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消化内科、普通外科
疾病简介
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acute cholecystitis and cholangitis)是因为胆汁滞留与细菌感染引起胆囊与胆管的炎症性疾病。
病因
急性胆囊炎与胆管炎的主要病因为胆汁滞留与细菌感染。胆汁滞留多因胆管梗阻造成,常见的梗阻因素有胆道先天性或炎性狭窄、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反流及寄生虫引起的胆总管括约肌痉挛。细菌多经血液也可经淋巴、肠道或邻近器官而侵入胆囊与胆管,引起炎症的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约占70%。其他有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等,亦可为混合性感染。
症状
发病常较急骤,多于发病后1天内就诊。以腹痛、高热、寒战为主要症状,偶有黄疸。上腹疼痛呈持续或间断性钝痛、胀痛或剧烈绞痛。常伴有恶心、呕吐。高热可引起惊厥,或精神不好、谵妄、昏迷等症状。黄疸较轻,时间短暂。体格检查呈急性病容,体温可持续在38.5℃以上,最高可达41℃,右上腹有明显压痛及腹肌紧张,有时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个别严重病例以中毒性休克为初起症状,经治疗后方出现腹胀、全腹紧张及压痛等腹膜炎体征。末梢血象白细胞数增高,并以中性白细胞数增多为主,核左移及有中毒颗粒。 小儿有右上腹部持续性痛、压痛、肌紧张、能触及肿大的胆囊底,或伴有高热、黄疸时,诊断多无困难。但小儿胆囊炎常缺少典型的临床表现,且发病率低,婴幼儿不能确切表达自觉症状,常影响及时确诊。B型超声及术前胆道造影有助于诊断。以中毒性休克情况来就医的患儿,也要考虑到有本症的可能。结合症状、体征和病程发展迅速,伴有精神不好、谵妄、神志模糊或昏迷等,可以做出诊断。
检查
1、血象检查 急性期,末梢血白细胞计数增至12×109/L以上,中性粒细胞增高并核左移及有中毒颗粒。当炎症严重或出现腹膜炎时,白细胞可高达20×109/L以上,甚至出现中毒性颗粒。炎症急剧、病情恶化,而白细胞计数不增高,提示机体反应能力低下。 2、血生化检查 检查肝功能多属正常。临床出现黄疸时,则血清直接胆红素增高,部分病儿血清碱性磷酸酶增高。 3、腹腔穿刺 有腹腔渗液的,可做腹腔穿刺,如抽出绿色渗液则可确诊为胆汁性腹膜炎。 4、B超 B超可查明胆囊肿大的程度、胆管的口径及有无结石,应列为首选的检查法。 5、放射性核素扫描 99m锝放射性核素扫描(99mTC-IDA)迅速、安全、可靠,准确率达92%。 6、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对原因不明反复发作的胆绞痛,应考虑有无胰胆管合流异常,可做逆行性胰胆管造影。
诊断与鉴别
应注意与急性阑尾炎、胆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肝脓肿及急性传染性肝炎加以鉴别。急性胆囊炎、胆管炎伴发腹膜炎时,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膜炎如阑尾炎、胰腺炎及消化道穿孔(如伤寒肠穿孔)等鉴别。除一般病史、体征及X线检查外,超声波可测知胆囊大小及囊壁是否粗糙增厚,腹腔穿刺检查也有助于诊断。 1、急性阑尾炎 小儿的盲肠位置相对较高,部分阑尾伸向右上腹部。高位阑尾炎时,可表现右上腹压痛、肌紧张。易与急性胆囊炎相混淆。除临床表现外,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2、胆道蛔虫症 常有吐虫或便虫史,表现为阵发性右上腹剧痛,腹部体征轻微。且在疼痛缓解期,病儿无任何不适感。胆囊炎表现为持续性腹痛,并有高热、黄疸等表现。 3、急性胰腺炎 小儿急性胰腺炎少见。部分病儿有外伤或肠蛔虫症史。临床表现上腹或上腹部偏左持续性疼痛,亦有高热、恶心、呕吐。胰腺区域有明显压痛。白细胞可高达20×109/L以上。血、尿淀粉酶含量增高为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4、肝脓肿 有高热、肝区疼痛、右上腹痛性包块、肝脏肿大及明显触痛等征象。超声波可探及肝内液平段;X线检查示膈肌升高和活动受限,部分病例可出现右肺或右胸膜腔炎。 5、急性传染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有肝炎接触史。病儿腹部闷胀、食欲不振、乏力、低热。巩膜黄染,右季肋下可触及肿大的肝脏,并有轻度触痛,肝功能异常。腹部平坦柔软,无反跳痛。白细胞计数可不增高且有肝功能异常。
治疗
中医疗法 以清利湿热、舒肝理气为主。处方举例:柴胡3g,黄芩9g,木香3g,枳壳9g,郁金9g,蒲公英15g,大黄6g,茵陈15g,胆草6g。腹痛重者加元胡9g,川楝子9g。
西医治疗
非手术疗法 急性胆囊炎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包括解痉挛、镇痛及抗感染治疗。广谱抗生素如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曲松钠)及甲硝唑(甲硝达唑)为常用抗菌药。因多不能进食,故亦须静脉补液维持营养及水分。
治疗用药
消炎利胆片 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2:1)。
并发症
高热可引起惊厥,可出现谵妄、昏迷等;可出现胆囊穿孔,脓性胆汁流入腹腔,可引起局限性或弥漫性的腹膜炎;此时,患儿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少数可发生胆囊癌。
饮食与护理
养 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平衡膳食,改变饮食习惯,低脂肪含量的饮食,少吃烧烤类肉食,多吃含纤维素成分的食物,注意摄入足够的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
忌吃
护理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紧张。
注意事项
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积极防治肠道寄生虫症和胃、肠道炎性疾病。 2、防治营养缺乏性疾病 适量蛋白质和高维生素,防治营养缺乏性疾病,增强体质。 3、橙子可防胆囊炎 多吃水果,特别是多食用橙子,可以预防和减少胆囊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