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小儿内科
疾病简介
原发性腹膜炎(primary peritonitis)包括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发生感染,常与慢性肝脏疾病或肾病综合征有关)和结核分枝杆菌、肺炎球菌和奈瑟菌感染相关的腹膜炎(后者易发生在青春期前女孩)。 是指腹腔内无明显的原发病感染灶,病原体经血液、淋巴或经肠壁、女性生殖系进入腹腔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
病因
原发性腹膜炎大多数是因为身体其他部位病灶的细菌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腹腔,少数患儿也可通过淋巴系统、胃肠道和女性生殖器(在青春前期局部pH值和黏膜适合于细菌生长)上行进入腹腔而感染。 肾病、肝病患儿腹腔内大量腹水,常因其免疫功能低下,补体缺乏而发生腹膜腔的感染。本病最多见的致病菌是A组链球菌、肺炎双球菌、肠球菌、葡萄球 菌及大肠埃希菌。
症状
1、一般症状: 起病急骤,以高热为初期主要症状,继之出现呕吐、腹痛及腹胀。 2、中毒症状: 面色苍白、烦躁或精神萎靡,对外界反应迟钝,检查发现病儿神志模糊,体温可高达40℃,脉搏增快而细弱。患儿多有严重脱水及中毒症状,但没有继发性腹膜炎明显。晚期病例一般情况较差,呈半昏迷状态,有谵语,面容憔悴、呼吸困难,口唇有疱疹,皮肤干燥,呈严重脱水状态。小婴儿体温可正常,仅以腹胀、肠鸣音消失为重要体征。 2、呕吐: 腹痛常较剧烈,遍及全腹,常以下腹为重,呕吐频繁,吐出食物残渣及胆汁。 3、腹泻: 初起时偶有腹泻,以后因腹胀肠麻痹,多发生便秘或不排气。部分病例因肠壁或盆腔受刺激而出现腹泻或尿频,有时甚至有黏液血便。 4、腹痛: 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不如继发性腹膜炎那样明显。 肾病综合征并发腹膜炎,患儿突然腹痛伴发热,腹壁及阴囊水肿加重,肝脏疾病并发腹膜炎可见腹壁静脉怒张,并常见脐下腹壁发红,有压痛。
检查
末梢血象白细胞比一般腹膜炎高得多,可高达(20~40)×109/L(2万~4万/mm9),中性白细胞可增高到90%以上。
诊断与鉴别
应与以下病症相鉴别: 一、继发性腹膜炎: 1、简介: 继发性腹膜炎(secondary peritonitis)是腹腔内脏器的炎症、穿孔、外伤血运障碍以及医源性创伤等所引致的腹膜急性化脓性炎症,是严重的腹膜腔感染,如火罐网不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病死率极高。外科临床工作中所遇到的一般均为继发性腹膜炎。 2、临床表现: (1)腹痛: 为主要症状,呈持续性痛,较剧烈,活动身体时痛加重,但 仍以原发病源处为着。 (2)恶心呕吐: 早期反射性呕吐胃内容物,晚期呕吐频繁,量多,含胆汁或粪便。 (3)中毒症状: 表现为高热,大汗,口渴,脉快等,重症可出现感染性休克。 (4)腹胀,腹肌紧张: 压痛和反跳痛,原发病源明显。 (5)肝浊音界可缩小或消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鉴别要点: (1)原发性腹膜炎: 主要见于肝硬化腹水、肾病综合征等免疫功能减退的病儿,尤其是10岁以下的女孩。 发生于肝硬化腹水者的原发性腹膜炎起病较缓,腹部体征中的“腹膜炎三联征”往往不甚明显。发生于婴幼儿的原发性腹膜炎起病较急,“腹膜炎三联征”亦多不及继发性腹膜炎明显。 (2)继发性腹膜炎: 大多无局限。 X线检查如发现膈下游离气体则是继发性腹膜炎的证据。 4、相关检查: 腹腔穿刺,取腹水或腹腔渗液做细菌涂片与培养检查。 二、急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 1、临床表现: 病 程缓慢,中毒症状出现在晚期病人,腹部压痛、肌紧张以右下腹最显著。 2、相关检查: 白细胞多在(15~20)×109/L(1.5万~2万/mm9)。 三、急性坏死性小肠炎: 1、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早期亦可出现中毒性休克,然而其大便多为洗肉水样血便,伴有腥臭味。 2、相关检查: 腹部X线照片有其特殊征象,如肠间隙增宽,门静脉积气等。 四、肺炎: 1、临床表现: 小儿肺炎早期,胸部症状不明显时,如有高热、腹痛、呕吐、腹胀及肌紧张等,酷似原发性腹膜炎的现象,应认真观察,随着病情发展,患儿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 2、相关检查: 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 五、新生儿败血症或脐部感染引起的腹膜炎: 1、临床表现: 为突然发生呕吐、腹胀、便秘。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1、适应症: 原发性腹膜炎病情较轻或肾病腹水合并腹膜炎者。 1、抗生素治疗: 根据腹腔穿刺液涂片或细菌培养的结果,选择相应的大剂量抗生素。 2、支持治疗: 给予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血,进行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大量多种维生素,以改进一般情况。 3、持续胃肠减压,以减轻腹胀,并使胃肠道休息。 4、纠正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按需补液。
治疗用药
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
并发症
多有严重脱水及中毒,常有腹泻和尿频,重症可出现中毒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饮食与护理
多吃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
忌吃
护理
预后须视原发疾病,如肾病综合征、慢性肝脏疾病的病情演变情况。 除未及时诊治外,病死率不高,若出现并发症,病程将迁延,但多数预后较好。
注意事项
预防
1、定期体检:以达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做好随访:防止病情恶化。 3、接种疫苗:2岁以下儿童和年长儿患肾病综合征或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有腹水可能的慢性肝脏疾病)需复种肺炎球菌疫苗。 4、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力:注意劳逸结合,多参加体育锻炼,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