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麻痹症 > 麻痹症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神经内科、小儿内科

疾病简介

小儿麻痹症又称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以下简称polio),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称小儿麻痹症(Infantile paralysis)。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自50年代末普遍采用疫苗预防本病后,其发病率已大大下降,天花于70年代被消灭后,小儿麻痹症已定为本世纪末下一个被消灭的目标。

病因

脊髓灰质炎病毒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大量存在于患者的脊髓和脑部,在鼻咽部、肠道粘膜与淋巴结内亦可查到,按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Ⅰ、Ⅱ、Ⅲ3个血清型,型间偶有交叉免疫。病毒可用人胚肾、人胚肿、猴肾及Hela细胞等培养。耐寒,低温(-70℃)可保存活力达8年之久,在水中,粪便和牛奶中生存数月,在4℃冰箱中可保存数周,但对干燥很敏感,故不宜用冷冻干燥法保存。为耐热。60℃30分钟可使之灭活,煮沸和紫外线照射可迅速将其杀死。能耐受一般浓度的化学消毒剂,如70%酒精及5%煤酚皂液。但对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漂白粉等敏感,可将其迅速灭活。

症状

小儿或青年发热,出现不对称的弛缓性肢体瘫痪或延髓麻痹而无感觉障碍者,经常几乎都是脊髓灰质炎,不过也可能由柯萨奇病毒和某些埃可病毒和肠病毒71型引起的。脊髓损害以腰段颈椎为主。脑干或大脑也可被侵袭。神经原受毁坏,瘫痪不能恢复;如充血水肿挤压可不同程度或完全恢复。瘫痪特点是弛缓性、双侧不对称,不按周围神经干支配区分布,不伴感觉障碍非均衡性。起病可缓可急,主要表现为发热,一般在38℃ ~39 ℃之间,伴多汗,并有咳嗽、流涕等上呼吸道炎症现象,经过2~3天体温可恢复正常。1~6天后,再次发热,与第一次发热形成两次发热高峰,即“双相热型”。这是脊髓灰质炎发热的特殊热型,凭此可与感冒相鉴别。随后,逐渐出现肌肉疼痛、知觉过敏、项背强直,以至出现肢体瘫痪等典型症状。

检查

1、重力线的测量 通常可采用卧位皮尺法及站立位重锤法两种,连续和重复的测量,可判断重力线变化的动向及治疗效果。 2、肌力检查 检查某一组肌肉主动收缩时力量的大小、运动幅度、速度与连续运动的耐力,是一种客观了解麻痹肌肉的病废程度与现有功能的重要方法,也是制定合理手术方案及检查效果的重要依据。检查时,可令病人作抗阻力运动。如麻痹程度重、无力运动肢体时,则令作主动收缩检查。 3、肌电图检查 肌电图可定性判断肌肉功能,有助于鉴别诊断、观察疗效与判断预后。 小儿麻痹症后遗症的肌电图表现为:在急性期,可呈现静息状态,随着恢复期的来到,可出现动作电位,常为多相电位。这种动作电位可以反映出肌肉受累的程度和范围,此外在鉴别诊断上,可以鉴别神经元性与椎管外周围神经性。因周围神经损害总是前支及后支同时受累,而神经元损害则仅仅是前支所支配的肌肉受累。 4、脑电图检查。

诊断与鉴别

1、若在出生后或生后不久即有神经系统异常,肢体瘫痪,发病原因可以排除小儿麻痹症,应考虑是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如脑缺氧、脑或臂丛产伤等。 2、 若症状发生于6岁以后,则有可能是因为脊柱结核、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椎管内肿瘤等引起的。 3、若有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踝阵挛、病理性反射阳性时,即可排除小儿麻痹症,而可能是上神经元损害所致,包括各种类型的脑炎、脑膜炎、脑或脊髓损伤、肿瘤等。 4、若病症呈持续逐渐加重,则应考虑其他疾病,如肿瘤、结核、肌营养不良等。而小儿麻痹症是呈现逐渐好转的。 5、若合并有感觉障碍、小便失禁,则应考虑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马尾及周围神经损伤,其特点是感觉与运动神经混合伤。所以臀部注射性坐骨神经伤应与小儿麻痹症鉴别。

治疗

症状体现:发热出汗,咳嗽流涕,咽红咽痛,全身不适,或有头痛、呕吐、腹痛、腹泻、便秘,伴有精神不振、嗜睡或烦躁不安。舌红,苔薄白,脉濡数。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疏风利湿。

西医治疗
(1)加壮他敏或芗如地巴唑肌肉注射,从小剂量开始,20~40天为一个疗程,可根据病情用1~2个疗程或更多,具体用药须由医生确定。 (2)用谷氨酸钠治疗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具体用法用量须由医生确定。 (3)对发热较高,病情进展迅速者,可采用丙种球蛋白肌注。 (4)口服镇静剂,必要时服盐酸哌替啶及可待因,减轻疼痛和减少肌痉挛。 (5)重症患者可予强的松口服或氢化可的松静滴,一般用3~5日,继发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 (6)静脉注射50%葡萄糖液加维生素C1~3克,每日1~2次连续数日,以减轻神经水肿。 (7)可用强的松或地塞米松等作激素治疗补充营养,保持体液平衡。 (8)可口服大量维生素C及B族。

治疗用药
注射用乙酰谷酰胺 地巴唑片 阿加曲班注射液。

并发症

  前期常常并发有纳呆,恶心、呕吐、便秘、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延髓型麻痹病情多属严重,常与脊髓麻痹同时存在,常发生呼吸中枢损害,可能出现呼吸停顿、脉搏细速和血压先升后降。可继发支气管炎、肺炎、肺不张、急性肺水肿等。初起表现焦虑不安,继而神志模糊,进入昏迷,发生严重呼吸衰竭。呼吸肌麻痹一般在10天内开始恢复,最终完全恢复。极个别需长期依赖人工呼吸器,脑神经受损复元需要一定时日,但很少留有后遗症。胃肠道麻痹可并发急性胃扩张、胃溃疡、肠麻痹。  在急性期过后1~2周瘫痪肢体大多以远端起逐渐恢复,腱反射也逐渐复常。最初3~6个月恢复较快,以后仍不断进步,但速度减慢,1~2年后仍不恢复发展成为后遗症。若不积极治疗,则长期瘫痪的肢体可发生肌肉痉挛、萎缩和变形,如足马蹄内翻或外翻、脊柱畸形等。由于血液供应不良,局部皮肤可有水肿,骨骼发育受阻,严重影响活动能力。长期严重瘫痪、卧床不起者,骨骼萎缩脱钙,可并发高钙血症及尿路结石。

饮食与护理

1、瓜蒌根粉15克,粳米50克,共煮成粥。适于肺热津伤者。 2、鲜百合、粳米各50克,白糖适量。米煮粥至半熟加入百合同煮至熟,调入白糖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3、山药、薏苡米各60克,柿霜饼24克,山药、薏米煮熬至熟,再将柿霜饼顾碎入粥中,熬至熟烂即成。适于肺热伤津者。 4、赤小豆50克,粳米200克煮成粥,放入适量食盐、少许味精即成。适于湿热浸淫者。5、冬瓜200克,去皮煮汤。适于湿热浸淫者。 6、薏米500克,煮粥加适量白糖即可。适于湿热浸淫者。 7、白粳米150克,武火煮沸,文火焖熟,用于日常正餐。适于脾胃虚热者。 8、山药200克,陈皮3克,红枣500克,鲜扁豆50克。将红枣肉、鲜扁豆切碎,山药切薄片,陈皮切丝,共同合匀,做成糕,上笼,用武火蒸20分钟即可。适于脾胃虚热者。 9、红枣10个,粳米100克共煮粥,熟后加冰糖汁少许即成。适于脾胃虚热者。 10、桑椹蛋糕:桑椹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30克,共煎汁,将汁同500克鸡蛋、300克糖、20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入发面,待面发起后,加碱,试好酸碱度,做成糕上笼蒸熟即可。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11、枸杞子30克,粳米100克,共煮成粥即可。适用于肝肾亏虚者。 12、治疗小儿麻痹症的食疗方包括猪肾22上洗净切成颗烂状,和粳米30克,加入适量葱白、五香粉、生姜、食盐共煮成粥。食用后对小儿麻痹后遗症有显效。适用于肝能亏虚者。

忌吃


护理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 一、自动免疫 最早采用的为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Salk疫苗),肌注后保护易感者的效果肯定,且因不含活疫苗,故对免疫缺陷者也十分安全。某些国家单用灭活疫苗也达到控制和几乎消灭脊髓灰质炎的显著效果。但灭活疫苗引起的免疫力维持时间短,需反复注射,且不引起局部免疫力,制备价格又昂贵是其不足之处。但近年改进制剂,在第2个月、第4个月,第12~18个月接种3次,可使99%接种者产生3个型抗体,至少维持5年。减毒活疫苗(Sabin疫苗,Oral polio-virus vaccine,OPV)目前应用较多,这种活疫苗病毒经组织培养多次传代,对人类神经系统已无或极少毒性,口服后可在易感者肠道组织中繁殖,使体内同型中和抗体迅速增长,同时因可产生分泌型IgA,肠道及咽部免疫力也增强,可消灭入侵的野毒株,切断其在人群中的传播,且活疫苗病毒可排出体外,感染接触者使其间接获得免疫,故其免疫效果更好。现已制成三个型的糖丸疫苗,可在2~10℃保存5个月,20℃保存10天,30℃则仅保存2天,故仍应注意冷藏(4~8℃)。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分2或3次空腹口服,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口服疫苗后很少引起不良反应,偶有轻度发热、腹泻。患活动性结核病,严重佝偻病,慢性心、肝、肾病者,以及急性发热者,暂不宜服疫苗。有报告认为经人体肠道反复传代后疫苗病毒株对猴的神经毒力可增加,近年来普遍采用OPV国家发现瘫痪病例证实由疫苗株病毒引起,大多发生在免疫低下者。故目前都认为减毒活疫苗禁用于免疫低下者,无论是先天免疫缺陷者,或因服药、感染、肿瘤引起的继发免疫低下均不可用。也应避免与服OPV者接触。也有人主张这种病人宜先用灭活疫苗,再以减毒活疫苗加强,但多数主张只采用灭活疫苗。

注意事项

预防

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现在我国使用I、II、III型混合糖丸疫苗,是由减毒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的,2个月~7岁的易感儿为主要服疫苗对象,但其他年龄儿童和成人易感者也应服苗。大规模服疫苗宜在冬春季进行,出生2个月后开始服用,勿用热开水送服,以免将疫苗中病毒灭活,失去作用。糖丸疫苗分1型(红色)、2型(黄色)、3型(绿色)、2、3型混合糖丸疫苗(兰色)、及1、2、3型混合糖丸疫苗(白色)。自2个月开始服,分三次口服,可顺序每次各服1、2、3型1粒,或每次服1、2、3型混合疫苗1粒,后者证明免疫效果好,服用次数少,不易漏服,故我国已逐渐改用三型混合疫苗。每次口服须间隔至少4~6周,最好间隔2个月,以防可能相互干扰。为加强免疫力可每年重复一次,连续2~3年,7岁入学前再服一次。口服疫苗后约2周体内即可产生型特异抗体,1~2月内达高峰,后渐减弱,3年后半数小儿抗体已显著下降。临床服用这种疫苗安全、方便、免疫力强而且维持时间长,极少有不良反应,深受广大父母的欢迎 2、患儿应从起病日起至少隔离40天。第1周应同时强调呼吸道和肠道隔离,排泄物以20%漂白粉拦和消毒,食具浸泡于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煮沸消毒,或日光下曝晒二天,地面用石灰水消毒,接触者双手浸泡0.1%漂白粉澄清液内,或用0.1%过氧乙酸消毒,对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应隔离观察20天。

相关疾病

面神经麻痹重症肌无力

相关医院

Hospital

深圳龙城医院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深圳市龙岗区龙翔大道5132号

电话:0755-28906060

1104

罗湖区人民医院(...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春风路2069号

电话:0755-82140332

30018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

三级甲等

暂无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南湖街道春风路3...

电话:400189116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