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眼眶肿瘤 > 眼眶肿瘤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中医五官科、眼科

常见症状:斜视

疾病简介

眼眶肿瘤是全身肿瘤中的一种,发病率小,因为位置的关系,一般归眼科医生管,但正是因为发病率少,不够给一般的眼科医生以积累经验条件,故一般的眼科医生对其不太了解。眼眶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要求医院设备齐全,在眼眶病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病因

眼眶肿瘤并不是一种常见病,由于各种原因眼眶内可以发生肿瘤。

症状

肿块直径≥1cm时可引起突眼征(用突眼计或超声测量时,双眼突眼度相差>2mm者具诊断价值)。眼眶肿瘤除表现为突眼外,尚有一系列临床表现,其严重性与肿瘤的部位,尤其与肿瘤的良恶性有密切关系。 良性肿瘤:突眼缓慢进展,无疼痛、复视,视力常无明显减退,眶内肿块表面较光整,与眶骨无粘连,眼底可见网膜受压条纹。 恶性肿瘤:突眼发展迅速,并常伴眼球运动障碍,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明显疼痛、复视、视力损害明显,眶内肿块表面不光整或有分叶,常与眶骨粘连,眼底可见视神经乳头水肿,淤血,网膜出血,渗透出等。

检查

  眼眶肿瘤的诊断,一般不很困难,良恶性的鉴别也都能从临床表现和X线摄片上得到比较有价值的线索。在诊断眼眶肿瘤的过程中,还必须根据鼻腔和鼻窦的症状、全身健康情况和系统病史以排除肿块来自眶外的可能性。

诊断与鉴别

  眼眶肿瘤应与眼眶假瘤相鉴别。眼眶假瘤在病理上是一种非特异性炎性肿块,在临床上如同一般的良性肿瘤,但不能摸及确切的肿块,眼底亦无网膜受压条纹,可伴疼痛。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治疗

中医主要以辩证施治为主,为证用药。

西医治疗
1、眼睑良性肿瘤:对小的良性肿瘤,如色素痣、表皮样囊肿和乳头状瘤,可根据情况行保守治疗或密切观察。小的色素痣可用激光治疗;对较大肿瘤,近期内生长较快者,应到医院检查,行手术切除。对眼睑血管瘤的治疗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许多小的血管瘤,在婴幼儿和青春期常能自行消退,可以定期检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治疗。②对眼睑表浅的、局部性血管瘤,可试行冷冻治疗。③对范围广、位置深的多发性眼睑血管瘤,多主张用小剂量放射线治疗或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又可分为:X线接触放射疗法、X线穿透放射疗法、镭疗法、放射性同位素疗法等。 2、眼睑恶性肿瘤:首先采用放射疗法,因为从功能和外观上讲,手术治疗不及放射疗法,放射疗法可根据放射过程中组织对放射线的敏感性,灵活掌握放射剂量,既方便,并发症又少。如剂量恰当,可获得97%的治愈率。常用的放射疗法有以下几种:①X线接触疗法。适用于损害面积小于1.5平方厘米,深度在0.5厘米以内的肿瘤。②镭针疗法。适用于眼睑小肿瘤和睑缘处肿瘤。③电子加速器疗法。利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或电子回旋加速器,治疗眼睑大面积的鳞状上皮癌和恶性黑色素瘤。 手术疗法:适用于肿瘤局限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可根据肿瘤的大小、范围、侵犯深度来选择适当的切除方法。

治疗用药
根据不同的症状,有不同情况的用药要求,详细用药请咨询医生。

并发症

1、眼球运动障碍及上睑下垂:眼外肌功能障碍多与外侧开眶影响外直肌有关,提上睑肌损伤多与眶上部手术进路有关,特别是经眉弓皮肤切口。而一些恶性肿瘤与肌肉、神经或血管分界不清,也是造成该并发症的原因之一。术中需正确辨认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关系,在切除肿物前将肌肉缝线作标志,以避免损伤肌肉。 2、视力下降或丧失:视力丧失的原因有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神经损伤、急性高眶压、血肿压迫视神经[2]。详尽的术前检查、正确的手术操作及术后处理、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有助于避免视力丧失的发生。一眶多瘤、眶尖部肿瘤、与视神经黏连肿瘤等是发生视力丧失的高危因素。 3、感觉障碍: 三叉神经分支损伤时可引起面部感觉障碍。轻度损伤多在3~6个月自行恢复,超过6个月未能恢复者为永久性损害。 4、瞳孔散大: 瞳孔形状改变可表现为一致性扩大或象限性扩大,前者可能损伤了睫状神经节或其主干,后者多为损伤了区域性睫状短神经所致。肌肉圆锥内的手术操作较易发生此类并发症。 5、出血、感染、角膜上皮损伤。 正确的操作和处理是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发生的。

饮食与护理

饮食以清淡为主。

忌吃


护理
注意用眼习惯。凡需手术病人,应按内外眼手术常规护理。

注意事项

预防

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