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肛肠外科、中医肛肠科
疾病简介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坐骨直肠窝较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向外扩散到坐骨直肠间隙而成。 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称为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其特点是自行破溃,或在手术切开引流后常形成肛瘘。是常见的肛管直肠疾病,也是肛管、直肠炎症病理过程的急性期,肛瘘是慢性期。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坐骨直肠窝较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向外扩散到坐骨直肠间隙而成。
病因
过食辛辣肥甘、醇酒炙博之品,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蕴久化热,热胜肉腐,发为痈疽;或肺肾阴虚,湿热痰浊凝聚肛 门,郁久热胜肉腐,发为本病。肛管、直肠周围软组织内或其周围间隙内发生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绿脓杆菌,偶有厌氧性细菌和结核杆菌,常是多种病菌混合感染。坐骨直肠窝较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向外扩散到坐骨直肠间隙而成。
症状
坐骨直肠窝较常见,多由肛腺感染经外括约肌向外扩散到坐骨直肠间隙而成。脓肿范围较肛周脓肿深而广,容积约有60~90ml,发病时觉患侧持续性疼痛,逐渐加重,坐立不安,也可有全身感染症状,如乏力、发热、食欲不振,甚至有寒战、恶心等。有时有反射性排尿困难。由于感染位置较深,初期局部体征不明显,以后出现患侧局部红肿,有时有深压痛。直肠指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甚至有波动感;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多向下穿入肛管周围间隙,再由皮肤穿出,形成高位肛瘘。
检查
直肠指诊,患侧有压痛性肿块,甚至有波动感;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在10X109几以上,中性粒细胞大于70%。
诊断与鉴别
诊断 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资料可以确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肛瘘相鉴别。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坐骨直肠窝脓肿易蔓延,应早期手术。一般用骶麻,行侧卧位或截石位,在压痛明显处用粗针头先做穿刺,抽出脓液后,在该处做一前后方向切口。一般切口应离肛门2.5cm以外,以免损伤肛管括约肌。切开脓腔,伸入食指将脓腔内纤维隔分开,排净脓液,然后切除少许边缘皮肤和皮下组织,以利引流。脓腔内填入凡士林纱条引流。在切开引流时,要注意脓液引出量,凡超过90ml者,多提示脓肿可能已累及对侧坐骨直肠窝,或已累及肛提肌上骨盆直肠间隙,要仔细探查。
治疗用药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 左氧氟沙星片
并发症
如不及时切开,脓肿多向下穿入肛管周围间隙,再由皮肤穿出,形成高位肛瘘。
饮食与护理
少食辛辣、肥甘。
忌吃
护理
①、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燥、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 ②、生活节制注意休息、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茶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心境开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③、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注意事项
预防
积极治疗相关病变,如肛窦炎、直肠炎等。 患病后尽早治疗,防止病变范围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