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康160 > 疾病频道 >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 >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简介

基本信息

推荐科室:小儿内科、中医儿科

疾病简介

由于机体缺乏B淋巴细胞,或B细胞功能异常,受到抗原刺激后不能分化成熟为浆细胞,或合成的抗体不能排出细胞外,造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缺乏而致本类疾病。一般均有B细胞分化和成熟不同时期的缺陷,一类、数类或亚类血清免疫球蛋白减少的表现和产生抗体能力低下的表现。即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正常或升高,但临床表现严重的病例应高度怀疑存在抗体产生的障碍。   先天性性联无γ-球蛋白血症(congenital X-linked agammaglobulinemia)也称 Bruton 型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属于原发性体液缺陷病。

病因

病因为 X 染色体性联遗传。

症状

  近50%患者有家族发病史,均为男性。婴儿出生后发育良好,一般在6~9个月后(在母体获得的IgG明显下降后)出现异常,有些儿童5~6岁时才出现病症。  常见症状为反复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脓皮病、脑膜炎、胃肠炎及败血症等。多数合并关节炎,尤其是大关节炎。肺部反复发生的感染若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时,可转为慢性支气管扩张症,致病菌常为化脓菌如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因病人血中缺乏抗体,不能进行免疫治疗,这类细菌不易被中性粒细胞吞噬消灭。除肝炎病毒外,患者对一般病毒、真菌或原虫性感染的抵抗力正常,较易恢复健康,接种减毒的病毒活疫苗反应正常,说明细胞免疫功能正常。偶有反复感染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的报道,病毒性肝炎及结核病的发病率也增高,也可由Echo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肌炎样综合征或致死性脑膜炎,还有报道因卡氏肺囊虫肺炎而致死的病例。  约33%的病例可发生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减少、湿疹、异位性皮炎、野葛毒性皮炎、血管性水肿、药疹或哮喘等。28%的病人可发生皮肤感染,尤其是疖病和脓疱疮,常围绕腔口部位分布。  患者有家族发病史,均为男性。婴儿出生在6~9个月后,有些儿童5~6岁时,出现病症。表现为反复发生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鼻窦炎、脓皮病、脑膜炎、胃肠炎及败血症等。多数合并关节炎,尤其是大关节炎。肺部反复发生的感染若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治疗时,可转为慢性支气管扩张症,致病菌常为化脓菌如流感杆菌、肺炎双球菌、葡萄球菌及链球菌等。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约33%的病例可发生关节炎、中性粒细胞减少、湿疹、异位性皮炎、野葛毒性皮炎、血管性水肿、药疹或哮喘等。28%的病人可发生皮肤感染,尤其是疖病和脓疱疮,常围绕腔口部位分布。就应考虑本病。

检查

1、免疫学检查 血清内所有免疫球蛋白组分均明显低下,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常低于250mg/L,儿童患者IgG一般少于100mg/L,IgA少于10mg/L,IgM少于10mg/L。少数患者可有正常IgE水平,B细胞和浆细胞通常缺失,而前B细胞(含胞浆免疫球蛋白)存在。 接种菌苗和疫苗后无抗体生成。较简便的方法可用皮肤试验,将接受过白喉类毒素接种者作白喉抗毒力的锡克(Schick)试验,本病患者因不能产生抗毒素抗体而呈阴性。患者结核菌素试验呈阳性,表明细胞免疫功能正常。病人血清中抗A及抗B血型凝集素的滴度很低。 2、携带者检测 通过分析X染色体失活的类型与女性携带者B淋巴细胞中异常X染色体的选择性失活可检测携带者。 组织病理检查。淋巴结内胸腺依赖区细胞增殖正常,但在淋巴结髓质中不生成浆细胞,在皮质中也不生成生发中心。阑尾的淋巴组织和小肠的集合淋巴结缺乏,胸腺无异常,血循环中淋巴细胞数正常。

诊断与鉴别

 目前没有相关内容描述。

治疗

暂无相关资料。

西医治疗
1.一般疗法 (1)加强护理和营养: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预防感染: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 2.抗感染疗法 由于体液免疫能力低下,机体无法杀伤感染的病原菌,因此,一旦发生感染,应选择广谱抗生素。且因抑菌性抗生素不能阻止病原菌的扩散,故还应使用杀菌性抗生素进行治疗。

治疗用药
胸腺肽肠溶片 注射用伏立康唑。

并发症

  多数合并关节炎,尤其是大关节炎。可由Echo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肌炎样综合征或致死性脑膜炎,还有报道因卡氏肺囊虫肺炎而致死的病例。

饮食与护理

补充营养素,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忌吃


护理
1.加强意识护理,以提高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2.预防感染: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

注意事项

预防

预防感染:应注意隔离,尽量减少与病原体的接触。