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中医五官科、眼科
疾病简介
基质性角膜炎是位于层内的炎症,属非溃疡性的深层角膜炎。针对不同病因,进行驱梅、抗结核、抗风湿等疗法。局部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点眼或结膜下注射。再者是散瞳、热敷等。对遗留的角膜瘢痕,视力不及0.1 者,可考虑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术。
病因
大多数为先天性梅毒,其次为结核、风湿等感染引起,病原微生物可通过上皮或角膜缘血管直接侵犯角膜;但更多的是抗原-抗体反应结果。
症状
1、梅毒性:先天性梅毒引起者,发病年龄多为5~20岁的青少年。两眼同时或先后发病,并伴有耳聋、上门牙下缘缺损、鞍鼻等特征,后二者和角膜改变构成;血清康华氏反应阳性。后天梅毒引起者少见。眼部病变一开始,即有明显的刺激症状。从角膜周边部开始发生浸润,逐渐向中央区扩展,最后在角膜中心区会合。角膜基质因浸润、水肿、呈灰白色雾状混浊,失去原有的光泽。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明显。随着角膜病变的发展,可见新生的深层血管呈毛刷状从角膜缘四周侵入角膜基质,逐渐伸向角膜中央,使角膜变成暗红色磨砂玻璃样混浊。一般两周后浸润可扩展到全部角膜,约1个月炎症达高峰;同时布满新生血管。此病总是伴有虹膜睫状体炎。恢复期,睫状充血减轻,炎症渐消退。角膜混浊的吸收,也从周边部开始;炎症消退后角膜光泽恢复正常。最终,在角膜中央区遗留下不同程度的瘢痕,影响视力;如瘢痕致密或变成扁平角膜时,可严重影响视力。角膜新生血管逐渐变细萎缩。多年后,在角膜深层留下极细的灰白色丝状影子血管,成为本病永存的特殊标志。有的病例因并发虹睫状体炎,可导致继发性青光眼。
2、结核性:多单眼发病。在角膜基质中、后层发生浸润。初期靠近角膜缘,后渐向角膜中央发展。浸润性混浊多呈结节状或团块状。其数目不定,多局限于一定区域,不像梅毒性的全面蔓延。在炎症浸润的同时,出现新生血管,其分布也呈区域性,由少增多,并在结节状混浊的周围呈丝球状盘绕。病程经过缓慢,可成年累月反复加重,最后大部角膜受累。愈后留下较厚的、浓淡不一的瘢痕,视力可严重受到影响。
检查
除根据特征性的眼部诊断,还可从其他一些先天性梅毒的体征如马鞍鼻,Hutchinson氏齿及血清康华氏反应阳性得到证实。
诊断与鉴别
与泡性角膜炎、细菌性角膜炎以及各种病毒性角膜炎鉴别。
治疗
中医主要以辩证施治为主,为证用药。
西医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进行驱梅、抗结核、抗风湿等疗法。局部可使用皮质类固醇点眼或结膜下注射。再者是散瞳、热敷等。对遗留的角膜瘢痕,视力不及0.1 者,可考虑行光学性角膜移植术。
治疗用药
乳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滴眼液、氧氟沙星眼膏、氟米龙滴眼液、甲泼尼龙片、氯霉素滴眼液、萘敏维滴眼液、妥布霉素眼膏、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诺氟沙星滴眼液、马来酸非尼拉敏盐酸萘甲唑林滴眼液、眼氨肽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复方硫酸新霉素滴眼液、盐酸林可霉素滴眼液、磺胺醋酰钠滴眼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
并发症
角膜瘢痕、扁平角膜、虹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脉络膜炎。
饮食与护理
决明子粥:炒决明子12克,白菊花9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杞菊决明子茶:杞子10克,菊花10克,炒决明子10克。
步骤:
决明子粥:决明子、白菊花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冰糖调匀,空腹服用。具有清肝胆实火、明目退翳的功效。
杞子、菊花及决明子三味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具有祛邪退翳,扶正明目的功效。
忌吃
护理
1.绝对不用手去搓眼睛,空气污染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所以交通的高峰期或者是污染严重的工业区尽量不要去。
2.尽量减少对着电脑电视的时间,每天都要保证休息好,绝对不再熬夜。另外晚上睡觉前先用湿毛巾热敷一下眼睛。
3.在饮食上多吃一些有护眼功能的食物,像是胡萝卜就是不错的选择。另外早餐可以煮决明子粥,直接将炒过的决明子同白菊花和粳米一起加粳米煮成粥状就行,吃的时候加上适量的冰糖调味。决明子是很好的护眼药材。
注意事项
预防
日常生活中人们应该注意劳动防护,一旦出现眼部外伤,必需立刻去医院,由专业人员处理。同时切忌使用不洁眼药水,因绿脓杆菌可污染并存活于多种眼药水中,如狄奥宁、地卡因、可的松,甚至于磺胺、青霉素、荧光素液内,故在角膜损伤时使用存放数天后的眼药水,特别荧光素液检查是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