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肠石性肠梗阻 > 肠石性肠梗阻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普通外科

疾病简介

肠石是由不溶水和消化液的钡盐、钙盐等沉淀物、吞入物或正常存在于肠内的物质生成的胆酸结石。由该结石堵塞肠腔狭窄处所引起的梗阻称为肠石性肠梗阻。

病因

原发性因素(55%):
原发性肠内胆酸结石可能是由于胃酸分泌过多,使近端空肠pH降低,或因细菌在肠袢中过度繁殖,致使空肠pH下降,同时将胆盐分解形成胆酸,胆酸在pH较低的空肠中不溶于水形成胆酸结晶,胆酸结晶可作为结石的核心。
继发性因素(45%):
与某些不能溶解或消化的无机盐,食物或异物等在胃肠道形成特殊的凝固物或硬块,成为肠结石,结石增大堵塞小肠,即导致肠石性肠梗阻。

症状

肠石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与胆石性肠梗阻相似,开始常为部分性梗阻,当肠石随着肠蠕动下移至肠腔较小的回肠末端时即可出现完全性肠梗阻,所以梗阻部位也多见于回肠末端,少数病例可见于十二指肠,结肠,直肠等部位,当肠石擦破或压迫肠黏膜坏死后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亦可引起肠扭转,肠壁坏死,穿孔而形成弥漫性腹膜炎,有时可在呕吐物或粪便中见到褐红色果实皮或毛发等物。

检查

1.X线腹部平片 表现为部分性或完全性肠梗阻的征象,钡餐或钡剂灌肠显示为肠攀扩张和肠腔内充盈缺损。
2.胃十二指肠镜检查 对胃石,十二指肠梗阻有较大的帮助。
3.B超检查 可见到肠腔内有强烈的食糜反流和弧形不均质的强回声带,回声带后方有递次衰减的声影。

诊断与鉴别

根据病史,结合X线,内镜及B超检查,诊断一般不难,但表现不典型者只能经手术而作出诊断。

治疗

暂无资料

西医治疗
少数病人经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口服液状石蜡等非手术治疗可缓解症状。大多数仍需手术治疗。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大多数专家主张先试用手压碎肠石挤入大肠,若失败则施行肠管切开取石。若有肠坏死者则行肠部分切除术。

治疗用药
解痉止痛针剂、口服液状石蜡

并发症

肠扭转,肠壁坏死和穿孔是本病常见并发症。

饮食与护理

少吃含淀粉大的食物如:土豆、 芋头 、粉丝、 粉条、 红薯、凉粉等,采用少食多餐,定时进餐,不要吃过于坚硬和不消化的辛辣食物。
可吃半流饮食,如面条、馄饨、小米红枣粥、包子、面包、苏打饼干、烩豆腐、清蒸鱼、烩鲜嫩菜末等。产气的食物如牛奶、豆浆以及含粗纤维多的食物,如芹菜、黄豆芽、洋葱等均不宜食用。吃些瘦肉、鱼虾、动物血、动物肝肾、蛋黄、豆制品以及大枣、绿叶菜、芝麻酱等富含蛋白质及铁质的食品。

忌吃


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

注意事项

预防

本病暂无有效预防措施,早发现早诊断是本病防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