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中医五官科、耳鼻喉科
疾病简介
肥厚性咽炎,又名增生性咽炎或粒型咽炎,多为慢性。这种病症多发于25~50岁之间,常为慢性单纯性咽炎的继发病。
病因
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或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患鼻炎、鼻窦炎,流浓涕后刺激咽部。 因烟尘刺激,吸烟饮酒过度,化学气体刺激及全身慢性疾病,全身抵抗力下降面发病。 肥厚性咽炎病理特点,就是咽部淋巴组织及粘膜下结缔组织增生,甚至侵及咽肌。
症状
1、与慢性单纯性咽炎相似,可有痒感、异物感、疼痛、干咳,有时可有痰中带血丝。2、咽粘膜增厚,暗红色,有小血管扩张,咽后壁有颗粒状淋巴滤泡增生散在突起,甚至融合成片。咽侧索增厚,两侧呈条索状向咽腔突起。咽后壁可有粘稠或粘脓性分泌物。
检查
检查可见咽部粘膜增厚,呈暗红色,小血管扩张,腭弓及软腭边缘呈肥厚现象,咽腔较狭小,咽后壁的增生淋巴滤泡分散呈颗粒状突起。或相互融合,成红色块状组织,突出于粘膜表面。而鼻咽部一般有残余的增殖体,咽部粘膜充血肥厚。
诊断与鉴别
肥厚性咽炎以咽部淋巴组织增生为主,咽后壁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增生组织,有时甚至连接成片,咽后壁明显增厚。 萎缩性咽炎以萎缩性改变为主,咽粘膜及粘膜下组织变薄,血管及腺体都减少,往往伴有萎缩性鼻炎。萎缩性咽炎可见咽粘膜干燥,甚至发亮、光滑。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采用微波理疗仪和超声雾化两种方法,并辅以药物治疗。
治疗用药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治疗周期:7-90天治愈率:85%常用药品: 清热镇咳糖浆 阿莫西林胶囊
并发症
慢性肥厚性咽炎会导致咽部抵抗力下降,遇气候冷、热、干、湿变化时,粘膜的加温、加湿调节作用减弱,纤毛活动和分解吞噬功能不足,细菌和病毒容易在局部停留繁殖,成为慢性感染病灶。因此,这些病人很容易感冒,引起咽炎急性发作。 咽部的感染炎症波及其它系统,可以并发慢性喉炎 、慢性气管及支气管炎、肾炎、心脏病等;长期炎性分泌物被咽入胃中,可引起消化不良、食管炎、胃炎、肠炎;毒素吸收可造成头晕、头痛、疲乏、精力减退、消瘦、低热等全身反应。
饮食与护理
平时多饮淡盐开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冬苋菜、蜂蜜、番茄、杨桃、柠檬、青果、海带、萝卜、芝麻、生梨、荸荠、白茅根、甘蔗等食品,具有清热退火,润养肺肾阴液的作用,可适量选食。 避免烟、酒、辛辣、过冷、过烫刺激食物。
忌吃
护理
易患人群1、长期抽烟、喝酒多,经常刺激咽部的人。2、咽喉部有病史,如鼻炎、鼻窦炎,它们的分泌物倒流,使咽部受感染。3、口腔部的炎症,慢性炎症蔓延至咽部。4、工作环境粉尘多,有刺激性的异味,导致慢性咽炎。5、免疫力下降时也容易得慢性咽炎,如糖尿病人、心血管病人发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6、少数颈椎病也会引起慢性咽炎,颈椎骨质增生后,压迫神经,也可能直接或间接刺激咽部而引起发炎症状。7、有的人干咳一两个月不见好,可能是呼吸道过敏引发的慢性咽炎。8、经常食道返流,倒灌进咽部的胃酸也会导致慢性咽炎。清晨刷牙干呕是由于胃酸返流引起的,如果胃酸刺激了咽部,就有可能引发慢性咽炎。
注意事项
预防
1、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受冷,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经常接触粉尘或化学气体者,应戴口罩、面罩等防护措施。3、注意口腔卫生,养成饭后漱口的习惯,使病菌不易生长。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5、不要长时间讲话,更忌声嘶力竭地喊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