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脑血栓 > 脑血栓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神经内科、神经外科

常见症状:手足麻木、上肢麻木、昏迷、言语紊乱、大小便失禁、四肢麻木、反应迟钝、感觉迟钝、口角歪斜无法说话、失语

疾病简介

  (别名:中风,脑血栓形成,)脑血栓形成是指在颅内外供应脑部的动脉血管壁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液成分改变或血粘度增加等情况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闭塞而言。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高血脂症和高血压等可加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脑血栓形成的好发部位为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基底动脉下段、椎动脉上段,椎一基底动脉交界处,大脑中动脉主干,大脑后动脉和大脑前动脉等。其它病因有非特异动脉炎、钩端螺旋体病、动脉瘤、胶原性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和头颈部外伤等。

症状

1、呈突然起病,常开始于一侧上肢,然后在数小时或一、二天内其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进行性累及该侧肢体的其他部分。  2.多数不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较大动脉闭塞后数日内发生的继发性脑水肿可使症状恶化并导致意识障碍,严重脑水肿还可引起致命性的颅内结构移位(脑疝)的危险。  3.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最易受累,出现对侧偏瘫(程度严重)、偏侧麻木(感觉丧失)、同向偏盲,主侧半球(通常为左侧)受累时可表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时则发生失用症。  4.颈内动脉:可引起同侧眼失明,其他症状常常与大脑中动脉及其深穿支闭塞后出现的症状体征难于鉴别。  5.大脑前动脉:不常见,一侧可引起对侧偏瘫(下肢重,上肢轻)、强握反射及尿失禁。双侧受累时可引起情感淡漠、意识模糊,偶可出现缄默状态及痉挛性截瘫。  6.大脑后动脉:可有同侧偏盲、对侧偏身感觉丧失、自发的丘脑性疼痛、或突然发生不自主的偏身抽搐症;优势半球受累时可见失读症。

检查

  1、血尿常规、血沉、血糖、血脂及心电图应列为常规检查项目。  2、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细胞数和蛋白多正常。  3、脑血管造影。  4、头颅CT扫描。  5、磁共振(MRI)。  6、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诊断与鉴别

诊断标准:  1、发病年龄较高,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中风危险因素或有过短暂脑缺血发作。  2.多静态发病,在睡眠中或睡醒后出现症状,常逐渐加重。多无剧烈头痛及意识障碍,偏瘫、失语体征明显。3.脑脊液多正常。CT扫描可见脑缺血病变的低密度区域(发病6小时以内多正常)。脑血管造影可显示血栓部位、程度及侧支循环情况。多普勒可检测脑血流情况,有助于诊断。进行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流变、心电图等项检查,以便同脑出血、脑栓塞等鉴别。鉴别诊断应与脑出血、脑栓塞、颅内占位病变鉴别。

治疗

1、中医疗法:方法一:把橘叶180克(新鲜的),鲜生姜120克,鲜大葱80克这三味一起捣烂成泥,加水,放到锅中蒸熟,取适量贴于头顶,每日一次,连续使用1-2个月。方法二:制当归、白附子、僵蚕、全蝎各30克。放在一起研成细末,然后用热黄酒送服,每次3克,一日3次。方法三:制豨莶草50克,干地黄15克,盐知母20克,当归15克,枸杞子15克,炒赤芍29克,龟板10克,牛膝10克,菊花15克,郁金15克,丹参15克,黄柏5克。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可以养阴清热,通经活血。方法四:钩藤15克(后下),牡蛎30克(先煎),生石决明30克,生川军4.5克(后下),枳实12克,茯苓12克,黄芩9克,天竺黄9克,丹皮9克,炒槐花9克。用水煎服,每天用药一剂,每日服用2次。西医治疗 (一)急性期:以尽早改善脑缺血区的血液循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为原则。  1、缓解脑水肿:梗塞区较大严重患者,可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  2.改善微循环:可用低分子右旋糖苷,能降低血粘度和改善微循环。  3.稀释血液:①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通过静脉放血,同时予置换等量液体;②高容量血液稀释疗法:静脉注射不含血液的液体以达到扩容目的。  4.溶栓:①链激酶。②尿激酶。  5.抗凝:用以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发生。①肝素。②双香豆素。  6.扩张血管:一般认为血管扩张剂效果不肯定,对有颅内压增高的严重患者,有时可加重病情,故早期多不主张使用。  7.其他:本病还可使用高压氧疗法,体外反搏疗法和光量子血液疗法等。  (二)恢复期:继续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和言语功能训练,除药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疗、体疗和针灸等。此外,可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如潘生丁或阿斯匹林等,有助于防止复发。治疗用药

并发症

  可并发脑溢血和高血压。

饮食与护理

  一、脑血栓食疗方  1、 葡萄汁、芹菜汁各1份,温开水服用,每天2-3次。20天为一疗程。使用于中风、高血压病人。  2. 葵花子,早晚1把,剥壳食仁,同时配服芹菜汁半杯,连服30天。适用于中风、高血压的病人。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3. 清萝卜汁,每天30毫克,日2次,连用10天。适用于伴有血压增高的中风病人。  4. 白木耳或黑木耳30克,清水浸泡一夜,于饭锅上蒸1-2小时,加入适量的冰糖。于睡前服用,对中风高血压、眼底出血、血管硬化、冠心病均有治疗作用。  5. 绿豆100克,海带50克,加水煮烂,放入冰糖后,适量服用。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6. 白菊花适量,用开水浸泡,常服用有降血脂和降血压的作用。  7. 花生米适量,加醋泡7天后,每天早晚各服花生米10粒,有一定降血压作用。  8. 香蕉2只,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蒸。每日2次,连服数日。对中风伴有便秘者有显著疗效。  9. 冬瓜100克,煮熟取汁服。对中风伴有血糖高,或有水肿者有好处。  10. 苦瓜做菜,对中风伴血糖高者有辅助治疗作用。  11、 黄豆60克,煎服,对中风腿抽筋有治疗作用。  12. 芝麻15克,捣烂,同蜂蜜30克调和,每天早晨空腹服一剂,分三次服,连服1星期,对中风便秘者,有治疗效果。  13. 常食新鲜柚果汁,能降血糖。适用于中风伴血糖高者。  14. 山楂肉15克,水煮熟,果饮并食。日1次,连服1个月。有山楂干切片,煮水代茶饮。亦有效。适用于中风、冠心病、高血脂症者。  15. 每日进醋5-10毫升,或用醋泡花生米一昼夜,每日晨起吃10粒。1星期为一疗程。适用于中风伴高血压者。  16. 每晨空腹进糖醋大蒜1-2粒,并喝少许糖醋汁。适用于中风伴有高血压及高血脂症者。  17. 每次1只鲜苹果,每日2次,可常服。适用于中风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  18. 大枣10枚,芹菜根60克,煎水常服。适用于中风伴有高胆固醇血症者。  19. 黄豆及大豆制品,连服8星期,可使血液中之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  ⒛ 鲜猕猴桃,或其果汁制品,具有降低胆固醇及甘油三脂的作用,对中风者有好处。  21、黑木耳6克,用水泡发,加入菜肴或蒸食。可降血脂、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  22、芹菜根5个,红枣10个,水煎服,食枣饮汤,可起到降低血胆固醇作用。  23、吃鲜山楂或用山楂泡开水,加适量蜂蜜,冷却后当茶饮。若脑梗塞并发糖尿病,不宜加蜂蜜。  24、生食大蒜或洋葱10-15克可降血脂,并有增强纤维蛋白活性和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25、脑梗塞病人饭后饮食醋5-10毫升,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26、蜂蜜桃仁汤   蜂蜜15克,桃仁10克,草决明12克   将桃仁、草决明加水煎熬,滤除药渣,取其液加蜂蜜调匀,每日2次,20天为一疗程。   适用于高血压患者和防治脑中风、脑血栓形成.  推荐食疗方剂  ①主食:菊花粥、山楂粥、玉米粥。  ②菜肴:清蒸茄泥、黄鱼参羹、凉拌生菜、炒芹菜。  ③饮料:菊花饮、山楂消脂饮、荷叶饮。  ④汤:紫菜汤、银耳汤、菠菜鸡蛋汤、蘑菇汤。  二、脑血栓吃哪些对身体好?  1、多吃优质蛋白,如鱼,瘦肉,牛奶,鸡蛋,豆腐及豆制品。  2、多吃富含维生素B、C、E的食品,如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蛋。  3、饮食要以清淡为主,过咸会引起高血压。  4、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如笋干,辣椒,绿豆,香菇,银耳等,可以增加肠胃蠕动,避免大便干燥。应多喝水,不要因为行动不便,害怕小便而不敢喝水,这对脑血栓治疗是非常不利的。  5、体型肥胖的病人要限制主食的摄入量,将体重降至正常或接近标准体重。之后控制每天的饮食量,病人吃不饱可以用蔬菜、豆制品补充,养成吃饭八分饱的习惯。  三、脑血栓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1、忌高脂肪、高热量食物:若连续长期进高脂肪、高热量饮食,可使血脂进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样硬化斑块容易形成,最终导致血栓复发。忌食肥肉、动物内脏、鱼卵等,少食花生等含油脂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用或少用全脂乳、奶油、蛋黄、肥猪肉、肥羊肉、肥牛肉、肝、内脏、黄油、猪油、牛油、羊油、椰子油;不宜采用油炸、煎炒、烧烤烹调。  2、忌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少甜味饮品、奶油蛋糕的摄入;忌食过多酱、咸菜等。  3、忌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  4、忌嗜烟、酗酒: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血栓的诱因之一。忌吃护理 暂无资料注意事项

预防

  预防:  (1)生活起居  1、饮水充足  每日正常饮水量应达2000~2500毫升,对老年人来说,更要多饮水,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其血液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血粘度,减少脑血栓具有浓、粘、聚、凝的特点,多饮水有利于降低粘度,减少脑血检形成的危险性。  2、戒降烟酒  要戒降烟酒,限制食盐摄入量,每天最好不超5克,同时饮食不要肥腻。 ④劳逸结合  用脑要适度,不要持续时间太长,60岁以下者用脑一小时,应休息10分钟左右,60岁以上者用脑半小时,应休息5~10分钟,以免过于疲劳而诱发脑中风。  3、生活规律  老年人生活要有规律,因为老年人生理调节和适应机能减退,生活无规律,易使代谢紊乱,促进血栓形成。  4、忌饭后就睡  饭后血液聚集于胃肠,以助消化器官之血供,而脑部血供相对减少,同时吃过饭就睡,血压下降,可使脑部血供进一步减少,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因此,最好饭后半小时再睡。  5、体位变化要缓慢 脑血栓形成往往发生于夜间,尤其是上厕所时刻。因为夜间本身血流缓慢,加上起床时体位变化,易造成心脑供血不足,所以夜间临厕时一定清醒后,缓慢起床。其实,平时做家务也要注意体位变化不要太快,以免引起脑部缺血。  6、注意天气变化  老年人天气适应能力减弱,过冷过热皆可使血粘度增加,诱发脑中风,因此,气温变化骤冷骤热时一定要采取相应防范措施。  7、控制体重  通过运动消耗体内过多脂肪,以降低血脂减少脑中风危险性。 ⑩慎用药物 久服催眠药、镇静药、抗精神药、止血药、利尿药、清热药(如复方氨基比林)、防哮喘药(如氨茶碱),可使脑中风机会增多。  (2)情志调养  情绪要稳定,经常保持乐观、豁达、愉快的心情,切忌狂喜、暴怒、忧思、悲痛。因为长期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易使神经体液调节机能紊乱,引起心脑血液循环紊乱而诱发中风。  (3)气功疗法  老年人存在脑血栓易患危险因素时,在未中风之前,可以采取气功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功法可供参考:升降调息功、中风导引功、导引静坐功、健脑功、舒筋活血功。  一、脑血栓后头痛应如何处理 头痛脑血栓形成的一个伴随症状,且往往随着整个脑血栓的好转而缓解或消失,所以针对脑血栓的治疗,也就是解除了产生头痛的病因。脑血栓急性期的治疗原则是改善脑循环、防治脑水肿、治疗合并症。  (l)一般支持疗法:脑血栓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加强调养护理,给予低流量吸氧,每天补充足够的水及营养。昏迷患者应注意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翻身,防止吸人性肺炎 肺炎及褥疮,有发热及合并肺部感染者,应及早应用抗生素进行抗菌。  (2)改善脑的血液循环:恢复血液供应一般采用扩容和血管扩张剂治疗,可以改善脑的血液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促进侧枝循环建立,以缩小梗塞范围。目前临床常用的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7O6代血浆、烟酸、罂粟碱、维脑路通、654-2、复方丹参液、川芎嗪、抗栓丸、己酮可可碱、培他定等。脑血栓急性期有脑水肿症状,如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宜用扩血管药和扩容药。  (3)防止脑水肿:大面积的脑梗死以及颈内动脉血栓形成等,均能产生严重的脑水肿,使颅内压升高而诱发脑缅,危及生命。所以对于脑血栓急性期,提倡降颅压治疗。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是高渗液、利尿剂及自由基清除剂。  (4)抗凝疗法:适用于高凝状态的患者,目的是防止血栓扩大而加重病情。但抗凝治疗时必须每日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纤维蛋白原测定。  (5)溶血栓疗法:国内常用链激酶、尿激酶溶解血栓以及蝮蛇抗栓酶。国产尿激酶2万单位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中静滴,每分钟50滴,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  二、脑血栓的危害 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多见于中老年人,无显著性别差异。它是由于脑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引起的。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硬化。由于脑动脉硬化,管腔内膜粗糙、管腔变窄,在某些条件下,如血压降低、血流缓慢或血液粘稠度增高、血小板聚集性增强等因素的作用下,凝血因子在管腔内凝集成块,形成血栓,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从而使血管供血区的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