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 >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中医五官科、耳鼻喉科

疾病简介

鼻部穿通性毛囊炎(folliculitis nares perforans)也称穿孔性鼻腔毛囊炎,较少见,为发生在鼻前庭鼻毛的深毛囊炎,1927年首先被Culver描述。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多为化脓性球菌所致。
(二)发病机制
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皮肤卫生差,以及搔抓,化脓性球菌从鼻腔内皮侵入,繁殖生长,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症状

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中医认为系肺胃之热气,上冲于鼻所致,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

检查

1、常规检查:鼻腔内是否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是否有小脓疱,小脓疱周围浸润情况,是否有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有无受感染的鼻毛。
2、脓液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可查见病原微生物,顽固病例需作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3、组织病理为毛囊区的急性脓疱性炎症,慢性者可出现淋巴细胞、浆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

诊断与鉴别

根据临床表现:鼻腔内初感疼痛,鼻毛根部毛囊口周围小脓疱,后毛囊炎向深部浸润,穿破皮肤而在鼻翼上产生小脓疱,脓疱内包有受感染的鼻毛。即可诊断。
中医病机及辨证:本病与中医的鼻生疮相类似,如《诸病源候论》鼻生疮候记载:“鼻是肺之候,肺气通于鼻,其脏有热,气冲于鼻,故生疮也”。中医认为系肺胃之热气,上冲于鼻所致。
鉴别诊断:
鼻部上皮瘤:无鼻毛部深部毛囊炎的原发损害。

治疗

1、以解毒清热,活血软坚之中药为主。常以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加减,常用药物有:银花20g 连翘15g 川连10g 皂刺10g 白芷10g 花粉10g 地丁15g 野菊10g 炮山甲10g 当归10g 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
2、内服中成药六神丸、梅花点舌丹、六应丸等清热解毒之件。


西医治疗
治疗参考毛囊炎。
  局部处理:挑开鼻毛上脓疱痂皮,拔出其中鼻毛,涂以红霉素、利福平软膏等。

治疗用药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中医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7-10天
治愈率:63%,易反复发病
常用药品: 注射用盐酸头孢吡肟 克拉霉素胶囊

并发症

鼻炎。

饮食与护理

饮食原则  
烟、酒及辛辣刺激食物,如葱、蒜、韭菜、姜、花椒、辣椒、桂皮等。   
忌油腻、燥热食物(肥肉、油炸食品)。   
忌过食糖和脂肪丰富的食物,如肝类、肉类、洋葱等酸性食物。   
宜多食碱性物质,如新鲜蔬菜、水果。   
宜多食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如芹菜、苋菜、菠菜、枸杞菜、芥菜、金针菜、黑芝麻等。

忌吃


护理
劳逸结合,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保持鼻腔内清洁,勿用手指挖鼻,避免鼻腔感染。忌油炸及辛辣刺激食物,辛辣食物如辣椒、洋葱、 生蒜、胡椒粉等。
合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营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营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营养物质的互补作用,对预防此病也很有帮助。

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保持心情舒畅,有乐观、豁达的精神、坚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不要恐惧,只有这样,才能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注意事项

预防

保持鼻腔内清洁,勿用手指挖鼻,避免鼻腔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