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中耳癌 > 中耳癌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肿瘤综合科、耳鼻喉科

常见症状:耳痛

疾病简介

中耳癌(carcinoma of middle ear)较少见,可原发于中耳,或继发于外耳道或鼻咽部等外,大多数有慢性中耳炎的病史,外耳道乳头状瘤恶变也常侵入中耳。以鳞状细胞为多见,肉瘤较少。好发年龄为40~60岁。

病因

病毒感染(40%)患者发病前一个月内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据报道上呼吸道感染中突聋发生率为8%~30%。通过血清学和病毒分离法已证实,能引起突聋的病毒有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腺病毒Ⅲ型等,均可引起病毒性内淋巴性迷路炎,带状疱疹病毒可引起病毒性神经元炎和神经节炎。病毒进入内耳的感染途径为:①通过血循环进入内耳。②由蛛网膜下腔经耳蜗导水管进入内耳。③经中耳粘膜弥散进入内耳。感染后病毒大量增殖,与红细胞粘附,使血流滞缓和处于高凝状态,又因病毒可使血管内膜水肿,故甚易发生血管栓塞,导致内耳血运障碍,细胞坏死。内耳血管病变(30%)内耳血管病变在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疾病者,内耳血管基质更易发生痉挛和血栓形成。由此可解释为何病人多因劳累、忧虑等因素而诱发。近年有人对突聋病人进行血脂、胆固醇和血流图等观察,尚未发现与发病有重要相关因素。Wright(1975年)报告1例心肺旁路手术后并发突聋,钟乃川(1980年)曾报告西北高原2例红细胞增多症诱发突聋,即因内耳血管栓塞造成突聋的例证。内耳窗膜破裂(25%)喷嚏、擤鼻、呕吐、性交和潜水等,可引起静脉压和脑脊液压力骤然升高,除可引起蜗窗、前庭窗膜破裂外,还可引起前庭膜、覆膜和内淋巴囊破裂,有潜在的先天性内耳畸形者更易发生,由此可引起淋巴液离子紊乱和细胞中毒,梅尼埃病内淋巴液过多,亦可以造成蜗窗破裂而发生突聋。

症状

(一)耳痛:为早期症状,常为胀痛,晚期疼痛剧烈,为持续性,可放射到颞部,乳突部及枕部。(二)听力减退:早期出现,但病人常因耳痛而分散注意力,或因原有中耳炎听力已减退或对侧听力良好之故。(三)血性耳分泌物:早期常见耳带血性分泌物,晚期若癌肿破坏血管,可发生致命性大出血。(四)张口困难:早期可因炎症,疼痛而反射性引起下颌关节僵直,晚期则多因癌肿侵犯下颌关节所致。(五)神经症状:癌肿侵犯面神经可引起同侧面神经瘫痪,侵犯迷路则引起迷路炎及感音神经性耳聋,晚期可侵犯第Ⅴ,Ⅳ,Ⅹ,Ⅺ,Ⅻ颅神经,引起相应症状,并可向颅内转移。

检查

可见外耳道或中耳腔有较多肉芽或息肉样组织,触之较硬易出血,并有血脓性分泌物,有时恶臭,肉芽组织去除后,迅速再出现这种情况,应作活组织检查,亦可取耳内分泌物作脱落细胞检查。X线检查,晚期可见骨质破坏,鼻咽部检查不应疏忽,因中耳癌亦可原发于鼻咽部。

诊断与鉴别

诊断中耳癌,主要依靠临床检查,确诊靠活检病理诊断。诊断应当包括肿瘤所侵犯的范围,有无颅底和颅内结构的侵犯和破坏,有无腮腺和面神经侵犯,如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应当进行针吸细胞学检查。颞骨和颅底的X线平片或CT扫描有助于确定原发部位与破坏范围。排除鼻咽癌,查找腮腺区和颈上深处有无转移淋巴结。凡遇下列情况要高度怀疑为中耳癌变:1.外耳道深部或鼓室内有肉芽或息肉样新生物,切除后迅速复发或触之易出血。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流脓转变为流脓血性或血性分泌物。3.耳深部持续疼痛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部体征检查不相称。4.乳突根治术腔长期不愈并有顽固性肉芽生长。5.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症状突然加重或发生面瘫。鉴别诊断中耳癌应与外耳道肿瘤,听神经瘤,侧颅底肿瘤相鉴别。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主要是早期诊断。进行放射和手术等综合治疗。病变局限于中耳,宜行扩大乳突根治术,若癌肿较广泛,侵及邻近组织,可行全颞骨或部分颞骨切除术。术后配合放射治疗,并辅以化学治疗及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用药
治疗方式:手术治疗 放射治疗 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3-6个月治愈率:30%常用药品: 甲氨蝶呤片 消癌平片

并发症

发生传导性耳聋,面瘫,颅内外并发症。

饮食与护理

中耳癌患者食疗方1.炸知了、炸蝎子。如菜名所示,就是把知了和蝎子直接放入油锅炸至酥脆,可直接食用,也可研成粉末,用温开水送服。此方对于防治中耳癌有着很好的功 效。2.香菇炖乳鸽。把香菇洗净去蒂,和乳鸽同入锅加水炖煮,至熟烂,调味即可。香菇本身具有很强的抗癌作用,此汤能缓解中耳癌患者的疼痛,有止痛排脓的 功效。3.乌骨鸡蘑菇汤。把蘑菇洗净去蒂,和乌骨鸡同煮,熟烂后调味即可。此方能防治中耳癌引起的面瘫症状。

忌吃


护理
1.调整日常生活与工作量,有规律地进行活动和锻炼,避免劳累。2.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3.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多食水果及高纤维素食物。4.避免寒冷刺激,注意保暖。

注意事项

预防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能是诱发中耳癌的原因之一,预防预防中耳炎及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时根治是防止发生中耳癌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