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神经内科、中医内科
疾病简介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acute suppurative myelitis)极为罕见,是由急性化脓性感染后引起急性脊髓炎症,本病常并发脊髓内脓肿。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直接由于脊髓邻近组织感染,如脊椎枪弹伤所致的开放性感染性伤口;也可通过血源性感染,如来自胸腔内感染、心内膜炎、齿龈或牙周脓肿、子宫或阑尾炎切除后以及臀部疖肿等,引起急性脊髓炎症。
较少数病例是医源性感染,由神经外科手术所致,极少数病例由中枢神经系统侵袭性诊疗操作引起。
二、发病机制
脊髓邻近组织急性化脓性感染后累及脊髓。急性期脊髓肿胀、软化、充血、白细胞浸润;脊髓内神经元变性或消失,小胶质细胞增生。
急性期后可渐渐形成脊髓内脓肿,并有脓腔壁形成,其周围可有轻度或中度的炎性细胞,脊髓内的上、下行传导纤维均可因神经元轴突输送的营养障碍而退变。
症状
本病多累及胸段脊髓,最初有畏寒及发烧,出现根性疼痛,迅速发展成截瘫,一般数天内即达症状的高峰。损害平面以下感觉完全缺失,并有大小便括约肌障碍,脑膜及脊神经根刺激性症状明显。
实验室检查可见外周血中白细胞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血细菌培养阳性。腰穿脑脊液细胞数增多,椎管呈完全或不完全的梗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脊髓碘剂造影或脊髓MRI可以肯定脓肿的确切位置。
本病诊断要点:于全身或局部化脓性感染后起病,高热,截瘫、大小便功能障碍,血细菌培养阳性。
检查
1、急性期周围血象白细胞(WBC)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出现不成熟细胞。
2、脑脊液(CSF)外观浑浊、脓样,白细胞计数在1000~10000/mm3,少数病例更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可占白细胞总数的90%以上。有时脓细胞集积呈块状物,此时涂片及致病菌培养多呈阳性。偶有首次腰穿正常,数小时后复查变为脓性。蛋白升高,可达1.0g/L以上。糖含量降低,可低于0.5mol/L以下。氯化物含量亦降低。
3、细菌抗原测定 常用的方法有聚合酶链反应(PCR)、对流免疫电泳法(CIE)、乳胶凝集试验(L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法(RIA)等。
4、其他选择性的检查项目 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尿素氮、尿常规。
1、X线摄片检查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患者胸片特别重要,可发现局部脓肿。
2、脊髓碘剂造影或脊髓MRI检查。
诊断与鉴别
应与急性硬膜外脓肿鉴别,后者常在急性细菌性感染后3~4周形成,有明显而剧烈的神经根痛,脊柱压痛明显。腰穿压颈试验(Lumbar puncture)阳性。
治疗
暂无治疗方案。
西医治疗
1、治疗
应选择适当而足量的抗生素,多立即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如果脊髓碘剂造影或脊髓MRI可以肯定脓肿的确切位置,应行切除术,并做脓腔引流,以期脓肿局限,改善预后。
2、预后
常可遗有不同程度感觉障碍、瘫痪和尿便障碍。
治疗用药
注射用盐酸克林霉素、巴氯芬片、磷霉素钙胶囊、益髓颗粒、钆双胺注射液。
并发症
可造成脊髓或神经根损害而导致瘫痪和尿便障碍。脊髓不同部位损伤,造成不同平面的截瘫。
饮食与护理
急性化脓性脊髓炎吃哪些食物对身体好: 饮食:以清淡为主,少食辛辣之物,少食膏粱厚味。
忌吃
护理
1.注意适当休息,勿过劳掌握动静结合,休息好,有利于疲劳的恢复;运动可以增强体力,增强抗病能力,两者相结合,可更好的恢复。
2.继续服用药物,做好护理。
3.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注意事项
预防
1、预防脊髓邻近组织感染累及脊髓。
2、严格执行诊疗操作常规,预防由神经外科手术及诊疗操作所致的医源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