。
并发症
大多数尿路感染,特别是膀胱炎属自限性疾病。重症病例经治疗后仍持续高热和血白细胞显著增高,应警惕并发症的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种:
1、肾乳头坏死 常发生于严重肾盂肾炎伴有糖尿病或尿路梗阻时。可并发革兰阴性菌败血症,或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2、肾周围脓肿 常由严重肾盂肾炎直接扩展而来。多有糖尿病、尿路结石等不利因素。
3、感染性结石 变形杆菌等分解尿素的细菌所致的肾盂肾炎常可引起肾结石,称为感染性结石。因抗菌药不易到达该处,易导致尿路感染治疗失败。感染加上尿路梗阻,可导致肾实质破坏而肾功能损害。
4、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多发生于急性尿路感染,特别是使用膀胱镜检或导管后。严重的复杂性尿路感染,特别是并发急性肾乳头坏死者也易发生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
饮食与护理
绝经期尿路感染食疗(仅供参考,详细请咨询医生):
柿饼灯心草汤:柿饼2个,灯心草6克,白糖适量,煎汤饮食。有清热利尿,通淋止血之功效。可治尿道炎、膀胱炎及血尿患者。
绿豆车前草汤:绿豆60克,赤小豆30克,车前草,白糖各适量,加水煮服。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绿豆粥:绿豆50克,粳米50克,白糖适量。将绿豆洗净,用水浸泡8小时,强火炖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绿豆破裂,加入粳米继续熬煮至烂。加入白糖。每日2次,每次一碗,作早餐及午后点心食用。夏季可作冷饮频食。
车前子豆汤:绿豆50克,黑豆50克,车前子15克,蜂蜜1匙。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好,用绿豆、黑豆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至豆烂熟,离火,弃药包,调人蜂蜜即成,吃豆饮汤。适用于小便不利,尿短急痛,腰酸腰痛患者。
忌吃
护理
绝经妇女尿路感染易复发。
注意事项
预防
预防:减少已知易感因素是预防尿路感染的关键。注意外阴部清洁,勤换内裤,多饮水,每2~3 小时排尿1 次,这是最简单而又最实用的清除尿路内细菌的方法。尽量避免尿路器械检查,接受检查后48h 应作尿细菌培养,以前曾有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或现有尿路功能或解剖上异常者,器械检查前后48h 应口服抗生素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